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妹
1.引言
聽、說、讀、寫四方面的技能在語言學習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然而,聽力教學長期以來一直是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和最容易忽視的環節。盡管大多數高中都為高一新生開設了英語聽力課程,但現狀表明: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聽力能力大大弱于其他能力。此外,由于聽力材料難易程度不同、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不同、課后缺乏及時練習,以及不會用有效的學習策略,導致高一新生認為高中英語聽力課程完全不同于初中,難度較大。因此,對學生進行聽力策略訓練應該是聽力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有效的聽力策略是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重要因素。
2.聽力教學現狀
在英語聽力教學中,老師以高考模擬訓練即機械地采用“呈現題目—聽錄音—核對答案”的模式進行聽力教學。由于某些教師認為聽力教學費時多而收效不明顯,因此在播放錄音后,如果學生沒有聽懂,就把錄音的文字材料發給學生讓其閱讀,結果導致學生長期缺乏聽的體驗。此外,學生在練習聽力時存在以下問題:
欠缺聽力技巧。由于某些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在聽力學習中存在把每個音節、音位、詞、句都聽懂的錯誤思想,缺乏抓關鍵字、猜測詞義等聽力技巧,從而不能理解全文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直接影響聽力成績。
母語的干擾。在英語聽力學習中,由于受母語的影響,學生習慣性地將聽到的語音材料翻譯成中文來理解大意,缺少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從而很難將語音信息轉化成一定的情境,影響反應速度和記憶效果。
3.英語教學中培養聽力策略的建議
3.1培養聽力策略對高一新生的重要性
高一新生面臨新的環境,環境的改變易引起一定的不適感,陌生的環境會使學生產生心理壓抑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就會遇見很多不同于初中的問題。并且,高一新生處于青春期早期,其主要的心理特點為在心理、生理和社交場方面變得接近成人;身體和智力接近成熟,因此,觀察、分析、記憶、想象、注意力和思想都在提高改變。此外,這一時期的學生變得穩定和成熟,自我意識快速發展,盡管有時可以控制和監督自己,但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動機會輕易改變。因此,教師要更留意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培養學生有效的英語聽力策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使用正確有效的聽力策略能教會學生如何捕魚,這樣他們才能在英語聽力理解中做好,并且提高語言理解能力。
3.2培養英語聽力策略的方法
新課程的基本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因此聽力課再也不是簡單地核對答案的聽力測試,老師再也不是課堂的中心。老師應該尊重個體差異,并且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學生。培養策略如下:
制訂計劃策略。在英語聽力過程中,制訂計劃是一個影響聽力練習者的關鍵因素。高中老師應該把英語聽力當做是一個重要的任務,并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指導學生。首先,老師應該認真學習新課標,然后,指導學生了解教科書框架,讓其對課本有詳盡的了解。最后,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一步步地實現目標。
記筆記策略。記筆記意味著學生要在聽力練習中寫下關鍵詞,在聽音過程中善于利用英語特有的呼吸停頓、節奏,抓住有利時機快速記下有用信息。通過筆記即刻調動已有記憶,使音、義、形快速聯系,從而對語篇做出正確的理解,在聽力后總結并寫下中心思想。記筆記的基本原則是記下關鍵信息,運用一些特殊符號簡要傳遞有效信息。這是英語聽力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有助于學生組織信息和保留信息,以便稍后做題時用。
詳細描述策略。這是一種有助于理解和記憶的高級策略,即能把新信息同先前的知識或新信息中的其他思想相聯系的策略。在聽力練習過程中,學習者把新信息同先前的知識相結合。他們不僅能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填補另一信息,而且能通過把新信息與先前的知識類比,推測不熟悉的單詞或詞組的意義。此外,聽力強的學習者還善于運用個人經驗,對新信息做出評論性的判斷。
預測策略。預測在口語理解中是一個關鍵的環節。預測意味著學生沒必要注意每個音節、音位、單詞、短語,他們可以根據題意適時預測,減小記憶負擔。在聽力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題目、材料主題、練習題和相關文章內容采用預測的方法。
推理策略。推理策略是運用已有知識和口語課文中的新信息猜測意義或補充失去概念的策略。在真實的交際環境中,大量信息的獲得,不是靠簡單輸入詞句結構就實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現有知識聯想講話的具體環境和講話者之間的關系等隱含線索。
自我監控策略。在聽一篇口頭課文時,學生都會在聽音中出現注意力瞬間終止的現象。由于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學生對此有不同的態度,聽力強的學生會即刻意識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很快自覺地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聽力材料上;而聽力弱的學生則顧前不顧后,一旦遇到生詞就停止聽音,陷入對生詞的苦思冥想,無法使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所聽的材料上。
4.結語
在老師的正確引導和耐心指導與鼓勵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定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