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84年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經走過30年的歷程。30年來,從第一輛桑塔納下線,到成功完成桑塔納國產化;從新帕薩特的研發到首款自主研發車型朗逸的成功……上海大眾汽車在探索汽車合資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條從引進吸收、聯合開發到自主研發的創新道路,為合資合作提供了諸多值得借鑒的發展模式。
上海大眾汽車的30年是中國汽車合資合作的一個縮影,30年來,上海大眾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茁壯成長,也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風雨歷程。通過這30年崢嶸歲月留下了一大批珍貴歷史影像、物件、史料。為向社會展示汽車行業歷史變遷,讓民眾了解企業發展和技術進步,9月26日—12月31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北京汽車博物館和上海大眾汽車承辦的“見證親歷 與卓越同行——從上海大眾汽車30年看中國汽車合資合作30年”專題展覽在北京汽車博物館正式開展。
本次展覽以北京汽車博物館為展覽平臺,以“上海大眾30年”的卓越發展歷程為主線,集中展示了上海大眾汽車30年來在科技創新、汽車科普教育、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卓越貢獻。展區中,大型立體電子書、立體插畫、時光縮影機觸摸屏、透明發光的玻璃車模墻以及上海大眾汽車特意為展覽提供的一些珍貴檔案悉數亮相,激發了觀眾的懷舊熱潮,打開了一扇讓觀眾了解關于上海大眾的發展歷程、關于中國汽車合資合作的重要窗口。
“這次展覽僅是以上海大眾汽車為例來看中國汽車合資合作30年,一個展覽不大可能把30年來的變化表現得面面俱到,但它一定能夠引發一些人的思考,看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介紹。
1.步入博物館二樓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本可通過體感方式翻閱的大型立體電子書。電子書從企業文化、工藝設備、質量管理、開發能力、人力資源和社會責任等方面對上海大眾進行了全景式介紹。
2.信步向前,是記錄上海大眾汽車30年發展歷程的展區。展區利用插畫和實體相結合的方式,以具有代表性的產品下線時間為線索,通過第一輛桑塔納到第11111111輛轎車正式下線的生動記錄,向大家展示上海大眾汽車的跨越式發展。
4.通過時光縮影機觸摸屏,觀眾可以通過手指在屏幕上上下滑動,來找尋相應的歷史階段那些令人難忘的珍貴歷史照片。
3.在這個展區還有一面車模墻,擺放著上海大眾汽車歷年生產的各款車型的等比例縮小車模。這些車模與縱貫整個博物館內部空間的實車展示相互呼應,營造了一種歷史與現實同時空回應的奇幻觀感。
5.1984年上海大眾汽車合營合同復本、桑塔納最早的國產化零件等一大批珍貴的歷史文獻和物件。
6.在社會責任展區,觀眾可以通過《上海大眾汽車2012-2013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系統了解企業在節能環保、社會公益等方面做出的努力。這一部分的展示,將成果的呈現與教育、科技普及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