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輝 鐘守炎 陳勇志
摘 要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建設背景下,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工程實踐和應用,積極探索面向卓越工程師的助理實驗員培養新模式,對我國走工程強國的道路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實踐證明,新型的助理實驗員培養模式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實現了學為工程所用。針對助理實驗員培養模式目前在我國高校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校的實際,從助理實驗員的選拔制度、培養機制、工程能力評價體系等方面對助理實驗員的培養展開創造性的實踐。
關鍵詞 卓越工程師 助理實驗員 培養模式 工程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Training Model of Student Experimental Assistants for Outstanding Engineers
YANG Yuhui, ZHONG Shouyan, CHEN Yongzhi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PETOE)" of the Ministry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oriente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actively explore new model of student experimental assistants for outstanding engineers, following the path of engineering power in China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new model of student experimental assistants improves th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oject management skills significantly,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student experimental Assista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combines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our university, and practices creatively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 experimental assistants, from assistant selection system, training mechanism, engineering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 experimental assistants.
Key words outstanding engineer; student experimental assistant; training mode; engineering ability
0 引言
目前,全球人口的不斷增長、資源日漸枯竭、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的問題伴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不斷地出現,工程技術在創造性地解決人類問題的過程中越發地重要。但工程人才短缺和工程教育質量問題已成為全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①自改革開發以來,雖然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到了巨大成就,為國家培養了上千萬的工程技術人才,有力地支撐著我國工業現代化的飛速發展和經濟高速增長,高等工程教育規模也位居世界第一,但目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已不太適宜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才的培養量雖大而不強,雖多而不精,普遍存在著創造性和實踐性缺乏等問題。助理實驗員的培養模式作為我校工程訓練中心試水培養卓越工程師的新模式,有其提出的現實背景。
(1)教學師資匱乏。近幾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教師與學生的比例不斷拉大,造成了高校教師人力資源匱乏,教師工作量大。師生比例差距過大,會嚴重影響實踐教學效果,弱化學生動手能力。因此,加強教學實踐力量顯得尤為迫切。(2)科研人手不足。高校是科研項目眾多的地方,而課題的研究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項目多,教師少,項目因人手不足而進展緩慢甚至夭折。助理實驗員在收集數據、整理資料等方面大為減輕教師的科研工作量,加快工程項目的研究進程。(3)創新項目的需要。高校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針對學生工程實踐與工程競賽的創新項目,由于資源有限,只允許部分學生參與。助理實驗員有著扎實的工程實踐基礎,能快速進入項目角色。(4)大規模團隊實踐的弊端。傳統的實踐模式是集中實踐,優點是便于管理,弊端是強調共性、限制個性,降低了學生通過實習提高自己某一專業方向的學習熱情。(5)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很多學生對于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感到無從下手,甚至會質疑所學知識是否有用。助理實驗員所從事的實踐工作能夠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理論指導尋找實踐方法,實踐過程又加深了對理論的理解。
1 卓越工程師教育endprint
2010年教育部適時提出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其基本內涵有三點:(1)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2)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3)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該計劃的實施,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轉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也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②
