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止敬
藕生于污泥,一塵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自古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宋代文人周敦頤的《愛蓮說》,流傳至今,依然膾炙人口。
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藕是蔬菜中抗氧化活性最強的,其總多酚及總類黃酮含量也是最高的,它們都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類黃酮還有抑制癌細胞作用?!侗静菥V目》稱藕為靈根,是祛痰生新之品,有解渴、醒酒、止血、散瘀等功效。
生寒熟溫
藕的吃法很多,煎炒烹炸都可以,但生吃和熟吃的作用完全不一樣。
生藕性涼,降溫去火,既可單獨做菜,也可做其他菜的配料。取潔凈嫩藕,擦成藕泥,用紗布包上濾汁,加入砂糖,冷開水調勻后飲用,可清心潤肺。
如果把藕蒸熟,其藥性則由涼變溫,失去了散淤清熱功能,增加了滋補胃陰的作用。熟藕對于脾胃虛弱的人,特別是老年人大有裨益。如蓮藕燉排骨湯,就是最常見的食用方法,可健胃養脾。
藕是良藥
藕是祛瘀生津之品,秋天多吃蓮藕養脾胃。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調中開胃,益血補髓,安神健腦,延年益壽。將鮮藕搗汁飲服,可治鼻出血;若用開水沖服,還能防治急性腸胃炎。相傳宋孝宗曾患痢疾,宮人于藥肆中遇一郎中,他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召郎中入宮診治。這位郎中認為其是吃了螃蟹中毒,命取鮮藕搗爛,以熱酒中飲,數劑后沉疴立愈。
蓮藕的含糖量不算很高,又含有大量維生素C和食物纖維,對肝病、便秘、糖尿病等一切有虛弱之癥的人都有益。
冬藕可補肺、入腎、養血,為老幼體虛者的理想溫補營養品。用冬藕入湯,可配點綠豆一起煲,去其溫燥;用來涮火鍋,可與性寒涼的青菜配搭來吃,寒溫互補,比較適中。因為藕性溫燥滋補,較難消化,做菜時可加點醋一起食用。老藕削去藕節,刮皮洗凈,糯米淘洗干凈,灌入藕孔內,放入鍋內蒸煮熟透,可消暑。在藕節內灌花生米,中火煮至藕酥熟,以白糖佐食,治高血壓、心血管病。
許多人吃藕會把藕節丟棄,其實可入藥治療常見病。將藕節炮制成藕節炭,性平甘澀,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治咯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等。煮湯時加入藕節,對一些關節不舒服的老年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民間多用藕節6~7個,搗爛加適量紅糖煎服,用于止血,收效顯著。
女不離藕
常言道:“男不離韭,女不離藕。”產婦忌食冷物,唯獨可吃藕,分娩1周后吃藕可以逐淤。女性易患月經病、血崩、產后惡露不凈等癥,由于藕有“涼血養血、利水通經”之效,所以女士更宜適當多食。女性之所以痛經,根本病理機制是“氣血不通”,而“不通則痛”,故痛經的女性也不妨多吃點藕來緩解不適。
如患急性乳腺炎,可取藕節60克,蒲公英50克,加水適量煎煮,濾取2次藥液,混勻即成。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溫馨提示:切開藕后防變色
鮮藕切開和去皮后,暴露在空氣中就變成褐色,這是單寧起的作用。為防止變色,可將去皮切開的藕放在清水或淡鹽水中浸泡,使其與空氣隔絕,就可防止氧化變色。煮藕時切忌用鐵鍋,以砂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