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開敏
王大爺最近一個月來總是睡得不踏實,雖然入睡并不困難,但一夜中多次從睡夢中醒來,再入睡就感覺困難。累計下來,王大爺每晚的睡眠時間往往不足5個小時,白天則頭昏腦漲,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也明顯減退。無奈,王大爺只好求助于醫生,醫生給王大爺開了幾片助睡眠的藥物,但特別強調要加強自我保健。
王大爺的問題許多老年人都有,他們在夜間睡眠中沒有任何原因的多次醒來,使得睡眠反復中斷,一夜的總睡眠時間較短。究其原因,既有生理因素,又有環境因素,還有就是疾病的影響。
從生理方面來說,人到老年,機體的退行性變使得老年人睡眠過程中“淺睡眠期”居多,“深睡眠期”較少。而人在淺睡眠中易于自行醒來。
從環境因素來說,老年人經歷多,思考的問題多,家庭瑣事與應激事件也多,造成老年人在夜晚想的事情較多,大腦容易產生惰性興奮灶,而興奮的抑制過程則被削弱,容易在睡眠中醒來。
從疾病影響來看,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胃炎等慢性疾病的幾率很高,這些疾病的不良刺激,可促使大腦形成異常興奮點,干擾大腦皮層的抑制擴散過程,也會引起淺睡眠狀態,造成老年人易醒而使睡眠時間縮短。
由此可見,老年人要想改善睡眠,不能只靠安眠藥物,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加強自我保健。一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做到生活規律、起居有時、飲食有節。白天要力所能及的進行活動,睡前用溫水洗腳,也有利于睡眠良好。二是加強精神調理,凡事想開一些。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不要放任自己情緒起伏不定,努力保持平和心態,促使身心放松,有助于改善睡眠狀態。三是積極控制疾病,減少疾病對睡眠的不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