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摘 要 師幼交往教育公平對幼兒的成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但在師幼交往過程中有一些因素阻礙了師幼交往教育公平,本文主要對影響師幼交往教育公平可能性影響因素進行解析,以期為更好地促進師幼交往教育公平提供思路。
關鍵詞 師幼交往 教育公平 因素
中圖分類號:G612.4 文獻標識碼:A
Reflections on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s Education Fair
WANG Han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006)
Abstract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education fairnes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ome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s educational equity in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process,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possibilities factors educational equity for resolu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educational equity exchanges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to provide ideas.
Key words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education fairness; factor
師幼交往教育公平將直接影響著幼兒得到公平的教育以及師幼交往的質量,因此探討影響師幼交往教育公平可能性因素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從教師因素、幼兒因素和家庭因素分析其對師幼交往教育公平的影響。
1 教師因素
1.1 教師權威
教師權威是權威在教育教學中的呈現,指教師對學生的控制與管理,學生對教師的信賴與服從,學生在自己的學習生活和觀念中服從或依賴于教師。①教學活動中教師權威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幼兒教師權威,面對一個個幼兒,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教師權威可以促進幼兒的各方面發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有利于課堂控制,同時也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幼兒園的教師權威是怎樣的呢?當筆者問到班里的幼兒是否怕教師,教師們是怎么回答的呢?
筆者:班里的幼兒怕你嗎?
T1:怕,我一瞪眼睛,即使他們在說話或正打鬧,立即就會很安靜,想讓他們全部按我說的做,在我的管制之下。
T3:是怕,教師說話的聲音要大,孩子多,有些孩子愛起哄,我們必須板著臉和他們說話,孩子們怕,這樣才便于管理。
T4:怕。要讓孩子有點怕頭,要不然活動很難開展,孩子們也會察言觀色,你不厲害根本不行。
當筆者問到幼兒是否怕老師,孩子們是怎么回答的呢?
筆者:你怕老師嗎?
TLF:老師很厲害,兇。
YZH:老師一瞪眼睛,我們就怕。
LJ:害怕,在幼兒園我都乖乖的。
從對教師和幼兒的訪談中發現,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和幼兒進行平等對話,而幼兒更多的回答是我們老師很厲害,我們怕,幼兒感受到的更多的不是愛,而是怕。在教學活動觀察中筆者也發現教師并沒有把幼兒當成一個平等的個體來看待,只是把他們作為弱勢群體進行對待。有研究表明,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控制者,教師完全按照自己想法作出決定,所有的環節幾乎由教師包攬,對于幼兒的想法與感受不予理睬,幼兒處于被動地位,成了等待教師表演的旁觀者,接受教師安排的服從者。雖然現在大力提倡傳統的教師權威向現代教師權威轉變,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傳統教師權威的影響也是挺大的。教師權威的合理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要重視其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教師權威也不是無限度的放大,假如教師權威運用不適度,勢必會破壞幼兒教育的理想模式。②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認識到幼兒和自己一樣同樣是平等的,沒有注意到在教學活動中要合理地把機會和權力讓給幼兒,而只是運用教師的權威壓制幼兒,這樣勢必引起幼兒的反感,阻礙教學活動師幼交往的公平性,不利于幼兒的發展,也不利于建立和諧良好的師幼關系。
1.2 教師的公平觀
在訪談中當筆者問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否實現教育公平,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筆者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
T1:我覺得教育公平很難真正實現,幼兒園通常是兩個老師負責一個班級,而一個班大概有三十幾個孩子,真正要關注到每一個孩子是不容易做到的,教學任務我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同時我們還要負責幼兒的日常生活事宜和安全問題,沒有更多的精力關注到每一個幼兒,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幼兒好奇的發問,提出的問題,也只能以比較簡單快捷的方式與幼兒交流溝通。
T3:教學活動中師幼交往的教育公平問題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教師不可能做到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幼兒,在教學活動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別是在一些細節問題上更容易忽視,每天的教學活動都有預期的教學任務,如果把關注點轉移到教育公平上,勢必會完不成預定的教學進程。
有關研究表明,在教學活動中,大部分幼兒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希望教師能給予自己回答問題的機會,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并不是每一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即使參與教學活動,不同的幼兒得到教師的對待也是不同的,交往的次數、交往的內容等都有所差異,這無疑對幼兒的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受到教師關注多,得到教師肯定的幼兒,在與教師交往時往往表現得比較自信,這樣也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對自己的評價也較高,而被教師冷落的幼兒,往往表現的比較自卑,幼兒對自己的評價也會降低,同時也不利于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endprint
那么讓我們來聽聽幼兒對教師的看法吧!
WTZ:我們老師可偏心呢,我每次小手都舉的高高的,我可想讓老師提問我呢,但老師就提問那幾個。
LMH:我覺得老師不好,我的畫也畫完了,畫得也很好,老師發大紅花,為什么沒我的呢?
