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夏前龍
通過修路、挖井,以及實施人才扶貧等措施,烏魯木齊石化努力讓貧困地區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這條公路的通車聚積了6個村的民心。烏石化真心實意幫扶我們脫貧,老百姓都記在心里?!?/p>
5月7日,是罕南力克鎮諾古特村村民喜慶和難忘的日子。這天,由烏石化公司協調新疆自治區相關部門和疏勒縣交通局建設的連接5個貧困村的18公里鄉村公路正式通車了。
“我在這里生活了70多年,今天終于盼到了公路修到了家門口?!痹跉g慶公路通車的人群中,一位名叫馬木提·烏素爾的維吾爾族老人激動地說。
罕南力克鎮是喀什地區疏勒縣的貧困鎮。這個鎮有22個村。其中,諾古特村有160戶,居住人口683人。長期以來,這里的村民以種植棉花、玉米等農作物和養殖牛羊為主。由于受到土地資源、自然環境、守舊的生產經營觀念和道路交通不便的束縛,這里的農業經濟發展嚴重滯后。
昔日的諾古特村村民出行難。一條土路通往村外,晴天揚灰路,雨天水泥路,刮風揚起的塵土使人眼睛都睜不開。這給來過這里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現代生活信息的傳遞,世代生活在這里的村民們急切盼望著能有一天建起一條通往外界的柏油公路。
為了幫助村民擺脫貧困,中國石油烏石化公司在定點幫扶工作中,把急當地人民群眾所急,幫當地人民群眾所需,作為“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實實在在行動。
2013年,經過對當地公路建設情況的充分調研,烏石化公司積極協調自治區相關部門在罕南力克鎮建設一條村級公路的方案得到了該部門的大力支持。
“村里要建公路了?!?2013年7月的一天,當罕南力克鎮諾古特村村民得知這一消息后,他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興奮。在村委會院子里,紛紛趕來的村民們用歡快的麥西來甫抒發著他們內心的激情。其中,一位已年逾80歲的維吾爾族老藝人也激動地和年輕人一起跳起了舞蹈,并以自編自唱的方式表達鄉親們對修路的期盼。
建成一條路,等同打開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門。在歡樂的人群里,6村3組的一位60多歲維吾爾族婦女,流著感激的淚對前來調研扶貧工作的烏石化公司黨委書記劉繼遠說,她的愿望就是在離開這個世界前能看到公路建成通車。
5月7日,諾古特村全體村民期盼已久的柏油公路正式通車了。當記者在村里見到這位婦女時,她的臉上布滿喜色,說話中透著激動的顫音。通過公司住村干部艾則孜·凱薩爾的翻譯,我們知道她說的話是,“感謝共產黨,感謝習近平,感謝為村里修路的人?!?/p>
罕南力克鎮黨委書記曲海林深有感觸地說:“這條公路的通車聚積了6個村的民心。烏石化真心實意幫扶我們脫貧,老百姓都記在心里。村民們說的最樸實的一句話,烏石化為我們付出的是真金白銀?!?/p>
罕南力克鎮村級公路建成通車,僅是烏石化公司扶貧幫困工作的一個縮影。疏勒縣縣委書記董建說:“烏石化在扶貧工作中傾注著真心真情。幫扶貧困鄉鎮和村民,就像關心自己的企業和員工一樣?!?/p>
烏石化公司2004年以來擔負著疏勒縣英爾力克鄉和罕南力克鎮8個貧困村及闊納巴扎社區的幫扶工作。在長達10年的定點扶貧幫困中,始終堅持用真心真情為幫扶對象排憂解難,并與定點扶貧單位的各族干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今年3月,新疆啟動20萬干部下基層“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以來,由副總經理陳禮軍帶領的住村工作組深入諾古特村的田間地頭與村民一起勞動交朋友,走訪村民家庭傾聽群眾所思、所憂、所盼。兩個月期間,他們訪遍了諾古特全村村民。通過調查,住村工作組對每戶村民家庭主要經濟收入構成、存在的困難和村民想什么有了詳細的了解。
在扶貧工作中,烏石化住村工作組迅速完成了從企業工作到農村工作的角色轉換。他們尊重村民鄉俗,參與調解村民家庭糾紛,關心看望生病群眾,參加村里農田滴灌和西瓜薄膜鋪設等勞動;在村民中倡議科學種田、依法信教、民族團結、文明新風等,并在村委會醒目位置公開駐村工作人員姓名、職務、電話和工作職責,便于村民聯系和監督。
春耕時節,罕南力克鎮推廣節水節肥新技術。由于初次實行,村民思想上普遍存有疑慮。為配合當地推廣新技術,引導當地村民科學種田,烏石化住村工作組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把急需的4噸化肥很快送到了村民的手中。村民阿不都外力說:“感謝烏石化公司和住村干部。我一定在黨的政策引導下,好好種地,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5月,南疆農業早已進入忙碌的季節。為了深入了解扶貧進展情況,公司黨委書記劉繼遠又一次遠赴千里之外的喀什疏勒縣罕南力克鎮。短短的一天里,村民的田間地頭、牛欄羊圈、菜窖房舍、困難家庭都留下了他的腳印。
調研中,根據當地村民畜牧養殖和種植白菜的情況,劉繼遠與諾古特村兩委成員座談,建議村干部要在發展集體經濟上下功夫,引導村民打破一家一戶的種植和養殖守舊做法,并指導當地在發展集體經濟時,積極主動地走出去進行市場調查,充分發揮種植和冬儲白菜的傳統農業技術,通過集中冬儲、集中銷售形成規模,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20年來,公司扶貧點從南到北,遍及了新疆柯坪、疏勒、皮山、洛甫、木壘、福海、托里、青河8個縣。選派數十名干部,投入千萬元資金,幫助貧困鄉鎮建設抗震安居工程、鄉鎮衛生院、希望小學、電站、文化活動站等設施。公司還通過調訓、委培等方式,實施人才扶貧,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 一條路的變遷史。 供圖/夏前龍
阿拉甫鄉是距離疏勒縣城最遠的一個鄉,地處沙漠邊緣,年降水量稀少。因缺水,可耕面積逐漸減少,農民不僅播種后缺水澆地,而且生活用水都成問題。為了改變這一惡劣狀況,1996年烏石化公司投資45萬元為這個鄉打了兩口深水井,修建了一段防滲渠,基本解決了當地農民生活用水和農田澆地難的問題。據當地領導介紹,推廣打井灌溉技術和防滲渠后,鄉里的耕地面積不斷擴大,目前農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已逐步得到了解決。
2004年以來,烏石化為疏勒縣罕南力克鎮、英爾力克鄉援建了諸多經濟發展項目。10年間累計投資達500余萬元,先后援建了900畝高新節水工程、200平方米科技文化站、2所雙語幼兒園、紅棗杏干加工廠、精品葡萄種植培訓示范園、社區醫務室等。同時,每逢古爾邦節之際,公司積極為貧困戶群眾送去大米、清油、面粉等生活物資,表示一份關愛和慰問。2006年還投入專項資金,幫助定點扶貧鄉的困難家庭建立了農合醫保,為當地脫貧致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年來,烏石化公司扶貧幫困工作始終沒有停歇。黨委書記劉繼遠說:“作為中國石油駐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于密切黨群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們將一如既往做好這項工作,為新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貢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