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帶動了我國的建筑業也一路升溫。在這樣的前提背景下,居民對建筑設計的要求也隨之升高,而建筑設計恰好是建筑行業的關鍵。
【關鍵詞】建筑設計、現代、設計理念
所謂的建筑其實就是人們利用各種建筑材料構建的構筑物,目的在于為人們提供更多可利用的空間。從廣義上來看,建筑不單單指的是供人類利用的封閉空間構筑物,它還包括了類似園林這樣的開放的空間,所以說,建筑在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過程中都存在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人們通過各式各樣的設計理念,創造出了不少古代建筑歷史的奇跡。例如:巴比倫空中花園、萬里長城等。這些偉大的古建筑,除了帶給后人美感,同時還有強烈的驚嘆。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需要經歷無數次轉變,而每次的轉變都是順應社會變化引起的,隨著人類的需求應運而生,尤其是到了現代以后,人們對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建筑的形勢也打破了傳統經典而變得多姿多彩,種類繁多。
首先,從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理論基礎上來說,想要提高現代建筑水平,其重要途徑就是把創造性的思維在現代建筑設計中靈活運用。這與解析性的邏輯思維創造思維不同,創造性思維是一個集合體,其中包含了很多歌元素,在設計作品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建筑設計作為創造性勞動的一種,不單單是能夠表現出創造者的個性,更加能夠顯現出自我潛能的發揮,所以,建筑設計的創新理念是設計工作的動力的決定性因素。創作者想要創作出好的作品,就一定要具備這樣的動力。而興趣、愛好、習慣等也對其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培養設計靈感時應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與實踐,再將其歸納并總結。同時,平時還應當多積攢人文知識,對培養設計思維也有著良性影響。積累和領悟這些知識才是培養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理念應當必備的條件。想象力是建筑設計創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靈感源泉,在對現實中的事物進行大膽的聯想和猜測的同時,通過潛在的理論知識和只覺得感召力,來提出自己獨到的觀點,由此一來就會達到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完美結合的效果,所謂的藝術形象產生過程其實就是由一個建筑設計靈感到產生事物本質的過程。因此,培養想象力對一個現代建筑設計師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其次,從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基本條件上來說,創新能力是運用理論和知識,在藝術、科學、技術以及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的提供具有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的新理論、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在現代建筑設計中,一定要具備創新的能力,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傳統的建筑設計作品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新鮮事物的追求了,人們往往希望看到更加富有創造性的建筑設計樣式。但是通常由于思維的局限性,大部分的建筑設計師沒有改革和創新的理念,仍然因循守舊,按部就班,所以很難創作出良好的建筑作品。一個號的建筑作品一定需要好的設計靈感,這是眾所周知的,如果沒有好的設計與創作靈感,那就很難有好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當然也就不可能產生好的建筑作品。創造性思維是作為一個現代建筑設計師所必備的首要條件,創新性思維是廣義的,不單單包括愛好、興趣、信仰等因素,還包括了生活習慣和想象習慣,另外還需要身后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想象力做基礎,當然,也不能忽視建筑設計閱歷和經驗等方面,還要了解一定的環境、地理、歷史、文化、政治以及宗教知識。
在當今的世界,各種各樣的思潮和流派讓人應接不暇,眼花繚亂。現代建筑設計興起于上世紀二十年代前后的歐洲,歷史遠遠沒有建筑的歷史那么悠久。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歐洲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建筑設計師,他們發起了一場建筑運動,對傳統的建筑進行了改革創新。正是在這場運動中,打破了設計只為貴族服務的原則和立場,從此,建筑設計才開始面向每一個人的生活,也正是在這場運動中新型的建筑材料才開始使用,改變了傳統的完全依靠石料、磚瓦和木材的方式,引發了建筑設計的革命。
其實,現代建筑設計跟以前的建筑設計有很大的不同,與傳統的建筑設計相比較,現代建筑設計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征:1、具有功能主義特征。不再以形式為設計的出發點,強調以功能為設計的目的和中心,講究設計的科學性,重視設計實施時的方便性與科學性。2、在形式上提倡非裝飾的簡單的幾何造型。由于受到藝術上的立體主義的影響,推廣六面建筑和幕墻架構,提倡標準化原則、中性色彩計劃以及反裝飾主義的立場。3、在具體設計上更加重視空間,特別強調整體設計,反對在預想圖和圖板上設計,主張以模型為中心的設計規劃。4、重視設計對象的開支和費用,把經濟問題作為一個重要因素放在設計中,仔細考慮并規劃,從而達到經濟實用的目的。由于現代建筑設計是以工業文明為基礎的,這就使得其審美的哲學基礎也變得與以往不同了,而現代建筑設計的哲學基礎是功能與技術的理性主義,這就使人們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審美觀念發生了改變,“現代主義審美觀,直覺被限定在一個必須嚴格遵循功能的、結構的、科學和邏輯原則的狹窄范圍內”。傅曉娟、孫明在其《淺析現代建筑設計》中把現代建筑設計的審美劃分成了三個層次:功能的審美、形式的審美以及意義的審美。這三個層次依次遞增,每增加一個層次的同事,對建筑設計的要求和難度也會隨之增加。
我國有著悠久的建筑歷史以及發達的建筑文化,但是隨著西方的入侵,傳統的中國建筑逐漸被西方的高樓大廈取而代之,收到歐洲文明中心論的影響,我國的傳統建筑甚至于建筑文化都收到忽略,甚至有著銷聲匿跡的危險,但是,幾千年來所形成的中國建筑文化,是適合民族文化的需要,與此同時,也在幾千年的建筑文化積淀和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鄭玉紅在《我國現代建筑設計中傳統理念的傳承》中認為,中國如果想要建立科學的現代環境藝術理論,尤其是現代建筑理論的關鍵在于“吸收中國傳統建筑環境觀的精髓,為現代設計所用,完成一種立足于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傳統想現代的轉變:在現代建筑設計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例如環保、節能理念和人文理念。柴瑞琳,李華磊在其文章《談現代建筑的設計理念及節能發展趨》中就對于現代建筑設計中的節能理念就做了很闡述。關于現代建筑中的人文理念更是不容置疑,因為建筑就是為人服務的。
人類社會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建筑,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步發展,建筑設計也需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把傳統、現代、自然完美的結合才能夠實現設計和理念的創新。而對于一個產品設計者來說,能夠具備豐富的創造性思維,那無疑就是上帝賜給他們最大的上次。而對于一名現代建筑設計者來說則更是如此。創新思維不單單是每一個現代建筑設計師的最高追求,更是他們的人生態度。現代建筑設計師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那就必須要加強知識的素養,并且要雞肋豐富的現代建筑設計經驗,因為只有這樣,建筑設計師們才能夠激發出大腦里的設計靈感,發揮空間的想象力,才能夠設計出高水平的現代化建筑作品,從而滿足欣賞著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鄭玉紅 中國現代建筑設計中傳統理念的傳承 [J].民營科技 2001(07)
【2】陳進良 新形勢下我國建筑設計應如何創新 [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05)
【3】裴菁菁 現代建筑設計的創新理念探討 [J].建材技術與應用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