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 作者:楊興東
近日,數千名大慶油田職工及其親屬到大慶油田公司門前聚集,抗議公司改變職工大學畢業子女包分配制度。在當前最難就業的時期,卻有人強烈要求“包分配”,由此引發了媒體的廣泛熱議。有聲音表示,除非石油行業不需要真正的人才,否則子女包分配對現代企業發展而言無異于一個頑疾。也有聲音表示,建立現代企業用工制度,“包分配”制度必須徹底改革和打破。但是,應當設置一個緩沖期,讓為油田奉獻一輩子的油田老職工在心理上有一個理解和接受的過渡期,逐步消化。
●供圖/CFP
除非石油行業不需要真正的人才,否則子女包分配對現代企業發展而言無異于一個頑疾。
打破任人唯親,對企業是好事,而對那些無緣內部崗位的子弟也不是壞事—沒有鐵飯碗的依靠,這些青年們主動去嘗試其他人生發展的可能。但是,無論如何,大慶油田向“包分配”的歷史遺留問題開刀,畢竟是個進步。
—2014年5月20日 來源:觀察家 作者:舒圣祥
前車之鑒,可以為師。在大慶改革用人制度之前,早有許多地市級國企走過了這一步。當頂班接替甚至企業自身成為歷史時,既無一技之長也無進取之心的“繼承者”,其后的日子往往是最慘的。
大慶招工改革中的“繼承者”問題必須重視,因為大慶雖小卻五臟俱全。管窺大慶,或許可以看到其他國企改革的一些情況。從全國范圍來看,“繼承者”的問題又何止大慶所面臨?大慶此番開了一個頭,可以提供更好的經驗借鑒。但以現實而論,這樣的改革已是避無可避。
—2014年5月22日 來源:鄭州
大慶是一座完全以石油為導向的城市,大慶油田讓中國摘掉了頭頂上的“貧油帽”,改寫了中國石油歷史,使得石油成為所有大慶人的驕傲和自豪。正是在這種思想教育之下,在很多大慶人心中,尤其是在油田子弟心中,大學畢業后從事石油領域工作,接過父輩手中的抽油機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一種文化和工作的傳承,而不是享受特權,更不是開后門。
當然,無論如何,像大慶油田這樣的國有企業,必須堅定市場化改革步伐,建立現代企業用工制度,“包分配”制度必須徹底改革和打破。但是,應當設置一個緩沖期,讓為油田奉獻一輩子的油田老職工在心理上有一個理解和接受的過渡期,逐步消化。
—2014年5月22日 來源:大江時評 作者:何勇
破除“就業拼爹”,最重要的是要從制度層面著手,修改和完善當前社會中不合理的規則。具體到實踐上,一方面可以通過收入分配政策的調整,盡量做到社會福利等待遇的平衡。當石油工人不再是香餑餑,而只是普通的工作時,吸引力自然會減少。另一方面,外單位對石油工人子女聘用上不妨多一些政策性傾斜。如此,必然會有更多有志青年走向外面的世界,從而通過自己的奮斗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2014年5月21日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晴川
當大慶油田的職工們打著“奮斗”、“奉獻”的旗號只求子女得到一份被安排好的工作時,我們感到的是,那個以王進喜精神為標志的激情奉獻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現代人對不勞而獲和特殊權利的追逐,以這樣的心態進入企業著實讓人為國企的前途擔憂。公平就業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利,國企中的“用人唯親”現象急需靠體制的改革和法律的完善來消除。這個過程雖然會有“陣痛”,但是無論對社會公平、企業前途和法制環境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
—2014年5月21日 來源:新華網 作者:周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