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聽到單獨二胎的政策我的心里好一陣激動。我是獨生女,沒有兄弟姐妹,從小就一個人。而老公兄妹二人,我一直都很羨慕他們兄妹間的那份手足之情,尤其是老公上次生病住院,小姑子跟在后面忙前忙后,幫著一起陪夜照顧,減輕了我不少的負擔。從那時起,我就想如果有機會一定再生一個寶寶,這樣能讓女兒恬恬有個伴兒,也讓她的人生多一份親情的體驗。
那天,我和恬恬一起看電視,電視里正做嬰兒尿不濕的廣告。看著廣告里那個可愛的寶寶,我忍不住母性大發,對恬恬說:“媽媽再給你生個小弟弟、小妹妹好不好?”我本以為她會歡天喜地地答應,沒想到恬恬居然把小嘴一撅:“我才不要小弟弟小妹妹呢。”“你為什么不要小弟弟小妹妹?”我驚訝地問她。恬恬平時性格乖巧,和小朋友也都相處得很友好,我想當然地覺得她會喜歡再有一個小弟弟小妹妹的陪伴。恬恬想了想,很認真地回答:“有了弟弟妹妹,媽媽就不會喜歡我了。”這一下我更驚訝了,想不到孩子小小的腦袋里,居然會藏著這樣的想法。看來以前我想得太簡單了,生二寶不是我和老公就能隨隨便便決定的事,還要考慮到大寶的感受。
我本想對恬恬說“有了弟弟妹妹,媽媽還是會一樣愛你”,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恬恬還只有5歲,如果硬要和她講道理,她肯定一時無法接受。看來,要讓恬恬接受生活中再多一個弟弟妹妹,還需要一個過程。
恬恬有一個芭比娃娃,是她過生日時我送給她的生日禮物,也是她最心愛的玩具。每天晚上,她都要和芭比娃娃玩上一會兒,給她換衣服,和她說話,假裝給她喂飯,幫她打針看病,玩得不亦樂乎。
一天晚上,恬恬又拉著我一塊兒玩給娃娃換衣服的游戲。看她有模有樣地給娃娃換了一套又一套,還煞有介事地說:“要是娃娃是個真人就好了,就能陪我一塊兒玩,我還能把自己的衣服給她穿。”我的心里忽然一動,看來在恬恬幼小的心靈里,她其實還是渴望有一個伴兒的,她也希望身邊有人相伴,而娃娃就是讓恬恬接受二寶的最好契機。
從這以后,我每天都抽出時間來和恬恬一起玩換衣服的游戲。為了激發恬恬的興趣,我還幫娃娃買了幾套新衣服。這一下,恬恬給娃娃換衣服換得更起勁了。我趁機進一步激發她的愛心,比如故意和她說,娃娃的帽子歪了,恬恬馬上會幫娃娃把帽子戴戴正;再比如玩了過家家游戲后,我說娃娃的嘴巴吃東西吃臟了,恬恬馬上會用餐巾紙小心地給娃娃擦擦嘴。每次她做完這些,我總要表揚她把娃娃照顧得很好,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不知不覺地把“娃娃”的稱呼變成了“妹妹”,恬恬也就不知不覺地跟著我一起把娃娃稱為了“妹妹”。
一次,我和恬恬一起把娃娃打扮得美美的。我裝作無意地說了一句:“要是恬恬有個這樣漂亮的妹妹就好了。”恬恬說:“娃娃就是我的妹妹呀。”我說:“可是娃娃不會說話,也不會和你玩。要是有個真的妹妹,該有多好呀。”這一次,恬恬只是看了我一眼,沒吱聲。看她沒反對,我更進了一步:“恬恬這么能干,能把娃娃照顧得這么好,要是有個小妹妹,一定也照顧得很好。”我的夸獎果然起了作用,恬恬得意地點點頭。
看恬恬對“妹妹”的話題不是那么反感了,我決定再讓她親身體驗一下家有弟妹的快樂。
同事和她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兩人先是生了一個女兒,后來又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家有3個孩子,雖然又忙又累,但是快樂卻是實打實的。尤其提起大女兒對一對小弟弟的呵護,同事更是一臉自豪。作為二胎子女的模范家庭典范,我決定讓恬恬和他們來一次零距離接觸。
第一次到同事家,看到只比自己大一歲的女孩居然有兩個小弟弟,恬恬顯得很吃驚。但很快幾個孩子就玩到了一起,他們在沙發上爬上爬下,在客廳里打打鬧鬧,一會兒一起玩玩具,一會兒又為一本童話書搶個不停。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我和恬恬被好客的同事留下一起共進晚餐。
讓我驚異的是,同事的女兒很快先吃完了飯,然后居然幫著同事一起給小弟弟喂飯。看我驚訝的表情,同事忍不住笑了。她說這在他們家是很正常的事,女兒很會照顧小弟弟。說著話,弟弟吃完了,女兒又拿過餐巾紙給弟弟仔細地擦干凈了嘴。
一時間,我感慨良多。平時獨生子女都被父母寵慣了,什么都要父母照顧,而家里有了更小的孩子,不用父母教,老大就會自然而然地承擔起幫父母照顧弟妹的職責,這也是二胎的一大收獲吧。
