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華
案例1:今年30歲的王女士,月經周期一向不規(guī)律,因此,結婚3年,幾經周折,好不容易才懷上孕。然而,懷孕40多天的時候,王女士卻出現陰道少量流血,醫(yī)生給她開了黃體酮肌注保胎,可她卻擔心影響胎兒發(fā)育,不敢用藥。到其他醫(yī)院咨詢多位專家,有的醫(yī)生覺得但用無妨,有的認為還是不用為好。一時間,王女士一頭霧水,不知所措。
點評??懷孕早期出血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提醒我們及時檢查,以免危及腹中胎兒。黃體酮屬孕激素類藥物,作為一種安胎良藥,臨床上已應用幾十年,主要用于治療因黃體功能不全造成的流產。對于早期先兆流產孕婦,或有習慣性流產史者,黃體酮作為常規(guī)的安胎藥物是有一定道理的。
月經周期中,卵巢排卵后即形成黃體,直徑1~2厘米,色黃如野菊花狀,能分泌孕激素(主要是黃體酮)和雌激素。孕婦體內黃體酮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妊娠能否正常進行。這是因為足量的黃體酮不但能夠保證子宮內膜功能的正常,促進胚胎的生長發(fā)育,而且具有抗排異和抑制子宮收縮的作用,保證胎兒在子宮內能夠順利地生長發(fā)育,直至足月。
近年的科學研究發(fā)現,黃體酮不但有調節(jié)內分泌保胎作用,還能促進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產生白血病抑制因子,有助受精卵的黏附、著床,以及胎盤細胞的分化,還能促進母體Th1型淋巴細胞向Th2型淋巴細胞轉化,保護胎兒不受免疫損害。如果黃體功能不健全,黃體酮分泌不足,子宮內膜因得不到支持,會導致胚胎營養(yǎng)匱乏而枯萎,最終流產。此外,孕激素還有抗排異作用,因為胚胎的一半來自父方,對孕婦來說是異物。
近幾年,有報道黃體酮可能導致女性胎兒成長以后,出現體毛增多的現象。但長期的臨床觀察顯示,常規(guī)劑量的安胎用藥是很安全的,上述現象一般不會出現。
病例2:方平婚后5年都沒能生育,和丈夫商量,決定嘗試體外受精試管嬰兒技術,終于在35歲懷上了寶寶。由于擔心流產,方平聽說黃體酮可以安胎后,一旦感覺小腹隱痛時,就自行服用黃體酮保胎。由于擔心羊水穿刺有風險,高齡的方平也沒有聽從醫(yī)生的建議進行這項檢查。然而,寶寶出生后,卻發(fā)現是一個先天愚型兒。
點評??自然流產往往是自然選擇、優(yōu)勝劣汰的結果,如果夫妻都年輕,也并非不孕不育患者,出現先兆流產不一定要選擇保胎。
導致流產的原因比較復雜,其中因妊娠期黃體酮分泌不足引起的,約占流產孕婦的15%。黃體酮只適用于因黃體酮不足引起的流產患者,而那些因不良的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母體疾病等導致的胎兒發(fā)育不良或異常等情況引起的流產,倘若應用黃體酮保胎,不但不能改善胚胎的發(fā)育,反而會對子宮產生抑制作用,使子宮的收縮功能減弱,降低子宮排出異物的能力。這不僅會增加孕婦不完全流產的機會,還可能引起孕婦出血增多等。一般認為,下列先兆流產者不宜使用黃體酮治療。
1.胚胎染色體異常者:染色體異常是自然流產最常見的原因,60%左右存在胚胎染色體異常。該類先兆流產系染色體數目及結構異常,屬遺傳、基因缺陷所致,不可使用黃體酮。
2.由父親因素所致者:10%~15%的男性生殖道內存在著無癥狀的感染,這種隱性感染常常干擾精卵結合和著床,易使胚胎流產。黃體酮對此有害無益。
3.母體本身患病所致者:母體有重大的消耗性疾病,如嚴重貧血、急性傳染病或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先兆流產,以及宮頸功能不全,免疫因素如抗精子抗體陽性、ABO血型不合等所致者,用黃體酮治療無效。
4.外界不良因素所致者:常見有害化學物質如鎘、鉛、有機汞、鎳、氯丁二烯等,易引起流產、死胎;放射性物質、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等會導致先兆流產,黃體酮愛莫能助。
5.其他因素:服用對胚胎發(fā)育有毒性的藥物,吸毒,患有性傳播疾病,這些因素也可以引起先兆流產,黃體酮對此無能為力。
溫馨提示:依據檢查結果做抉擇
孕婦一旦發(fā)現有先兆流產癥狀時,要及時去醫(yī)院查明引起先兆流產的原因。如果先兆流產是由黃體功能不足引起的,可以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黃體酮。若先兆流產是胚胎本身不健全引起的,那么它終究是要流產的,用黃體酮也無意義。如果盲目使用黃體酮保胎,不僅保不住胎,反倒可能給帶來其他危害。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黃體酮的不穩(wěn)定性和檢查方法不同,檢查結果經常會有偏差現象,所以需要使用黃體酮和人絨毛促性腺激素(HCG)聯(lián)合檢查的方法。如果只是黃體酮低而HCG正常,多半是檢查誤差,應該復查。醫(yī)生還應該仔細追問病人的月經情況,是否月經間隔時間短或月經不調等,以排除是否黃體功能不全等問題引起的出血和孕酮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