摘要:噪聲污染逐漸成為了城市污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建筑設計方面一定要注意關于隔音的效果,嚴格控制造噪音的產生。對于建筑的天然采光設計來說,不僅要倡導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理念,還要解決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1、建筑采光節能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
1.1協調光、熱建筑節能設計的矛盾
陽光中所包含的輻射是建筑對光熱設計過程中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因此,在進行節能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太陽能輻射保持一個謹慎的態度,同時要協調的處理好設計要求以及設計分區標準這兩個方面所存在的矛盾。
1.1.1中國所存在的光氣候分布圖,將中國的建筑區分為了5個光氣候的分區,因此,在不同地區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光氣候分布圖來作為建筑天然采光設計的指導。在建筑的熱能設計上,以往的建筑熱工設計分布圖都直接將中國劃分成為了5個熱工分區。光氣候區所使用的指標就是照度,而我國的熱分區中所使用的指標就是指的環境溫度。任何同一個地區,它在一年四季不同時刻都有著不同的光氣候區以及熱工區域,從而使得各個地區建筑所需要的采光設計要求也是迥然不同的。
1.1.2可持續天然采光設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將建筑外部的天然光纖引入到室內,從而使得建筑的內部達到一定程序的照明視覺效果,從而減少建筑內部的電能消耗量。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在建筑設計時加大建筑之間的距離,從而加大建筑表面陽光照射的面積。而且熱工設計則需要建筑在冬季時,能夠最大限度的將陽光引入到室內,從而提高建筑室內的整體溫度,但是在夏季需要防止外部熱量的輻射量,從而減少室內空調電能的消耗。這些要求都促使了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合理的控制各個門窗的面積以及位置,從而減少建筑體型所產生的變化。但是經過這樣的設計之后,建筑設計中熱工節能與采光節能這兩者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沖突、矛盾。因此,建筑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在完全平衡這兩者之間所存在矛盾的情況下,還要保持建筑自身的節能設計的最佳效果。
1.2注重天然采光
雖然人工光照的技術已經相當的成熟,但在建筑的裝修設計中,還不不能夠完全依賴人工光源,要盡可能多的采用天然采光。這是因為,人體在經常接受太陽光照的同時,人體內會增強相應的鈣質,殺死某些病菌,這是人工光源所不具備的優勢。而且,利用適當自然光源加進建筑的設計中,可以增強建筑的美觀性和自然感,使人們在獲得光亮的同時更增添了舒適感。
1.3根據不同地區環境特點、建筑情況采光節能設計
我國地大物博,擁有不同的地質風貌和氣候特征,不同地區的建筑風格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北方氣候比較寒冷干燥,墻體一般較厚,所需的光照比較強,而在南方地區,氣候常年溫暖,就不需要更多的光照。因此,在建筑物的設計上一定要考慮到因地理環境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采光設計方案。
2、具體的采光節能設計
采光節能設計的環節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說窗戶的角度大小、玻璃的質地、人工電流的供給等。如何在節能的基礎上,綜合這些具體的設計環節進行合理的規劃,是保障建筑物整體和諧、可靠的基礎。
2.1窗地比越大,采光均勻性越好
什么是窗地比?簡單點說就是窗的面積與地面面積的比值,它的大小決定了屋內自然采光的比例。窗地比越大,窗口設計越大,自然采光的水平也越高,相反,窗地比越小,窗口設計越小,自然采光的效果就差些。而人工耗能的照明設備會隨著自然采光的強度產生變化,研究證明,采光條件較好的房屋,使用人工照明的能耗就更小些。所以,設計人員一定要仔細計算窗地比的數值情況,雖然根據定率來講,窗戶面積越大越好,但是我們還要考慮,熱功能的消耗情況。在北方城市的冬天,窗戶面積越大,侵入房間的寒氣越足,所需要的熱能就越大,從而對熱能的消耗也更快,雖然節省了采光方面的成本卻增加了熱好方面的投入。所以,如何制定正確的窗地比設計,均勻合理的進行采光,是實施節能環節的基本內容之一。
