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興德
【摘 要】 瀝青砼路面早期破損的成因很多,本文僅從施工、養(yǎng)護管理等環(huán)節(jié),結合本人在天水至讒口二級公路水毀修復工程實踐,對造成瀝青砼路面早期破損的因素進行初步的探析。
【關鍵詞】 瀝青砼路面 ?早期破壞 ?成因 ?防治
1 瀝青砼路面早期破損機理
造成瀝青砼路面早期破壞的根本原因,大的方面有設計、施工環(huán)節(jié)上的原因,也有通車后使用和養(yǎng)護管理方面的原因,但瀝青砼路面早期破壞的直接原因,一般與水有關,破壞大多發(fā)生在春秋雨季,一場大雨,路過車輛加水處或連續(xù)陰雨過后,路面先出現(xiàn)小面積網(wǎng)裂,冒漿、進而翻漿、車轍、松散成坑槽,行車道特別是車輛輪跡處,破損面積較多,破損程度嚴重,可見與車輛嚴重超載有關;破壞經(jīng)常發(fā)生在路面透水嚴重而又排水不暢的路段,可見與路面基層、面層施工的不均勻性及通車后養(yǎng)護排水不及時有關。本人結合國道主干線天水至讒口汽車專用二級公路水毀修復工程監(jiān)理實踐,淺談幾點個人看法。
2 瀝青砼路面的主要水損害及防治措施
瀝青砼路面的水損害破壞,是指瀝青砼路面存在水分的條件下,經(jīng)受交通荷載和溫度脹縮的反復作用,一方面水分逐漸浸入到瀝青與集料的界面上,同時由于水動力的作用,瀝青膜漸漸的從集料表面剝落,并導致集料之間的粘結力喪失而發(fā)生的路面破壞過程。瀝青砼路面按其結構組成及功能可分為面層、基層、底基層和墊層。其中各種結構層具有特定的要求,并起著各自特定的功能,特別要求組成路面結構的各個層次都具有防水功能,并通過完善的路面排水系統(tǒng)來保證。瀝青砼路面的水損害,主要包括地面水損害和地下水損害。
2.1 瀝青砼路面的主要水害表現(xiàn),概括地講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排水不及時直接影響車輛的運營和安全。由于降水形成的路面水,若不能及時排除,則會形成路面水膜,使車輛產(chǎn)生液面滑移,影響正常的運營和安全;車輛高速行駛時,還會在車尾形成車霧,影響駕駛員的行駛視線,引起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2)地面水的下滲會使路面結構層產(chǎn)生各種病害和破壞。地下水下滲后,若未能及時排出,則一部分會沉積在瀝青面層的空隙中,在車輛荷載等反復作用下由下而上滲入到瀝青混合料內(nèi)部,破壞瀝青與集料的粘結;一部分會通過面層下滲至路面基層,造成基層的軟化,隨車輛荷載反復作用破壞,導致路面面層出現(xiàn)裂縫,車轍、坑槽、龜裂、松散、變形、破損和唧漿等多種病害,使瀝青路面過早破壞,在我省的公路建設中,處于國道主干線天水至讒口汽車專用二級公路,路線總長193.814km,該公路于1998年6月開工建設,2001年10月交工使用,路線本身處于濕陷性黃土地區(qū),自2003年以來,連續(xù)降雨且降雨量較大(超過往年1倍以上),使黃土地基和利用黃土填筑的路基含水量急劇增大,土體的粘結性顯著減弱,又由于車輛嚴重超載,致使土體在自重以及外力作用下出現(xiàn)較大的濕陷,另外黃土邊坡受水流沖刷等原因,導致公路沿線多處出現(xiàn)邊坡滑塌,路基水毀、下沉、橋涵斷裂、沉陷、路面開裂(裂縫超過百米)、車轍、松散、坑槽等病害,多次造成交通中斷、社會各界反響強烈,嚴重影響了公路的正常運行。其水害破壞的特征,可概括為四個發(fā)展歷程:1)在開始階段水分浸入瀝青于集料的界面,以水膜或水氣的形式存在,影響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2)在反復荷載作用下,瀝青膜與集料開始剝落;3)漸漸的集料開始松散、掉粒;4)最后形成坑槽、松散、龜裂等病害。針對在天水至讒口公路水毀修復工程,現(xiàn)場維修施工中,處于濕陷性黃土地區(qū)不良地質(zhì)、降雨嚴重的條件下,一旦半剛性基層損壞,即導致瀝青面層各層間結合不良,就可能降低路面結構層的整體功能和抗彎拉應力,導致面層開裂。
2.2 瀝青砼路面水害的防治措施
