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自動駕駛技術是近期媒體經常報道的熱點。無可否認,真正實現自動駕駛還很遙遠,但并不影響零部件企業搶占未來市場的步伐,輔助駕駛系統技術的角逐因此率先打響,為“零事故”愿景邁出重要一步。
“零事故”愿景邁出重要一步
“不要指望坐在駕駛座上睡著覺就能到達目的地,自動駕駛車離商業化仍然很遙遠。”雷諾日產聯盟CEO卡洛斯·戈恩認為,相比自動駕駛車,目前那些先進的輔助駕駛技術在未來5?10年更可能流行,例如自動泊車、變道輔助、自動剎車等。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部門統計,我國道路交通事故中,營運客車、貨車是特大事故發生的主要車型,占比為72.75%,車輛駕駛行為造成的交通事故占總數的87.40%。
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事業部總裁 GerhardSteiger 認為,輔助駕駛系統的研發是有效降低交通傷亡、實現‘零事故駕乘愿景的重要步驟。
正因為如此,歐盟新車碰撞測試已將預測性緊急制動系統和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列入新評分標準中,進而提高了這兩個系統的配備率。
博世針對2013年德國新登記注冊的各類別主要車型配置的研究顯示:在295萬輛新注冊車輛中,近四分之一配備了駕駛員疲勞探測系統,能夠在駕駛員疲勞駕駛并可能導致事故前向其發出警告。這使得駕駛員疲勞探測成為新車中配備率最高的駕駛員輔助功能。在長時間駕駛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聲音警告或儀表盤中顯示的咖啡杯圖標提醒駕駛員休息。德爾福硅谷實驗室主任和自動駕駛系統全球業務總監JohnAbsmeier說:“目前已經有很多汽車生產廠商開始采購應用駕駛員狀態監測系統。”
本田北美R&D研發部總裁FrankPalunch表示,為建立“零撞擊社會”,本田努力研制在主動安全、智能及自動化車輛駕駛技術方面的發明創新。
一直以來主打安全牌的沃爾沃,更是將“零事故”當作其終極追求。
零部件企業超前研發
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偉世通、大陸、德爾福等早在主動安全、輔助駕駛等領域做足了準備。博世、德爾福等零部件企業已經研發出能夠自行切換自動、手動駕駛模式的裝置。也就是說,當你想自己體驗駕駛樂趣時,就可以自己駕駛;當你想在車上處理個人事務時,汽車可以自動駕駛。這樣,未來的自動駕駛既不影響人們的駕駛樂趣,也能節省時間,更為關鍵的是能夠帶來“零事故”的汽車社會。
博世等零部件供應商在輔助駕駛技術領域的研發較為領先。據悉,博世擁有豐富的產品系列,包括攝像頭、雷達,還擁有具備起停功能的自適應巡航系統、車道保持系統、自動泊車、遙控泊車等最新的主動安全技術。電裝于2014年7月公開演示了先進駕駛輔助(ADAS)技術的公路試驗。8月,大陸集團發布了一款名為AR-HUD的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器。該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器通過內部特殊設計的光學系統將圖像信息精確地結合于實際交通路況中,從而擴展了或者 說增強了駕駛者對于實際駕駛環境的感知。德爾福今年就推出了能夠實時判斷駕駛員是否滿足自動駕駛模式轉手動駕駛模式的裝置。
防碰撞傳感器市場潛力巨大
無論是輔助駕駛系統還是自動駕駛技術,全面實現還尚需時日,但號稱汽車眼睛的防碰撞傳感器已經迎來了巨大的需求,這一市場的規模到2020年有望達到百億美元的級別。
根據IHS Automotive的預測,今年全球防碰撞傳感器的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39.4億美元,而到2020年,這一市場的規模預計將激增至99億美元。
上述防碰撞傳感器包含四類傳感器,分別為雷達、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以及激光傳感器。目前各車企應用最多的防碰撞傳感器是雷達與攝像頭,兩有機構預測,今年全球市場雷達與攝像頭的銷售額預計將分別達到16.2億和12.8億美元,超聲波傳感器的銷售額預計也將達到9.9億美元,而激光傳感器目前應用范圍仍然較窄,但潛力巨大,今年的銷售額規模預計將達到5.200萬美元。
從未來幾年的增長預期來看,雷達與攝像頭增長潛力都十分巨大,到2020年的銷售額有望分別倍增至43.8億與39.3億美元;超聲波傳感器增長潛力相對較小,市場規模到2020年預計將從今年的9.9億美元攀升至14.1億美元。
此外,激光雷達市場的增長勢頭更加迅猛,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完善,這一市場的規模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1.85億美元。
汽車零部件
發達國家安全輔助駕駛研究發展動態安全輔助駕駛研究近幾年在世界各國都得到了普遍的重視,而且各個國家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對安全輔助駕駛研究的內容及目標也做了不同的規定。
日本人認為,司機的人為局限性及操作失誤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只有完全排除司機的人為因素,才能徹底根除交通事故的隱患。所以,日本人研究安全輔助駕駛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無人駕駛。
德國人研究安全輔助駕駛的目的,僅僅是增加司機駕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從而減輕司機的工作負擔,減少因司機的失誤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所以,他們將安全輔助駕駛系統僅看作是司機的一個有效及可靠的工具。德國的安全輔助駕駛研究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向前行進控制系統、導航系統、交通信息通道系統和緊急呼救系統。
美國人認為,美國90%的交通事故是因為司機的人為因素引發的,而交通擁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另一個致命因素。所以,他們決定以全自動高速公路上的無人駕駛車隊來解決交通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