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王有巍
摘 要:經過這些年的水利工程建設,大江大河治理在我國成效顯著。由于一系列原因中小河流治理未得到重視。該文從管理薄弱,民眾防災意識不強,前期工作滯后,系統規劃及治理任務艱難等方面分析了三江源地區中小河流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三江源地區 ?中小河流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TV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114-02
Explore the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in the Three Rivers area
Gao Qiang ?Wang Youwei
(Hydrology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of Qinghai Province,Xining Qinghai,810000,China)
Abstract:After all these years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jor rivers in the country with remarkable results.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a number of reasons not to get attention. This article from weak managem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is not strong, the preliminary work lag, system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asks difficult, such as the Three Rivers region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small rivers.
Key Words:Three ?Rivers Area;Small Rivers;Issue;Proposal
“三江源”指的是黃河、長江、瀾滄江三條大河的發源地,在國內一直有“中華水塔”之稱,地理位置為北緯31°39′~36°12′、東經89°45′~102°23′,有大小河流約180多條,流域總面積為237957 km2,多年平均總流量為1022.3 m3/s,年總徑流量324.17×108 m3。在歷年治理河流的工作當中,較大河流的治理一直受到重視,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卻相對滯后,目前中小河流治理的現狀是工程質量較差、洪澇災害頻發、治理標準較低。中小河流具有洪水突發性強、漲勢兇猛、洪峰流量大等特點,預防預測是困難的,并且發生頻率高,極易引起泥石流,毀壞村莊和道路。因此,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刻不容緩,非常有必要加快中小河流的監測和治理工作。
1 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刻不容緩
1.1 背景資料及總體思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水利發展十一五規劃” 已將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列入其中。2008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為了加快各地中小河流治理規劃,特別是重點區域的規劃編制,中央將對中西部地區給予適當補助,增加建設投資,改善部分地區河道疏浚工作。2009年“中央1號文件”強調: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加強,大江大河、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工作迫在眉睫,迫切需要建成一批重點項目和大中型水利工程。
1.2 當前形勢
當前,中小河流治理面臨以下形勢。第一,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突發性和頻繁的極端降水事件產生了大洪水,造成了嚴重的水災。第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城鎮規模在河流沿岸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社會財富不斷積累,對中小河流防洪安全不斷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在新形勢下對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將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作為水利建設的重點,加大投入,加快建設步伐,提高防洪控制能力,盡快改善中小河流防洪減災能力,以支撐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1.3 中小河流治理速度緩慢
防洪標準整體嚴重偏低是三江源地區中小河流比較明顯的特點,在山區,河流普遍具有暴漲暴落、泥沙含量大、源短流急的特點,源區防洪設施少、標準低,甚至很多處于不設防狀態,工程建設時間長,年久失修,再加上人為原因,如在河道亂采亂挖,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推入河中,造成河床行洪能力萎縮,增加災害風險,尤其是大洪水情況下,如遇普遍降雨,很可能導致洪災,這些情況對防洪和農村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2 中小河流治理在三江源地區存在的問題
2.1 位置偏遠,氣候惡劣
中小河流大多分布在一些偏遠的山區,海拔高、紫外線強、嚴重缺氧、地理條件復雜、交通不便利是三江源地區中小河流分布的主要特點。該地區發展速度相對緩慢,部分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再加上環境因素的影響,嚴重影響并制約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2.2 前期工作薄弱、缺乏系統規劃
大部分中小河流前期治理工作相當薄弱并且缺乏系統的規劃,部分中小河流的基本情況是未知的,治理任務和目標不是特別清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對于要求越來越高的防汛工作,初步工作已經無法滿足治理河流的需要,難以有效地引導河流的治理和保護工作。
2.3 防洪減災實踐經驗不足
在三江源地區的防洪減災工作中,防汛工作年年進行,但大洪水的出現并沒有規律可尋,時間一長,致使大家存在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容易導致缺乏必要的洪水防御技術和實踐經驗。一旦暴雨和洪水襲擊,往往束手無策,缺乏應對洪災的能力,造成生命和財產的重大損失。
2.4 增強防洪協調能力
很多較小的河流,控制了很大面積的地理區域,氣候條件影響當地的地形,部分地區產生突如其來的暴雨洪水概率很高,干流與支流洪水相遇的可能性很大。目前防洪工程中存在重視干流建設,輕視支流建設的問題。在受到中小河流的長期侵蝕,干流防洪體系缺乏有效保護的情況下,其防洪能力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只有在治理好中小河流的條件下,通過控槽固灘,將河流的主槽擺動情況加以控制,才能保證干流防洪工程的安全,讓其發揮最大的防洪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