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電子白板在幾何形體教學的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將幾何形體教學課進行分類整理并提出了相應的操作策略。
關鍵詞 電子白板 誤區 課例分析 操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Rational Use of Whiteboard in Geometry Teaching
WANG Hong
(Gong'an Maojiagang Primary School, Jingzhou, Hubei 4343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use of whiteboard teaching geometry; the geometry classes were sort of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erating strategy.
Key words whiteboard; misunderstanding; lesson analysis; operation strategy
電子白板的優勢已逐漸被大家熟識和認可,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1 幾何形體教學中電子白板應用存在的誤區
(1)“萬能”思想。用電子白板代替學生的思考、操作、實踐活動等,不得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學生空間想象力的養成。(2)目的不明確。電子白板“做秀”情況屢屢發生。為了用電子白板而電子白板,對教學沒用幫助,還有可能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分散學生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3)對象不明確。許多教師制作電子白板為的是方便自己的教學,這固然是理由之一,但絕不能本末倒置。電子白板服務對象是學生,任何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4)使用效果不明顯。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一,電子白板本身的質量不高,許多教師沒有掌握一定的電子白板制作技術,使用的是其他人制作的電子白板,難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其二,電子白板的使用和傳統教學方式沒有很好地結合。其三,電子白板的作用僅僅等同于幻燈投影、黑板等。不能凸顯出電子白板的優勢。
針對教學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探究如何使用電子白板提高課堂效率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2 課例分析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不是每節課都適用電子白板,不同類型的課對電子白板的要求也并不一樣,所以筆者具體對四、五、六年級的幾何初步知識做了系統的分析和整理,將三個年級中的具體課時內容分成六類課,研究其電子白板輔助教學的方式、效果。從每種類型課中各選擇幾節課,以備課、磨課、課堂教學及觀摩的形式研究電子白板輔助幾何形體教學的優缺點、使用方式、時機等。整理這一階段的研究課的反饋情況,歸納出存在的問題,對課堂實踐情況進行總結。
(1)概念教學課。高年級在幾何部分的概念教學只有三課時的內容。《面積和面積單位》、《體積和體積單位》和《容積和容積單位》。課堂實踐的情況來看,面積、體積、容積及單位的認識和形成空間觀念,都應通過學生觀察實物、操作測量,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實現。象這樣的內容可以不用或者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踐后用電子白板輔助。
(2)“認識”課。包括角的認識;線的認識(射線、垂線、平行線);平面圖形的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立體圖形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與課題組成員重點研究《平行四形的認識》、《三角形的認識》、《梯形的認識》這三節課在平行班中研究電子白板的利弊。我們發現在“認識”課的教學中,如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電子白板可以一次提供多個大小、形狀各不相同的三角形,還可以對它們進行重疊、翻轉。相對傳統教學我們不能快速地提供多樣的材料,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可能多停留在個別狀態的理解上。如有個別學生不認識翻了個的直角三角形。電子白板的輔助可以提供學生更豐富的感知材料和想象材料,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對所學知識有更深、更全面的認識。
(3)“推導”課。包括面積和表面積的公式推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周長的公式推導(正方形、長方形、圓);體積的公式推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化法和聚法(單位進率間的推導)。在系統研究教材后,我們發現這部分內容教學適合電子白板的輔助。因為 “推導”課中,推導的過程往往可以用動畫短片的形式演繹,能讓學生直觀感知面積、體積、容積公式的形成過程。一般推導有多種的方法,以畫圖、拼剪、講解等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在短時間內將多種推導方法全面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考能力。電子白板應在學生實踐后輔助出現,不能代替學生的思考和動手操作,不適合先展示結果,再讓學生思考;電子白板的使用要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
(4)實踐操作課。高年級單獨的實踐操作課只有四課時:《角的度量》、《畫角》、《測定直線》、《步測與目測》。電子白板的應用后比普通幾何教學效果有所提高,更(下轉第156頁)(上接第140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5)公式應用課。包括各種形體的周長、面積和表面積、體積公式的應用。如《圓周長公式應用》、《求組合圖形的面積》等。
(6)練習課。公式應用課、練習課、復習這類的課堂練習容量特別大,要求練習形式靈活多變。電子白板提供更多選擇的練習資源,呈現的方式更快、更清晰,減輕了我們老師的負擔。同時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也更多、更系統。如《幾何初步知識復習》這一課,電子白板能同時呈現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能夠演示各圖形間的區別聯系及相互轉化。
教學中電子白板使用的情況總是具體的、千變萬化的,各種類型課的具體電子白板使用之間并沒有完全普適的策略。而且電子白板在教學中利用的的比例和依賴程度也各有不同,但其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因此在具體教學時可以配合使用。endprint
3 操作策略
策略一: 電子白板作為演示工具,是目前大多數教師采用的方式。該層次的教學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較小,只是輔助教師教學的工具,必要時偶爾用一用。學生也只有聽、看,沒有實際操作的機會,因此,學生的主動性并沒有完全得到體現。策略二: 電子白板作為個別輔導工具。如“三角形的認識”,讓學生“人機互動,自主沖浪”即屬于該層次。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習題,而且做的每一題都能及時得到有效的反饋,真正實現了個性化學習。策略三: 電子白板引入“任務驅動”。一般來說,“任務驅動”的教學主要由創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效果評價等五個環節組成。
4 實踐反思
(1)電子白板輔助幾何形體教學能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電子白板能提供動態、動靜結合的圖象能促進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并培養空間想象力。空間想象力是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空間想象是高一級的心理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電子白板可以提供感性材料,也可以呈現思維過程,它與學生的感知、觀察、動手操作、實踐、想象相結合。這種視覺、觸覺、聽覺的相互結合,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促進了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2)電子白板輔助教學在情境創設、練習等環節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手段。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不管是“認識”課、公式應用課、練習課還是實踐操作、“推導”課,電子白板在情境的有效創設、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方面優于傳統教學手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始終是知識的發現者、探索者。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規律、驗證規律,進而培養學生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學品質。而且不管在哪類課型在練習或復習當中,電子白板都能提供更豐富的習題資源,增加課堂容量,有更多的選擇性、靈活性。特別在復習課能夠系統呈現知識和內在聯系,使學生對知識有整體的認識。此外,對于學生的反饋和習題的講解、校對也有明顯的優勢。
(3)以傳統教學為先,電子白板教學為輔。電子白板輔助教學要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遵循先“實物”再電子白板,先實踐再提示,先思考再演示的原則。
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參與的動態變化的過程,電子白板畢竟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我們應立足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合理運用,使我們的教育技術完全融入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讓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其無窮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朱靜娟.電子白板,演繹靈動的數學課堂——《認識角》教學例談[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5).
[2] 徐潔.電子白板帶來教學新革命——幼兒園電子白板信息技術研討嘗試[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6).
[3] 錢強.交互式電子白板讓數學課堂更有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