東莞理工學院于2010 年6 月被教育部確定為“卓越計劃”的首批試點院校。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學校把實施“卓越計劃”作為其發展的重要契機和重大教學改革工程。針對目前部分高校助理實驗員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校實際,實踐面向卓越工程師的助理實驗員培養模式,積極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圖1 助理實驗員的選拔流程
2 助理實驗員的選拔制度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心在助理實驗員的選拔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初步建立起規范的選拔制度。
學生助理實驗員的選拔分三種方式,如圖1:(1)在工業實踐的課程訓練中選拔。工業實踐課程給了全校大多數學生展示自己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機會,在實踐中,喜歡工程的學生會表現出對工程極大的興趣,且這種興趣積極貫徹到課程中。(2)在中心向全校開設公共選修課或講座中選拔。中心開設實踐型公共選修課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入門》及一系列 《創新設計與實踐》講座,這些課程及講座設計有大量涉及動手能力的實驗,也有很多具創新思維的知識。③(3)由學生助理實驗員或導師推薦,經過半年的綜合考核,擇優錄取。
3 助理實驗員的培養機制
根據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結合實際,采取具有創造性的指導模式(見圖2),積極探索培養出 “厚基礎、寬口徑、實踐強、重創新、會管理、高素質”,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專業技術發展前沿和國內外行業發展狀況的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的工程技術人才和行業領袖。
圖2 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指導模式
3.1 本科生導師制
在我國高校的教育體制中,碩士研究生階段,才開始配備導師,針對專門課題進行研究。本科生導師制就是用研究生的培養方法培養本科生,中心每個實驗室指派一名本專業、具有博士學歷或副教授級別以上的老師擔任導師,對助理實驗員的思想、觀念、專業技能、專業素養、生活方式及職業生涯等方面教育做引導和指導。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行,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選擇,及早確立職業生涯方向,及時打下扎實的基礎。④⑤⑥對于助理實驗員導師制,中心在以下幾方面展開了探索。
(1)校內雙師制。由具有博士學歷或副教授級別以上的教師擔任主要導師,積極讓助理實驗員參與科研項目。定期召開助理實驗員的交流會,了解他們近期狀況,在思想和觀念上指導他們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并由具有本科學歷以上或工程師級別以上的實驗員老師指導助理實驗員進行一線工程實踐。(2)企業導師制。聘請企業工程師、主管、經理以及總裁為兼職教授,定期邀請授課。企業導師社會經驗豐富,能夠結合具體的工程案例來給分析、講解,對助理實驗員工程思維、觀念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項目實踐
項目實踐是檢驗助理實驗員培養是否達到工程師水準的唯一途徑。經過綜合培訓及考核后,參與具體項目的實踐(見表1),最終達到工程師的工作要求,出色完成具體實踐任務(見圖3)。項目實踐以4個“1”的形式進行,即由一名實踐指導老師帶領一批學生,在一個特定的工程環境(實驗室),進行一批項目的結構設計、結構分析、非標零部件加工、物料采購以及機械裝配等工作。通過項目實踐,培養助理實驗員的工程思維與觀念、工程素質、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吃苦耐勞以及新項目開發能力等,為日后成為卓越工程師打下扎實的工程基礎。
表1 項目實踐
圖3 項目實踐目標
圖4 助理實驗員的工程能力評價體系
3.3 工程實踐
除了完成規定的工程訓練課程之外,助理實驗員還必須接受工程實踐培訓,學習車床、磨床、數控車、數控銑、激光加工、焊接、三維坐標測量儀等設備的操作,了解機床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懂得一定的加工工藝,強化動手實踐能力。
3.4 學術交流活動
邀請企業高級人才兼職教學,傳授工程經驗。邀請校友回學校交流工作經驗,一起探討實際工程問題。定期組織到企業參觀了解,接受培訓。
3.5 參觀展會
定期組織參觀地區的機械展,選拔優秀助理實驗員去參加展會,推介現代工業訓練中心以及學校。此舉對增長助理實驗員的見識,開闊思維,了解專業技術發展前沿和海內外行業發展狀況有著顯著的幫助作用。
4 助理實驗員的工程能力評價體系
為了保證助理實驗員工程實踐的質量及可持續性,建立工程應用能力考核體系,⑦適時對各個階段進行評價,以利于及時調整和深化對助理實驗員的培養,保證培養質量,見圖4。該體系分四部分,綜合評價助理實驗員的工程能力,不僅有助于及時調整助理實驗員的培養模式,而且形成的培養經驗可以在工程專業方面推廣。
5 結論
通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助理實驗員培養模式的實踐在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達到了預期人才培養目標,并在工程類專業廣泛應用推廣。經過訓練的學生,專業素質過硬,基礎理論知識扎實,愛崗敬業,作風嚴謹,執行能力強,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歡迎。由此可見,面向卓越工程師的助理實驗員培養模式確實是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條好途徑,使學生自覺形成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程素質、正確的價值觀和就業觀,實現了畢業與就業的零距離過渡。
注釋
① 李妍.基于CDIO的我國卓越工程師培養研究[D].中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② 孫振忠,陳盛貴,鐘守炎等.面向卓越工程師的企業工程實踐培養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285-288.
③ 陳勇志,鐘守炎,陳海彬等.“學生助理實驗員教學法”在工業基礎訓練教學中的應用[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2(1):123-125.
④ 李文淵,袁翱,羅文剴等.本科生導師制—— 一種勢在必行的制度[J].特別關注,2013(33):5-6.
⑤ 王桂榮,劉春生,候清泉等.本科生導師制在卓越工程師培養中的作用[J].經濟師,2013(4):124-125.
⑥ 潘俊,錢曉輝,王麗娜等.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本科生導師制實踐[R].香港:2012.
⑦ 王代明,劉榮佩,史慶南等.工科大學生工程能力培養測評體系與測評方法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57-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