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歲的陳秀萍是蔚縣西合營鎮夏源村人,她干幼教、搞企業20多年,在本村創下了多個第一,還是遠近出名的好媳婦、好媽媽,她用自己的堅強果敢和溫柔的心,把家庭、事業雙豐收的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
愛吃“螃蟹”的女子
充滿闖勁的陳秀萍是村里吃“螃蟹”最多的人,創下了多個第一。她在村里第一個開辦 “汽修廠”,在家人的支持下從不足千元起步發展到現在,成為擁有近千萬元資產的重型汽車的維修基地,并建立了濰柴、陜汽、重汽、紅巖、歐曼、法士特、北奔、霸龍重卡等多個廠家的服務站,大大方便了養車人的維修和服務,營業收入2000多萬元,成為各個廠家的“優秀服務商”! 多年來培養出德才兼備的維修人才400余人,他們學成后走向了全國各地,把 “蔚縣星火”的精湛技藝和良好品德帶到了各行各業,打響了“蔚縣星火”這個維修人才和維修技藝的知名品牌!
事業有成的陳秀萍有個幸福和諧的家庭,她育有二女一子,丈夫是一個老實巴交的汽車修理工,一直默默在身后支持著她。婚后30多年來,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刻也沒停息過對夢想的追求。而丈夫擔起了家里的責任,讓她沒有了后顧之憂。看到村里沒有正規的幼兒園,孩子們得不到早期幼兒教育,她很憂心,于是一咬牙和家人商量后第一個開辦了“幼兒園”,使農村的孩子上學年齡提前了3年,近5000名孩子在她開辦的幼兒園接受過幼兒教育,為農村的幼教事業開辟了一條新路!
近年來隨著三農政策越來越向農村傾斜,農民受益越來越多,但是農民要致富,光靠優惠政策、國家的補貼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一批有思想、有魄力的站出來,付諸行動,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她又在村里第一個辦起了農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園”!
在困境中前行
2010年,陳秀萍組織本村5戶農民注冊了玉喜成欣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集資150萬元和農民進行土地流轉,獲得了42畝土地,建起了8個溫室大棚,棚內面積達到5000平米,并且在當年冬天投入生產,種上了反季蔬菜。
起步是艱難的,面對新行業新挑戰,陳秀萍咬牙堅持了下來,她親自參加種植培訓班,訂閱了多種報刊、書籍認真學習,在網上查閱相關的種植技術,每天像照顧自家的孩子一樣照看著蔬菜,忙的時候甚至就吃住在大棚里。她還帶領社員到處尋找合作商,同罐頭廠、種子經銷商簽定了蔬菜種植和銷售協議,實現了訂單種植和銷售,大大減少了農民種植的風險,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但是她并不滿足于單純的種菜和賣菜,通過市場調查結合自身實際,她得出一個結論:走農業產業化道路向高效綠色農業要效益,必須將自己的優勢和市場緊密銜接。
她走訪了本地的各行各業,發現旅游業已成為蔚縣活躍經濟的一大重點,夏源村又是前往幾個旅游景點的必經之路,為充分發揮地理優勢,2012年她立項申請了集瓜果蔬菜種植、采摘、觀賞、旅游為一體的成欣果蔬產業園項目,共計投資500萬元,建造成一個采摘園、一個果蔬精加工車間、一個較大的果蔬冷藏室和一個農家樂飯店。產業園建成后能夠安置婦女勞動力40多人,既解決了閑散勞動力就業問題,又能為社員種植的農產品進行加工和存儲,提高附加值,還能吸引游客采摘、餐飲消費,帶動當地的經濟。
收獲人生的碩果
2012年底到2013年,她先后去北京、山東、石家莊等地考察了美國竹柳,它生長快、抗性強、材質好并且沒有飛絮,做道路路旁綠化、園林綠化樹木,可減少污染,綠化、凈化空氣。竹柳可以高密度栽植,而且經濟效益高。如果種植苗木,每畝可種植10000多株,紙漿林每畝可種植2500多株,成材林每畝可種植335-667株,種植苗木每年收入不低于1.5萬元,種植紙漿林和成才林每畝年收入不低于2萬元。
2013年春天,她率先投資6萬元引種了7萬棵竹柳進行試種,第一次種植新品種,陳秀萍心里很忐忑,她和員工們同吃同住,時刻注意著作物的變化,還親自請來了相關農業專家進行指導。辛勤的勞作,換來了豐碩的果實,在她和員工們的精心培育下,一舉獲得成功,她種植的苗木普遍高出其他地區1米多,最高達到了5米高,預計創收30萬元,被石家莊的公司納入發展基地,
2014年,她決定帶領農戶們進行大規模種植,卻遇到了難題,她想進一步擴大規模,把特色農業做大做強,可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啊!關鍵時刻是家人的支持幫她渡過了難關,全家人一起發動所有親朋,終于解決了資金問題。擴大后預計種植竹柳苗木500畝,總投資350萬元,年產值1000萬元,可獲利650萬元以上,將帶動更多的農戶在綠色種植的道路上致富奔小康!
在生活中,陳秀萍處處關心長輩、孝敬公婆,體貼丈夫、通情達理,和婆婆親如母女,與丈夫互敬互愛。撫養教育孩子,她堅信身教勝于言傳,在德、仁、儀多方面影響和帶動孩子。如今3個孩子都已經成才,令陳秀萍很是欣慰。在創業路上陳秀萍是一個成功者,但她時時刻刻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媽媽,一個兒媳,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演繹好生活賦予自己的每個“角色”,迎來生活和事業的“雙豐收”。責編/馬沖沖ma-c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