2.2窗戶透光率越大,照度均勻度越高
建筑物的采光率與窗戶材質的通透性成正比,通透性越好,屋內的采光率越高。而采光率越高,對于人工照明的使用率就越低,對能源的損耗也越低。所以,選擇通透性好的玻璃材質會直接減少能源的小號,降低資金的投入,達到節能的目的。
2.3窗戶相對位置高度越高越節能
很多人在裝修房子的時候,都喜歡采用落地窗,這不僅是為了擴大視野,增強建筑的美觀性,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節能的作用。因為自然光一般呈平行狀態照射,窗戶的位置越靠近地面,所接收到的光照就越多,房間的照明度就越強,人工照明的能耗就越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適合采用落地窗的設計。
3、噪聲控制在居民建筑設計中的意義
既然噪聲污染嚴重危害著人體的健康,那么噪聲控制在居民建筑設計中就具有了相當重要的意義。以前建筑設計人員對噪聲的控制設計意識不夠,使居民在居住的過程中受到噪音的迫害。所以首先要提高設計人員對噪音防控設計的意識;其次要采用隔音效果較好的墻體;最后,在整個建筑設計中灌輸環保節能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滿足對建筑設計的需要。
4、居住區交通噪聲防治措施
4.1優化總體規劃設計
減少噪音污染的有效手段主要有兩種,一是從噪聲源入手,一是在噪音傳播過程中進行阻斷。因為噪聲的來源太多,不可能完全杜絕噪聲的產生,所以為了改善居住環境,大多數人還是采用第二種防治手段。優化總體規劃設計是減少居住區交通噪聲的有效辦法。簡單點說就是從噪音源入手,合理的控制小區內車流量的進出,不能只顧環境的優美而讓噪聲污染有機可趁。
4.2合理設置道路聲屏障
在建筑物與干道間設置專門的聲屏障,是指特別設計以阻擋交通噪聲直接傳播來減低噪聲水平的構件,比沒有屏障時環境噪聲有所降低。這個降低值,被稱為聲屏障的插入損失,它是衡量聲屏障性能的重要指標。一般有效的插入損失值在5~10dB(A)左右。設置聲屏障必須認真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實際降噪效果預測工作。建設隔聲屏障畢竟投資較大,聲屏障的樣式是多種多樣的,不會是一時的時髦而已,這是我們需要虛心學習并值得借鑒的地方。
4.3利用綠化的降噪作用
上面我們曾說過,大多數人采用阻礙噪音傳播途徑來減少噪音污染。設置綠化帶進行隔音就是這種手段的表現方式之一。其實,綠色植被不僅能夠凈化空氣、美化環境,還能產生降噪的作用。綠化帶就像是一堵無形的墻,能把多數的噪音擋在了墻外。這是因為,樹木擁有很多分布復雜的樹葉,聲音在遇到樹葉時會產生不規則的反射,由于樹葉很多,反射面不平行,所以在不斷地反射過程中,噪音逐漸弱化直至消失。
5 結束語
我國的石油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有限,而且容易產生廢氣,影響生態結構的健康發展。所以,我們要減少使用石油及煤炭資源,開發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這不僅環保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促進了我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光能是節能工作中一項重要的環節,因此在建筑設計上一定要重視建筑天然采光的設計,從環境和建筑的整體性出發,設計出既美觀大方又節能減排的采光規劃。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周圍會出現不同種類的噪音,來污染人們的耳朵,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雖然建筑行業在不斷地發展,建筑設計也在不斷完善,但很多開發商還一味的追求建筑外形的美觀,而忽略了遭禁對居住者產生的危害性。噪聲污染逐漸成為了城市污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建筑設計方面一定要注意關于隔音的效果,嚴格控制造噪音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