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洪
2005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的吳孟超院士,如今已是91歲高齡,但思維依然敏捷,精神矍鑠,90歲生日那天,還連做了兩臺手術,其精力、體力令人贊嘆!吳老把自己的養生經驗概括為“五句訣”,即心態平和、頭腦常用、手腳常動、管住嘴巴、定期體檢。
心態平和??論功論名,吳老在世界肝膽外科領域和中國醫學界,都算是令人仰望的參天巨樹。他提出肝臟“五葉四段”的解剖理論,為肝膽手術奠定了解剖學基礎;他發明的“常溫下無血切肝法”等術式,在世界首開先河;他曾被中央軍委授予“模范醫學專家”稱號,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但對于吳老來說,這一切都沒有病人的生命來得重要。2009年8月,吳老收治了一名中肝葉長了一個碗口大惡性腫瘤的患者,護士長勸他說:“萬一病人死在手術臺上,可毀了你一世英名啊!”吳老頓時板起了臉:“是我的名聲重要,還是患者的生命重要!”就這樣,吳老完成了又一高難度手術,挽救了患者生命。吳老曾說:“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術室里,那將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同事們開玩笑說,做手術是吳老的“養生之道”,是他生活中最大的快樂。吳老獲國家最高科技獎后,國家獎勵500萬元、總后勤部獎勵100萬元,他全部捐給醫院培養人才;一境外富商在親人獲救后,給吳老封了4?000萬元的“紅包”,他全用于醫院建新病房樓,沒給家人留一分錢。吳老對病人生命的看重和對金錢的平和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頭腦常用??吳老認為,人們常說人老腿先老,其實只是看到了表面,實際上應當是人老腦先老,腦子好才是人的長壽之本。吳老在大學時,他的恩師裘法祖教授對他提出了“會說、會寫、會做”的要求,會說是善于旁征博引、闡述理論,能走上學術講壇;會寫是善于總結經驗,能著書立說,發表高質量論文;會做就是判斷準確,下刀果斷,手術成功率高。如今,吳老也是用這六個字要求他的學生,在工作、學習中要善于用腦。吳老認為,人到老年,腦子不能閑。常見一些老年人,看起來悠閑自在,整天無所事事,但過每了幾年就衰老了,甚至癡傻呆滯了。長時間工作,勤于用腦,能給人們帶來健康長壽。
手腳常動??因為時間的關系,吳老不能經常鍛煉身體。但他認為,長時間堅持工作,搞科研、做手術,其實都是一種鍛煉。為了做好手術,吳老還自創了一套健身操,先活動十指,以保持手指的靈活性;接下來是頸肩,再彎腰后仰,鍛煉腰力;然后蹲起幾次,最后是百步走。吳老說:“這些部位是手術中用力最多的地方,鍛煉好了,才能在手術中做得好、挺得直、站得住。”91歲高齡的吳老每次手術后精神頭都很足,看到和自己一起做手術的年輕醫生累了,他會湊上前去,笑嘻嘻地說:你的“站功”還要煉啊。
管住嘴巴??吳老的飲食十分隨意,早餐是牛奶雞蛋泡餅干;中午手術結束后吃手術餐,他喜歡喝大米粥或小米粥,最多加條魚;晚飯主食是稀飯、包子,吃點菜。外出應酬,魚翅、鮑魚之類的他基本不動,只吃些清淡的蔬菜或魚蝦;對深海魚油之類的保健品,他不屑一顧,說這些東西吃多了對身體沒好處。平時只喝些淡淡的綠茶。
定期體檢??吳老每年都要體檢一次。他說,定期體檢有助于早期發現病變,及早治療。健康要靠自己維護,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唯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符合自已的養生之道,才能保證健康。這種“防患于未然的”健康意識,是真正的長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