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福馨 李立 陳晨偉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
魚為什么能夠在水里存活?
因為魚能夠通過鰓把溶解在水里的氧(叫溶氧)分離出來供魚呼吸。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能夠從水里分離溶氧的膜,稱為“人工腮”。此外,還研制出了一種氧合膜,用于制造“人工肺”,攝取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這種方法可以用于控氧包裝新材料開發,應用于飲料包裝。
飲料的包裝材料主要有塑料瓶、金屬罐、玻璃瓶、紙盒、塑料袋等幾種包裝形式。
與傳統的飲料包裝材料相比,控氧包裝材料可以降低包裝內的氧氣含量及飲料中的溶解氧含量,進一步使包裝內部形成無氧環境,延緩飲料的褐變和風味的改變。

飲料,大都是pH值在6.5~7.5之間的中性飲料,而且飲料中水分的含量往往高達80%甚至90%以上,這給氧氣產生氧化和微生物生長繁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飲料經常出現分層,氧化、腐敗等等變質,主要是由氧氣和微生物引起的。
以蛋白質飲料(如:甜牛奶、杏仁奶、花生奶、核桃奶等 )為例:本身就是優良的微生物培養基。
消除包裝飲料中的氧氣成為飲料品質保護的重要措施。

食品和飲料產品允許最大吸氧量(mg/g——每克產品中的含氧量)啤酒 0.001-0.004葡萄酒 0.003果汁飲料 0.02蘇打飲料 0.04咖啡 0.11奶酪 0.42牛奶和類似產品如調味料、肉制品、蔬菜和干果 0.015
吸氧型阻隔性包裝薄膜,也稱脫氧型阻隔性包裝薄膜或除氧型阻隔性包裝薄膜,或者活性阻隔性包裝薄膜。
吸氧型阻隔性包裝薄膜是吸氧性塑料和阻隔性塑料的巧妙組合,而且具有很大的潛在市場。


新型吸氧包裝材料高效、安全,可以結合真空包裝和氣調包裝技術,延長吸氧包裝材料達到吸氧飽和的時間,能更好地延長食品保質期,提高食品的保存質量。

多層溶氧塑料大都由3層或5層構成,外層為氣體阻隔層,用以阻止外部氣體向內滲透;中問層為溶氧層,由改性后具有溶氧功能的樹酯與其它樹酯的共混物構成;內層為氣體滲透層,其主要作用是將被包裝物與溶氧層隔開。
包裝材料的溶氧層能有效將被包裝的飲料中的氧氣去除,使溶氧層形成長效吸氧狀態。

可應用于含脂飲料,如:豆奶、牛奶等飲料的包裝中。

單向濾氧包裝材料是一種在加工過程中經過特殊處理,使氧氣只能單方向濾過的材料,若研發出此種材料應用在飲料包裝中,可有效去除飲料包裝瓶或包裝袋中間隙及飲料本身所含有的氧。

途徑:
在膜中添加能夠調節包裝內微環境的物質。
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來調節內微環境。
調節包裝內氧氣的含量實現其抗氧化功能。
通過改性使塑料包裝薄膜具有對不同氣體實現選擇性的保留或抑制。這是因為不同的氣體分子直徑是不一樣的。N2直徑為0.364、 O2直徑為0.346、CO2直徑為0.33。
改性目的:最大限度的阻隔氮氣(N2),而讓氧氣(O2)、氨氣從包裝內部透過而排出,最終達到抗氧化保鮮保色的效果。
將常用的塑料包裝樹脂進行改性。

圖:塑料包裝改性樹脂
這種塑料包裝樹脂成分主要為PET和PE與PP, 對 于PE透氣性比較好,PET 阻 隔性好,但阻隔性好的PET會使氧氣和氨氣(腐敗氣體)也阻止在包裝內,從而導致包裝內的食品飲料品質腐爛 ,因此 也需對PET部分進行改性。
改性的技術方法:主要是利用電子沖擊波對PET樹脂處理,使之內部分子距離加大,從而使氨氣和氧氣得以排出。特別是形成單向閥。

圖:自行研制的涂布流延設備

圖:擠出吹塑設備
1、研究獲得了具有“分子篩”功能的塑料包裝薄膜和單向呼吸的功能塑料包裝薄膜。
2、將上述功能塑料包裝薄膜用于易氧化生鮮食品包裝,很好地延長生鮮食品的貨架期,例如大閘蟹、鮮肉、金針菇類等。
3、新型功能塑料包裝材料,可以降低食品添加劑用量或者取代飲料中的抗氧化劑,確保食品安全。

圖:203-305的肉品保鮮效果

圖:112-305的肉品保鮮效果

圖:112-305的肉品保鮮效果(保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