(1)防止水損害,可通過以下途徑來解決:1)路面水的排除通過有效的排除,減少和堵截路面水源的浸入;2)層間排除通過盡快疏導,減少和排除路面間的滯水,從而防止或減少水分進入瀝青混合料內(nèi)部,并不致浸入到瀝青與集料的界面中去;3)提高粘結力通過提高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提高集料之間的粘結力。
(2)綜合以上解決途徑,其具體的防治對策如下:1)采用適宜的路面橫坡設計。路面橫坡設計應既保證快速排水又確保行車安全。公路瀝青路面橫坡應﹤2%;當為軟土地基時,橫坡應適當加大為 ? 2.5%-3%。2)完善路面外部排水設施。不管是直線路段還是曲線超高路段,均應設置完善的縱、橫向排水設施,以及時有效的將地面水排除路基外。3)增設路面內(nèi)部排水系統(tǒng)設計。在路肩處設置排水系統(tǒng),以利路面下滲水及時排出,即可在路肩內(nèi)填筑透水性材料,布設反濾層,設置縱向集水溝和集水管以及橫向排水管等排水系統(tǒng),及時將下滲水排出。在路面結構內(nèi)設置透水性基層和墊層。即基層和墊層采用高透水材料進行填筑,充分利用其透水性,將滲入路面層結構內(nèi)的水文先經(jīng)豎向滲流進入透水層后,在橫向滲流通過全寬式透水基層排出路基外。
(3)總之,瀝青砼路面的水損害來源于瀝青膜從集料表面的剝離,預防水害的關鍵在于:1)防止和減少水分進入瀝青混合料內(nèi)部,不使水進入到瀝青與集料的界面中去,方法包括使用良好的集料,采用適當?shù)幕旌狭霞壟洌瑴p小空隙率。2)提高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提高集料間的粘結力。方法為摻加適量的抗剝落劑,促使集料表面更加濕潤,從而使瀝青與集料之間的粘性增加。
3 瀝青砼路面裂縫
瀝青砼路面裂縫是公路諸多病害中危害較為嚴重的一種頑癥,也是路面早期損壞的一種通病。瀝青砼路面的縱、橫裂縫及車轍如不及時處理,將造成路面水下滲,降低路面承載力,產(chǎn)生唧泥使瀝青砼剝落,嚴重影響公路的使用功能,致使瀝青砼路面過早的損壞。
3.1 造成路面裂縫的原因
瀝青與砂石材料形成的面層在建成后和使用過程中受環(huán)境和基層的影響,漸漸地喪失粘結力,從而降低路面抗剪和抗拉能力,導致裂縫的產(chǎn)生和擴延。endprint
普遍認為裂縫的產(chǎn)生是自基層裂縫向上擴展的結果,稱之為反射裂縫,但也普遍認為裂縫通常是從瀝青路面外露表面開始,向下擴展與基層裂縫連接,向外延伸形成縱、橫、網(wǎng)裂的;此外,填筑的路基不密實,軟土地基處理不當,導致基層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降,形成路面開裂;橋梁,涵洞等構造物連接處,因結構性質(zhì)變化或施工不當造成路面開裂,這些裂縫的防治是提高工程質(zhì)量,通常要研究改進局部處理措施得以解決。
3.2 瀝青砼路面裂縫的預防、治理
瀝青砼路面裂縫產(chǎn)生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它的防治自然就成為一個綜合治理的問題。僅依靠常規(guī)的維修法,進行表層處理,薄層封面等,依舊利用原材料和技術工藝,只能是治表不治本,采取大面積重新翻修,既不經(jīng)濟又力量不及,因此,需要對瀝青路面裂縫進行綜合性治理,修筑防裂路面,進行裂縫病害的預防和治理。常用的修補方法:
(1) 油法。在深秋冬末季節(jié),將縱、橫裂縫清掃干凈,用油壺灌入加熱的瀝青,是一種使用多年的方法,但常出現(xiàn)澆灌的瀝青,油涼后進入不到裂縫深處,與冷的舊路面粘結前就輕易被車輪帶走。因此,開發(fā)出乳化瀝青進行灌縫處理,效果較理想;有的在灌油前,將裂縫壁加熱至粘性狀態(tài)后再將瀝青油或瀝青砂漿噴抹到縫中,最后在縫口表面撒布熱砂或石屑加以保護;細小成熟的裂縫,則用盤式銑刀進行擴寬,再做處理。近年來,研制的一種合成橡膠填縫材料,可在高于4℃的溫度下使用,施工時,只需用瓶子盛裝,將填縫料灌入裂縫,30分鐘內(nèi)即可恢復交通。在天讒公路的修補施工過程中尤為可見,具有很強的密封性,防止雨水滲入,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2)漿、銑刨舊路面重新罩面法。