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原++王而山
前陣子看《京華時報》,有則信息觸目驚心,令人扼腕嘆息。中國紅十字會統計顯示,我國每年醫療傷害造成約40萬人非正常死亡,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的4倍。其中,致死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不安全用藥。
在去年有關部門組織的“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中,170萬參賽者中能夠答對全部10道題的僅為11%,九成人群缺乏自我藥療、購藥儲藥和用藥禁忌等方面的常識。
藥物是用來治病的,用得恰到好處,有利于疾病恢復,但如果用藥不當,不僅不能消除疾患,反而成為害命毒藥。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安全用藥的現象隨處可見,例如,自行購藥不分處方非處方,用藥前不看說明書,重復用藥,或同時使用“相克”藥物,過分迷信抗生素,不按劑量服藥,不按時服藥,使用過期藥品。凡此種種,都增加了自身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隱患。
我們都要自覺地多學習,多了解一些安全使用藥物的基本常識,避免和減少因為濫用藥物對身體健康所造成危害。
首先,藥物并非萬能。迄今尚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治療所有的疾病,也不可能任何疾病都能完全靠藥物來治療,需要配合飲食、生活、運動來相輔相成,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
其次是注意藥物不良反應。我國民間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因而在使用藥物前必須了解藥物的療效、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但也不能因噎廢食,如果因為害怕藥物不良反應,盲目不服藥或減少劑量,以至于延誤治療。
最后是千萬不要濫用藥物。沒有經醫師的同意,不可自行增加服用劑量。服用的藥物之間是否會產生交互作用,應請教醫師。有些藥物的副作用在用藥數日甚至數月后發生,也有些是危險的警訊,遇此情形必須立即停藥,和醫師討論更換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