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一個帶有吉祥文字或圖案的蘋果售價100元!一個圓形玻璃罩內長大的西瓜售價500元, 為何賣這么貴?創意農業之功!創意農業就是將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農業有效對接,圍繞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資源,對農業生產、加工、運輸、銷售、服務等產業及對農業的休閑、觀光、度假、體驗、娛樂等功能進行創新,形成創意農產品、農業文化、農業活動和農業景觀,通過創意生產出的新、奇、特農產品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滿足了人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從而提高了消費需求,開拓了新的消費空間,也就實現了農產品和產業的增值。但是投資創意農業應避免一些誤區。
誤區一:地越多,越能賺到錢
干農業離不開土地,有人就會認為,只要有地就一定能賺錢, 地越多,那么賺的錢也就越多。于是到處流轉土地,不管今后是否能盈利,都先把地搶到手。那么問題就隨之而來,有的創意農業是將農業或生活的廢棄物,通過巧妙的構思制作成實用品或工藝品,不需要那么多地,只需要收集原材料就行。其實,重點不是多少錢能拿到地,而是經營什么和如何經營。盈利模式和運營規劃缺一不可。如何快速實現農業盈利, 這才是農業的關鍵。
誤區二:項目多,總能賺到錢
拿到地以后該用來干嘛,在沒有想出好的方法時,很多人會認為什么都干點會比較好。種些花生、玉米,養點牛羊,經營這么多種類,期盼著總有一類能夠賺到錢, 這是典型的遍地開花的誤區。干農業不像開小賣部,各種貨都進點,總有賣得好的。農業項目選不好,很可能會一賠到底,甚至血本無歸,到時想抽身都難!所以,創意項目不一定是越多越好,一定要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環境、市場環境的項目,重點發展一個項目,待穩定成熟后再橫向發展。
誤區三:有產品,就能賺到錢
有了地、有了項目,生產出產品,然后把產品賣出去就一定能賺到錢嗎?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做好產品銷售的計劃,是很難有利潤可言的。而問題恰巧出在這里:賣產品不是簡單地把產品賣出去的問題,而是首先要做產品規劃,做產品的系統銷售規劃;其次要做產品定位。產品打算賣給誰?這類人群有什么需求?產品要如何才能結合這些人群的特點,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不只是渠道的問題,重點還是要有整個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整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