主要針對天水至讒口公路水毀修復工程施工監(jiān)理過程中,因路基的沉陷,對路面基層產(chǎn)生破壞,使路面直接破損(出現(xiàn)裂縫、坑槽、車轍等),對于路面基層破損嚴重地段,進行了挖除舊面層切割基層重新處理的措施;對于沉陷嚴重且裂縫較長、寬的路段采用先銑刨舊路面,然后沿裂縫切割舊路面,清除裂縫內(nèi)的殘渣,采用M10砂漿塞縫,并預埋PVC管,鋪設土工玻纖網(wǎng)(調(diào)平層厚小于15cm)或冷拔鋼絲網(wǎng)(調(diào)平層厚大于15cm),再采用細粒式瀝青碎石調(diào)平后,在預埋PVC管內(nèi)注入水泥玻璃漿,最后清掃殘渣,撒布粘油層,鋪筑3cm厚瀝青混合料罩面。
導致瀝青砼路面產(chǎn)生裂縫的原因,總體可以認為外部因素有溫度應力,車輛荷載、水毀及陽光、水分、空氣的老化作用,其中以溫度應力為主導作用。內(nèi)部因素為材料本身的受拉疲勞,受拉屈服,以及施工不當留下的缺陷。
4 瀝青砼路面車轍
車轍是瀝青砼路面早期破損的頑癥之一,尤其近年來,隨著公路交通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交通量的迅速增長,超載車輛嚴重,致使車轍發(fā)展的速度是隨著荷載作用次數(shù)增加而逐年增大的,一般車道外側(cè)比內(nèi)側(cè)大。
4.1 造成路面車轍的原因
車轍主要是瀝青面層受交通荷載二次壓實作用,蠕變產(chǎn)生,半剛性基層幾乎不可壓縮,還有瀝青混合料的影響和交通條件,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瀝青混合料面層在高溫條件下,由于車輪反復碾壓,產(chǎn)生橫向剪切流動,造成車轍,這種車轍一方面車輪作用部位下凹,另一方面車輪作用甚少的車道兩側(cè)反而向上隆起,在彎道處還明顯向外推擠,車道線或停車線因此可能成為變形的曲線。另外在施工過程中,用油偏多,瀝青稠度偏低,礦料級配中細料過多,礦粉摻量過大也會產(chǎn)生車轍。
4.2 瀝青砼路面車轍的預防、治理措施
通常條件下瀝青砼路面的車轍,是指流動性車轍,為預防車轍,必須從開發(fā)抗車轍能力強的瀝青混合料和改進施工工藝兩方面入手。其具體的預防措施有:
(1)提高瀝青混合料的抗車轍能力。瀝青混合料是一種粘彈性材料,在高溫條件下,粘性因素起主導作用,而車轍與瀝青的粘度直接相關,因此,在設計中可選用高粘度瀝青摻加各種瀝青改性劑。
(2)在施工過程中合理調(diào)整集料級配,嚴格控制瀝青用量,采用適當?shù)臑r青混合料配比。
(3)在瀝青中摻加橡膠或樹脂以改善瀝青的感溫性,或摻加吸油材料,改善瀝青混合料的流動性。
(4)在車道表面因車輛行駛推移而發(fā)生的車轍,或路面受橫向推擠而成的橫向坡形車轍,應將其出現(xiàn)的車轍,面層切削或銑刨清除,然后重鋪瀝青面層。
(5)因面層與基層間有不穩(wěn)定的夾層而形成的車轍,將其面層挖除,清除夾層后,重鋪面層;由于基層強度不足,水穩(wěn)性能不好,使基層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車轍,應先處治基層,而后修補面層。
另外,超、重載運輸問題是導致路面早期破壞、縮短路面設計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各管理部門加大力度,禁阻超載車輛行駛。
5 結語
綜上所述,瀝青砼路面早期破壞,不僅與設計、施工等路面形成前的環(huán)節(jié)有關,而且與路面形成后的使用、養(yǎng)護和管理聯(lián)系緊密。因此,要消除瀝青砼路面早期破壞這一質(zhì)量通病,延長瀝青路面的使用周期,提高投資效益,需要從設計、施工、監(jiān)理、養(yǎng)護管理各方主體各負其責,分頭把關,按照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結合工程實際,嚴格履行各自職能,相信這一頑癥一定會得到根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