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摘 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落實到實踐中、植根于校園文化建設才有其生命力。本文從環境文化、企業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建設等方面對中職校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校園文化 中職校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Way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to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XU Ming
(Jiangsu Huisha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 Wuxi, Jiangsu 214153)
Abstract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to be implemented in practice, rooted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ampus have its vitality. In this paper,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culture, corporate culture, institutional culture, behavior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ampus cultur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文化觀念、歷史傳統的集中體現,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內容和靈魂所在,是學校和個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
如何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中職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度融合,營造一個具有濃厚文化氣息和豐富文化內涵的環境,構建以師生為主體,具有時代特征、健康向上的主流價值追求?
1 注重環境文化的熏陶功能,培養師生愛國愛校的樸素情感
校園的教育環境不僅是育人的條件,也是育人的手段。周圍的環境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或是行為,一個學校其實是一種氛圍,一種文化。①《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睂W校要充分利用綠色校園建設之機,提升環境文化的熏陶功能。
(1)美化校園整體環境,陶冶師生情操。要遵循“設計科學、規劃合理、經濟實用、整潔舒暢”的原則,通過建筑物的獨特造型、綠色植物的藝術造景、人文景點的巧妙設置來打造精美校園的整體形象,全方位濃厚校園文化氣息、藝術氛圍和人文精神,營造“一草一木都能說話,一磚一瓦皆可育人”的育人環境,讓全體師生從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中感受身邊的美、身邊的藝術及其思想內涵,陶冶師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情操,提升師生的文化品位、藝術氣質和人文素養。
(2)完善視覺識別系統,展示辦學理念。要通過校園網、閉路電視、宣傳牌和校園雕塑等視覺傳播手段,將學校的核心價值、文化特質、專業特點等轉換為具體的符號概念,通過組織化、標準化、系統化的視覺形象,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來。同時,對校名、?;?、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校舍、主要道路等公共指示系統和榮譽證書、工作筆記、信紙、信封等辦公用品賦予標準字、標準色,以形成獨特的視覺識別系統,創設校園環境文化獨特的風景線,多途徑營造校園文化。
(3)加強國家意識宣傳,增強愛國情感。要利用宣傳欄向師生宣傳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讓他們切實感到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要積極開展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動,把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落實到各項教育活動中。要組織好升旗儀式活動,增強師生的愛國情感,讓全體師生認識到愛國并不是遙不可及的,恪盡職守,努力工作,認真學習,以自己實際行動推進中國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就是最偉大、最深厚、最樸素的的愛國主義。
2 重視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促進學生敬業精神的涵養化育
(1)基地環境仿真化。要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建設標準,校企合作共同打造高仿真化實訓基地。按照企業氛圍設計、布置實訓車間文化,強化企業生產崗位一線的現場感,濃厚企業文化和行業文化氛圍。使用企業提供的設備,按技術能力模塊來規劃實訓車間,創建仿真、模擬、全景化的訓練環境。
(2)實訓管理企業化。要將企業的先進理念和優秀文化引入課堂、引進實訓車間。按照“7S”運作,規范實行現代企業化管理,使廣大師生形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下轉第125頁)(上接第104頁)要鼓勵教師參加業務培訓和技能考核取得相關工種的職業資格證書,提高專業技能,適應實踐性教學要求。要落實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制度,做到四個“一”(即:聯系一家企業,學精一門技術,做好一個項目,帶好一批學生),提升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工程素養。
(3)工學結合常態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工學交替,是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領悟企業文化和專業文化的直觀有效的途徑。工學交替過程中,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去,優秀企業給學生一個濃郁、完全的職場氛圍,實現實訓環境“企業化”、管理考核“員工化”、實習過程“生產化”。通過這種模式的鍛煉,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內涵,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意識。endprint
3 發揮制度文化的約束功能,規范學生誠實守信的道德操守
(1)修定和完善學校規章制度?!皼]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在制度完善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形成完善的校園文化。要根據學校實際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健全學校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作為處理學校內部工作的依據,規范學校的辦學行為。要對學校的制度進行合理性論證,堅持民主性原則,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制度討論、制定和實踐中來。
(2)加強制度的執行和監督。制度的完善并不意味著全部,要保證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并取得實效,必須加強執行和監督,做到依法管理、依法施教。要堅持教代會制度,推行校務公開,不斷擴大師生員工對學校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自覺接受家長和社會的監督,廣泛聽取意見,吸收合理化建議,實現決策的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形成依法辦事、民主管理、以信立校的運行機制。
(3)創建學生自我教育體系。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管住”學生,而是創新體制,切實激勵和引導學生走良性發展的道路。一方面要重視學生管理組織建設,抓好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發揮學生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強規則意識教育,嚴格獎懲制度,強化規范意識,促進學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
4 重視行為文化的調適功能,形成師生友善互助的人際關系
(1)營造溫馨的師生關系氛圍。教師作為引導者,要以高尚的師德,向學生傾注愛心、耐心和信心,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換取學生的信賴和支持,同時在解決學生間糾紛的時候,也要秉著公平公正的態度妥善解決問題,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氛圍。(2)營造和諧的生生關系氛圍。積極開展基礎文明禮儀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班集體建設,培養學生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促進優良校風、班風的形成,讓良好的班級文化約束學生的行為,形成謙恭禮讓、友善互助的生生關系氛圍。(3)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積極開展多彩的德育活動、文體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豐厚校園的文化底蘊,增進師生間友誼,充分展示學生的青春活力和個性特長,滿足學生多樣化的興趣愛好和文化需求,增強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校園文化具有無形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能激發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落實到實踐中、植根于校園文化建設才有其生命力。
注釋
① 沈茂德.教育,真的不能簡單.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