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速度進程的加快,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建筑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但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國建筑市場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而建筑企業若想得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企業的工程管理,創新管理模式,提高企業工程管理整體水平。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創新模式
隨著建筑市場競爭的日漸慘烈,企業如果在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并取得較大發展,是企業管理者所必須考慮的問題。建筑工程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一環,對于提升建筑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探討了建筑工程管理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
一、建筑工程創新管理模式的意義
現階段,傳統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工程管理的需要,而創新工程管理模式,也是企業管理所必須經歷的階段,其可以為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撐,進而使企業在慘烈的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
創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僅可以提升企業在建筑行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同時還有助于健全和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實現企業管理方法的不斷更新,進而使企業的管理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可以說是企業適應行業競爭的必然結果,因為只有不斷更新企業的工程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而實現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需要企業深入研究工程管理理論,從而為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當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體制不健全
當前,在我國的建筑企業中,普遍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一些建筑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裁減工程管理人員,從而導致工程管理人員工作量大幅增加,管理工作的質量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保證。
管理體制不健全的另外一個表現是,工程管理無章可循,工程管理的隨意性比較大,且缺乏相應的監督制度和責任制。一些企業雖然有健全的管理體制,但由于種種原因,制度落實不到位,影響了工程管理的質量。
(二)工程管理本末倒置
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工程管理來科學合理指導工程項目施工作業,從而確保工程施工的質量和進度。因此,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員切實落實工程管理責任制,負責地開展管理工作,為工程管理做貢獻。
但當前,工程管理存在著本末倒置的情況,主要是建筑企業不重視工程管控工作,也缺乏必要的內部監控機制,從而導致工程管理水平的降低。工程管理者把主要的管理內容集中在建筑工程項目檢查上,因此只能根據檢查的結果來采取相應的措施,而無法運用科學的控制管理體系來進行工程的管理,因此也就不利于工程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
(三)工程管理者缺乏創新管理意識
工程管理者缺乏工程管理創新意識,是整個建筑行業較為普遍的現象,其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高層管理者缺乏創新管理意識。管理的決策層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能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創新性的管理制度,而其制定的政策大都不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也比較低。這也就是說,高層管理者的管理觀念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固化,從而無法根據市場競爭的需要,創新企業工程管理模式;第二是中層管理者也缺乏工程管理創新意識。而這主要表現在管理者的創新意識比較薄弱,自身工作態度不端正等,沒有對下層的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沒有對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檢查,缺乏力度,從而無法確保工程管理的質量;第三是基層的施工人員同樣缺乏管理意識。這主要是上級下達的管理目標,不能采取創造性的管理方式來完成;工作態度也不夠端正,總是照搬過去的管理方式。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模式創新及其應用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術創新
實踐證明,傳統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因此,創新工程管理模式也就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題中之義。現代建筑工程管理給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業的工程管理已經離不開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合理運用。
因此,這就要求建筑企業在工程管理中,大力研發工程管理技術,把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引進到工程管理中,從而提高企業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各種管理信息可以得到及時的更新和共享。
(二)管理者管理理念的創新
建筑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便是建筑工程管理,因此,企業的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工程管理工作。但是當前,企業的管理缺乏創新管理意識,從而導致企業工程管理的整體水平較低。
基于此,企業的管理者不能諱疾忌醫,要通過學習各種管理知識,及時更新管理理念,從而為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為此,企業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大管理人才培養力度,在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進行工程管理的改革,從而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三)組織結構的創新
當前,我國建筑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便是企業的組織機制老化,因此,企業要想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創新工程管理模式,就必須創新組織結構的設置。而組織機構的創新,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是適應市場的原則:企業應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施產權分離改革,通過簡政放權,把集中于高層的管理權力下放到各個管理層,從而激發中層管理者和基層管理者工作的積極性,使其創造性開展工作。而進行此項改革,也是有建筑工程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是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內在要求。第二是符合彈性生產原則。合理清晰劃分施工方和承包者的責任和職能,同時使制度具有一定的彈性,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開展工作。
(四)建筑企業文化的創新
文化是企業的精神支柱,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產管理活動當中。而實現企業的文化創新,需要做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確定企業的價值觀法,發揮價值觀的領導作用,第二是建立相應的文化發展體制機制,使企業充滿精神和活力。
其中,企業的價值觀主要體現在企業的追求上,表現在企業產品質量和人文素質等各個方面。而企業的文化機制主要包括文化創新的目標、獎懲機制和文化傳播機制等。
文化可對員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建立先進的企業文化,可提高管理人員工作的自覺性和有效性。
(五)管理體制和約束機制的創新
對于建筑工程管理來說,健全和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和約束機制非常重要。因此,建筑企業要加強工程管理制度的建設,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操作性強的工程管理制度,并建立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和約束機制。
另外,還要加強對工程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切實提高管理人員的整體職業素養,使其本著對管理質量負責的態度開展管理工作,落實工程管理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工程管理的總水平。
結語: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建筑市場競爭的日漸激烈,建筑企業要想獲得較大的發展,在未來的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進行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從當前工程管理的現狀和問題出發,分析了工程管理創新模式的應用,主要是工程管理技術創新、組織機制的創新、文化創新和管理理念的創新。
參考文獻:
[1]王杰,王耀征,論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研究[J].華人時刊(產業技術與理論),2013(7)
[2]許飛.論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J].價值工程,2010(29)
[3]李建強.淺論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J].工程科學,2008(11)
[4]張金環.淺談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科技創新導報,2009(12)
[5]張志剛.論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