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本浩
蔬菜能夠為人體提供所需的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如何一眼就挑出時下最新鮮好吃的蔬菜呢?
茄子:選“眼睛”大的??茄子萼片與果實連接的地方,有一白色略帶淡綠色的帶狀環(huán),像極了茄子的“眼睛”。“眼睛”越大,表示茄子越嫩;越小,表示茄子越老。同時,嫩茄子手握有黏滯感,發(fā)硬的則是老茄子;茄子外觀亮澤表示新鮮程度高,表皮皺縮、光澤黯淡,說明已經(jīng)不新鮮了。
尖辣椒:直的不辣彎的辣??柿子形的圓椒多為甜椒,果肉越厚越甜脆,半辣味椒介于兩者之間。如果比較重視營養(yǎng),可選擇紅椒,維生素C比青椒多0.8倍,比胡蘿卜素多3倍,而且紅椒份量輕,在經(jīng)濟上也合算,只是口感不如青椒脆嫩。尖辣椒外形越彎則果肉越薄,辣味越重。
番茄:熟吃選大紅,生吃選粉紅??大紅番茄含糖、酸量都高,味濃,燒湯和炒食風(fēng)味都好;粉紅番茄含糖、酸量都低,味淡,生吃口感好。番茄果形與果肉關(guān)系密切,扁圓形的果肉薄,正圓形的果肉厚。不要買未成熟的青番茄,因為其營養(yǎng)差,而且含有毒性的番茄苷;不要買著色不勻、花臉的番茄,因為這是感染番茄病毒的果實,口感、營養(yǎng)均較差。
黃瓜:分清品種選硬實的??黃瓜品種有無刺種,皮光無刺,色淡綠,口感脆,水分多;少刺種,果面光滑少刺,刺多為黑色,皮薄肉厚,水分多,味鮮,帶甜味;密刺種,果面瘤密刺多,刺多為白色,芯呈綠色,皮厚,口感脆,香味濃。三類黃瓜生食時口感不同,無刺品種淡,少刺品種鮮,密刺品種香。不管什么品種,都要選手感較硬實的。因為黃瓜含水量高達96.2%,剛采收時瓜條較硬,失水后才變軟,所以軟黃瓜必定失鮮。
冬瓜:選黑皮果肉致密的??冬瓜有青皮、黑皮、白皮三個類型。黑皮冬瓜肉厚,可食率高;白皮冬瓜肉薄,質(zhì)松,易入味;青皮冬瓜介于兩者之間。選購時以黑皮冬瓜為佳,這種冬瓜果形如炮彈(長棒形),肉厚、瓤少。應(yīng)挑選瓜條勻稱、無熱斑(日光傷斑)、肉質(zhì)致密者,口感好;肉質(zhì)松軟的煮熟后會變成“一鍋水”,口感差。冬瓜雖耐貯藏,但食用仍以鮮品為上。
蘿卜:選表皮光滑手感沉的??市場上常見長蘿卜、圓蘿卜、小紅蘿卜,不管哪種,均以根形圓整、表皮光滑、皮色正常者為佳,因為表皮光滑的肉質(zhì)一般較細。再就是份量較重,掂在手里沉甸甸的,以免買到空心蘿卜。買蘿卜不能貪大,以中型偏小的為上,這種白蘿卜肉質(zhì)比較緊密,烹飪后成粉質(zhì),口感軟糯。
菠菜:選根紅深綠的??菠菜有小葉種和大葉種之分。不管什么品種,都以葉柄短、根小色紅、葉色深綠的好。在冬季,葉色泛紅,表示經(jīng)受霜凍鍛煉,口感更為軟滑。如果菠菜葉上有黃斑,葉背有灰毛,表示感染了霜霉病,不能購買。菠菜從10月至翌年4月均有上市,早秋菠菜有澀味(草酸含量高),晚春多抽薹。因此以冬至(12月下旬)到立春為最佳食用期。
芹菜:選葉身平直的??芹菜主要有青芹、黃心芹、白芹和美芹四種類型。青芹味濃;黃心芹味濃,嫩相;白芹味淡,不脆;美芹味淡,口感脆。不管哪種類型的芹菜,葉色濃綠“墨黑”的均不宜買,這說明生長期間干旱缺水,粗纖維多,口感老。芹菜新鮮與否,主要看葉身是否平直,存放時間較長的芹菜葉子尖端易翹起,葉子軟,甚至發(fā)黃起銹斑。
韭菜:選窄葉切口平的??韭菜分為寬葉韭和窄葉韭。寬葉韭外觀較嫩,香味清淡;窄葉韭賣相不如寬葉韭,但口感香味濃郁。需注意的是,葉片寬大異常的韭菜要慎買,因為栽培時有可能使用了生長刺激劑(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韭菜的葉由葉片和葉鞘組成,葉鞘抱合而成“假莖”。割韭時即在“假莖”近地開刀。剛割下時,“假莖”處切口平齊,表示新鮮;如已割下幾天,因為韭菜收割后仍然繼續(xù)生長,中央的嫩葉長得快,外層老葉生長慢,故形成倒寶塔狀的切口。
心理世界
作者按:說到心理疾病,浮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總是或癲狂或抑郁或喜怒無常或行為怪誕的樣子。的確,這些“赤裸裸”的病態(tài)表現(xiàn)很容易引起大家的關(guān)注。但那些披著“正常”偽裝,似乎完全隱藏在為社會所接受甚至贊美的種種美德中的病態(tài)心理,你能識別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