出了同事的家門,恬恬忽然自言自語地說:“我也會給小弟弟喂飯,會幫小弟弟擦嘴。”看她一本正經的樣子,我忽然醒悟過來,一定是我剛才表揚那個小女孩,讓恬恬“不服氣”了。我趕緊趁勢誘導:“對,恬恬也很能干。如果恬恬有個弟弟妹妹,恬恬也會幫媽媽一起照顧的,對嗎?”“對。”恬恬這一次回答得很大聲。
不久之后,我又邀請同事帶著她的3個孩子到我們家來做客。聽到姐弟3人要來,恬恬激動地提前幾天就做起了準備。她不但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玩具,還叮囑我一定要多買點好吃的招待這幾個小伙伴。
幾個孩子一到家,就和恬恬瘋玩了起來。我和同事一起到廚房準備點心,客廳里就剩了幾個孩子在那里玩。突然,只聽到重重的“嘭”的一聲,隨后就是一陣哭聲。我和同事同時沖出廚房,只見同事的女兒坐在客廳的地毯上,眼淚糊了一臉。原來,剛才幾個孩子在客廳里追逐打鬧的時候,同事的女兒不慎絆了一下,倒在地上,額頭在茶幾上撞了一下。
我趕緊去找紅花油,同事則心疼地摟著女兒,一邊安慰一邊給她吹氣。等我拿了紅花油回來,眼前的一幕讓我呆住了:只見同事摟著女兒,兩個男孩一邊一個,一個學著同事的樣子,對著女孩吹氣,一個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在女孩的額頭上不斷地揉搓。我心里感慨了一聲:好有愛。
再看女兒,也在一邊瞪大了眼睛看著這一幕。在兩個弟弟的撫慰中,女孩已經停止了哭泣,甚至破涕為笑了。
送走了同事一家,我忙著在廚房收拾碗筷。只見恬恬一直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我的后邊,憑經驗我就知道,她一定有話要和我說。
果然,晚上我陪著恬恬一起玩芭比娃娃的時候,恬恬忽然對我開口了:“媽媽,你給我生個小弟弟吧。”我克制著內心的激動,用平靜的口吻問:“恬恬為什么想要小弟弟呢?”“因為小弟弟可以陪我一起玩。如果我撞疼了,小弟弟還可以幫我揉揉。”聽著恬恬稚氣的話語,我知道恬恬終于體會到了親情的可貴。雖然,她說不出深奧的道理來,卻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她的心聲。
“可是你不擔心有了小弟弟,媽媽會不喜歡你了嗎?”我故意問。“不會,佳佳姐撞疼了,她媽媽也幫她吹氣的,還幫她涂油。”我笑了,榜樣的力量真的是無窮的,看來恬恬已經從心底里接受再添一個弟弟或者妹妹了。
但是,我不能確定如果真的生活中突然多了一個弟弟妹妹,恬恬會有那份耐心扮演好一個小姐姐的角色嗎?我決定來一次“演練”。
對門和我們處得挺好的那家鄰居有一個比恬恬小一歲的女孩。因為父母工作忙,周末常被送到姥姥家去。那天早晨,眼看著她媽上班快來不及了,急三火四地要把她送走,我主動開口讓孩子在我們家呆一天,我來幫她帶。
看到小妹妹到我們家來,恬恬很高興,因為有人可以陪她一起玩了。她主動拿出芭比娃娃,和小妹妹一起分享給娃娃換衣服的快樂,像個姐姐一樣照顧著小妹妹。看著小大人似的恬恬,我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了。這一下,我終于可以放心地為她添一個弟弟或者妹妹了。
編后: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年輕父母決定再生一個,然而這絕不只是大人的事,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小,還不懂事,所以事情由大人來說來做就行了。實際上,孩子怎么會沒有自己的小心思。二胎出現后,父母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更多放在新生的二寶身上。原先屬于大寶的關愛硬生生地被分去了,心里自然不平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父母們應首先意識到大寶的存在,他們作為家庭的一員,是絕對有發言權的。只有他們參與了關于二胎的事情,心里才能坦然接受。父母可以引導大寶培養和弟弟或妹妹的感情,培養大寶的責任感,讓他學著一起照顧小寶寶。還有一點很關鍵,父母們別忽略了大寶,讓大寶知道你們對他的關愛不會減少。責編/馬沖沖ma-c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