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具有周期長、規模大、影響因素多等特征,建設程序中的每一個過程,每個方面都受到造價的影響,也就是說造價控制貫穿于整個建設的全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講,控制了工程中的造價也就是控制整個項目的總造價。 本文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幾點體會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造價;管理;策略
一、建筑工程各階段造價管理存在問題
1、 立項階段
建筑工程項目經審批后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投資估算即成為該項目工程造價的最高限額,由于本階段是以經濟分析和初步方案為主,對具體工程量的估算并不明確,所以投資估算的準確性較差。
2、設計階段
工程設計人員素質不高,造成錯、漏、碰、缺,或者出現浪費,或者留下隱患,工程造價就不準確,工程實施時,就需要變更設計,增加施工難度。
3、招投標階段
建筑工程項目的發包要進行招投標,由于不正當的招標投標過程,使承包方的價格合理不可靠,可能出現壓價中標,導致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停工扯皮等現象。
4、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只停留在施工圖預算這個環節上,而對于建筑市場的各種價格信息資料不注意收集整理,這樣的控制顯然停留在靜態控制的層面上,不能起到有效控制造價的作用。到了工程竣工階段,施工單位在本階段編制的工程結算書普遍存在著冒算多算、高套定額單價和取費標準等提高工程造價的現象。有些施工單位以單純營利為目的,如建筑土方工程,原有建筑土基是雜填土,按設計要求需更換好土。有的施工單位無視質量要求,為獲取高額利潤,用現有的雜填土做路基,更有甚者用來做結構土,到結算時,卻聲稱全部棄掉了雜填土,按設計要求運進了好土,使建設單位白白浪費了資金,且給工程留下了重大隱患。
二、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策略
1、建筑工程項目投資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
投資決策階段是整個建筑工程項目造價控制與管理的第一階段,是確定整個工程建設方案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是決定整個工程造價的基本前提,對之后每個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工作都有著決定性的關系。因此必須做好這一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工作。投資決策階段是一個由深入淺、不斷深化的過程,不同階段決策的深度不同,投資估算的精確度也不同。只有加強項目決策的深度,采用科學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數據資料,合理地計算投資估算,充分估計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風險,保證投資估算打足,才能保證其他階段的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圍,使投資控制目標能夠實現。一個項目如出現前期決策失誤,則不管后期建設實施階段如何努力,也無法彌補其損失。
2、 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
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在于施工前的設計,在對建筑項目作出投資決策后,控制工程造價在于設計。統計表明:在初步設計中,在技術設計中,和在施工圖設計階段,都會影響項目投資的可能性。因此,對降低工程造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設計時要積極推行限額設計,就是按照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總概算控制施工圖設計將經批準的初步設計總概算作為擬建項目工程造價的最高限額。這是工程建設領域控制投資支出、有效使用建設資金的重要措施。限額設計能有效地處理技術與經濟的關系, 提高設計質量,扭轉投資失控的現象。在建筑工程設計中要善于運用再價工程理論,在保證建筑產品功能一定的條件下,優化設計方案,以設計出符合要求的產品。工程設計在方案選擇、工程選材、結構選型、設備選型、施工設計等方面能提高投資效益,降低工程造價。
3、招投標階段
項目招投標階段也是造價控制的一部分。標底是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的表現形式之一,是招標人對招標項目在方案、質量、工期、價格、措施等方面的自我預期控制指標或要求,是根據招標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單和有關要求、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按照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工程造價計價辦法進行編制的。計算工程量的工作是一項枯燥繁瑣且花費時間的工作,需要計算人員耐心細致,一絲不茍,努力將誤差減小到最低限度。標底的編審工作是招投標管理的核心工作,因為標底是確定工程承包合同價的基礎,只有有了科學的標底, 才能正確地判斷投標所報價格的合理和可靠性, 才能在定標時做出正確的決策, 嚴格執行工程招投標的管理規定,把握標價的合理性和競爭性。評標、定標中把造價執業者以及造價編制依據的合法性作為評判定標價是否合法有效的依據, 保證標價的科學合理。從而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為有形建筑市場的投標報價、標底的編制提供社會服務,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4、施工階段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階段的投資往往占整個工程造價的70% 甚至更多,加強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不僅能確保工程如期完工,還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而在這一階段,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須確保施工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性;二是嚴控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設計變更,嚴把原材料進場關,建立健全施工變更審批制度;三是在減少變更費用的同時注重預防因變更設計而隨意的增設變更內容,或者提升設計標準,導致工程造價的提高;四是通過建立合同管理制和各種變更簽證制度的完善,并加強各種原材料的訂購和設備的租借以及分包轉包的合同管理,在合同中明確雙方的權責,盡可能的避免因定義的模糊或歧義的產生,否則將會導致推諉扯皮情況的發生,給工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五是不斷規范付款程序,對于缺乏正當依據和手續不全以及沒有經過造價管控人員核定的款項堅決不付,并確保索賠審核的客觀性、評估的準確性;六是當施工企業的造價管理能力低下時,應聘請相關資質機構或者經驗豐富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參與到造價管控工作之中;七是注重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確保工程造價的有效性,盡可能的將投資效益發揮到最大。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造價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確保執行的有效性和監控的及時性,盡可能的避免工程變更的出現,擇優選取施工企業,并深入施工現場,對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進行分析和總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工程造價得到有效的控制。
5、工程完工后結算的造價控制
建筑工程造價中,工程完工后造價超過施工圖預算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工程完工后結算是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環節,對與完工后的造價控制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審查簽證的真實性,看簽證單的內容與設計圖紙是否相符,發現重復的項目及時刪除;審核各項費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普通裝飾工程按專業裝飾工程收費現象;嚴格審核簽訂的合同,處理結算糾紛。
三、結束語
總之,控制工程造價除了要降低投資成本外,更重要的是督促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與設計單位密切合作,使人力、財力、物力得到充分利用,帶來最佳的社會效益,從而加快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唐玉姣.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信息集成一體化的實現途徑研究[J].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10(14)
[2] 張艷琴.談建筑工程造價管理[J].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