ZSY:老師每次都不提問我,還對我很兇,老師對WCY,LSY好,經常表揚他們,還和他們在一起玩,我也希望老師能夸夸我,和我一起玩。
從筆者的訪談記錄可以看出,教師認為教學活動師幼交往公平是不可能實現的,從中透露出教師的公平意識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影響教師與幼兒的交往,不利于師幼交往的公平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師沒有意識到要對每一個幼兒進行公平的教育,在幼兒的內心深處也會對教師的這種做法表現出深深的不滿,進而影響教師在幼兒心目中的形象,對幼兒的公平觀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2 幼兒因素
由于受遺傳、環境、教育等各方面的影響,幼兒的自身特征也千差萬別,如有的幼兒相貌好看,有的幼兒相貌丑陋,有的幼兒比較外向,喜歡表現自己,有的幼兒比較內向,不愛表現自己,有的幼兒能力比較強,也易于接受理解新事物,有的幼兒能力比較弱,認識新事物也較慢等。也正因為幼兒個體的這種差異性,使得幼兒在教學活動中表現的機會也不同,受到的待遇也存在著差異。筆者在觀察中發現,在教學活動中,性格比較開朗的幼兒表現得更積極,他們更樂意回答教師的問題,與教師交往的次數也較多,教師的反饋也較積極,相對來說,性格內向、沉默的幼兒與教師交往的機會也較少,教師的反饋也不那么積極。能力強的幼兒比較自信,他們認為他們能回答教師的問題,教師對這部分幼兒的期望也比較大,能夠得到教師的青睞。對于能力弱,調皮搗蛋的幼兒,他們是教師的眼中釘,在課堂交往中常常是教師交往的邊緣人物,也往往是教師遺忘的對象。由此可以看出,幼兒自身因素也是影響教學活動師幼交往教育公平重要因素之一。
3 家庭因素
家庭對兒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為兒童的發展提供了環境保障,家庭所給予孩子的文化、習慣、行為等方面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有決定性的一種投資。③從這一角度可以看出,家庭背景對兒童的教育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而本文的家庭背景主要指家長的職業、家長的受教育情況、家庭收入、家長對孩子在校情況的了解與教師的接觸,以及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有研究表明家庭背景情況會使教師對學生產生不同的看法,同時家長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對孩子的學習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態度。
對于不同的家庭背景的孩子,我們看看老師是怎樣看待的?
TLF(父母都是農民,父親初中文化程度,母親高中文化程度,)TLF的家長每次來幼兒園都板著面孔,不主動和老師溝通交流,也不了解孩子具體在幼兒園的表現,有哪些優點需要加以鼓勵,有什么不良的習慣需要糾正,家長很不重視她們的孩子,對于這樣的家長,我們也表示反感,也不想過多去管孩子。
WCY(父親是干部,母親是專業技術人員。父母都是本科學歷)WCY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教育,每次來幼兒園都和老師主動溝通,掌握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以及向老師反應孩子在家中的情況,還向老師咨詢孩子參加什么興趣班合適,和我們都成了老朋友,老師也都喜歡WCY。
在教學活動中筆者也發現TLF總是老師批評的對象,老師即使和孩子有所交往,也是消極的。WCY經常得到老師表揚與關注,老師還經常讓他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拿書,倒水等。
從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高學歷的家長具有指導孩子的能力,如對孩子進行輔導,并經常和教師聯系,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這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比較高,家長的這種積極行為也會激起教師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會對這些家長的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教師對待這類幼兒的態度也較熱情,關懷備至。反之,低學歷的家長由于教育觀念比較落后,認為孩子送到學校是學校的事情,跟自己沒有關系,家長的這種行為將會挫傷教師的積極性,影響教師的交往行為,教師對這類幼兒更多地表現出冷淡,甚至是漠不關心,基于此,家庭背景也是影響師幼交往公平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
總之,在教學活動師幼交往過程中存在教師因素、幼兒因素以及家長因素制約師幼交往教育公平的實現,當然也不可否認有其它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的影響阻礙師幼交往和諧發展,影響師幼交往的公平性。
注釋
① 李莉,李亞娟.從師生關系平等看教師權威[J].基礎教育參考,2007(7).
② 劉晶波.談師幼互動中教師的權威及其限度——兼作對《升旗手的誕生》一文的回應[J].學前教育研究,2005(1):53-55.
③ 陳時見,孫杰遠.符號與互動:教學與課堂生活的社會學[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144.
參考文獻
[1] 程曉樵.課堂互動中的機會均等[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2] 常暢.論幼兒教育中平等的師幼關系[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6(3):60-62.
[3] 覃麗.學前教育過程中的機會均等-師幼課堂互動的微觀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07.
[4] 王文喬.教育機會均等視野下師幼互動研究[D].西南大學,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