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大規模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是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重大舉措。保障性安居工程質量,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的改善,關系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 保障性安居工程質量要求高、管理任務重,加上一些制約工程質量但還未有效解決的深層次問題,使得目前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中不少問題仍存在。本文就保障性住房建設存在的質量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建議。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質量問題;原因;防治建議
社會保障性住房是事關民生的重要問題,是政府為中低收入階層提出住房的有力保證。加強其質量管理,已成為關注的課題,因為一旦其質量出現問題,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現階段,各大報紙及網絡報道出了許多出現保障性住房“如紙糊”的質量問題,這種現象遍布全國各地,很多享受經濟房、保障房的居民房屋出現承重梁彎曲、房屋外墻裂縫和滲水等質量問題,有的房屋甚至出現了樓板踩穿、房屋沉降等嚴重問題,讓群眾嘩然和憤怒。由此可知,保障性住房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保障性住房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1.1設計質量方面
⑴設計滯后。地方保障性住房規劃布局有待改善,交通等外部配套設施的建設相對滯后。少數地方保障性住房項目選在離城市中心較遠的地方,配套設施沒能同步建設,建成后遲遲不能入住,或是入住了但生活不方便。有的保障性住房內部空間結構不合理,影響了使用功能,出現經濟適用房“經濟”不“適用”的現象 。
⑵保障性住房設計中,存在施工圖設計簽字手續不齊全的問題,如校審、審核、審定簽字不齊全,施工圖設計審查未經通過,甚至在施工現場用設計草圖、白圖來進行施工等現象。
1.2施工質量方面
⑴建筑材料質量問題。①很多圖紙設計就要求采用一些非粘土型砌體材料,而與粘土多孔磚相比,這些材料易碎、易吸水后膨脹、干燥后收縮等。②檢驗的主控項目是鋼筋的重量偏差,但個別檢測制度不健全、不落實的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中,監理單位對進場鋼筋批次見證取樣檢測把關不嚴,外加工鋼筋仍有出現。同時,有兩種接頭施工缺乏有效的過程質量控制和檢驗批驗收依據,即鋼筋焊接和機械連接接頭。③對于有抗侵蝕及耐久性專門要求的設計時,配制混凝土時不重視所用水泥中的氯離子和堿含量指標控制,給結構耐久性質量留下隱患。
⑵砌體填充墻質量問題。①質量控制標準不一致的情況下,灰縫薄厚控制不均,衛生間墻體(要求防水處)、窗臺下坎墻等處燒結空心磚與加氣混凝土砌塊混砌;廁浴間和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樓板四周不按規范要求澆筑。另外,部分屋面防水層上面明露的著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等保護層,而這些保護層應該做淺灰色的反光涂料,但由于施工時不按規范或偷工減料,加速了防水層的老化和損壞,縮短了防水層的壽命,影響了居住者的正常使用。②違反抗震基本要求。抗震的基本原則是先砌墻后澆構造柱混凝土。若同時澆筑,但未采取有效的柔性連接方式,就會導致后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存在頂端土填塞不密實、鋼筋移位等質量問題。
⑶安全質量問題。①防雷接地措施不到位,比如:屋面上采用金屬不銹鋼水箱、不銹鋼或鐵防護欄、金屬煙道風帽。②預留插座不配套,比如:空調插座不配套、廚房間未留脫排油煙機插座等。③廚房間煤氣立管將插座擋住或距離很近,當遇到漏氣時會很危險。④防火措施不到位,小高層的強落電間、電纜橋架井門一般設有防火條,但施工中脫落現象嚴重,而起不到防火作用。
1.3條例、規定方面
⑴國家方面??傮w上,我國保障性住房這方面,無論是建設層面還是管理層面,都帶有探索性質,包括政策、機制、保障范圍、保障方式等,這都需要在不斷實踐摸索中不斷完善。工作中,還存在著政策邊界不夠清晰、利益調節和退出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同時,也有前后政策如何更好銜接的問題。
⑵施工方面。在裝修工程、給排水工程、電氣工程、砌體工程、無障礙施工等多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①在裝修工程中,廚衛間以及其它需要做防水的部位,防水做的不到位。造成滲水現象。②給排水工程中,在地管進行埋地隱蔽前沒有做灌水測驗,坡度方面,無坡度或倒坡。③電氣工程中,插座線不符合要求,距離地面的高度不夠、或者沒接地線、零線;④砌體工程中,由于小砌塊產品的齡期較短,砌體轉角、縱橫墻交接處未按照標準砌成斜槎;⑤無障礙施工中,殘疾人坡道不規范,比如:坡面不平整或太光滑、坡道樓梯只設一道扶手、在由不同的材料鋪成的斜坡處沒有過渡。
1.4質量監管、驗收方面
⑴質量監管方面。①項目管理人員不到位,部分保障性住房建筑用材、構配件和設備等方面以次充好,如:使用“瘦身鋼筋”。②偷工減料;施工過程中,發現有安全隱患不停工整改,而是繼續施工。這都體現了質量監管的缺陷所在,都影響著保障性住房的質量問題。
⑵驗收方面。①質量安全責任追究制度不完善,如:不寫明工程質量責任主體的名稱和主要負責人的姓名。②投訴舉報制度不完善,不能及時處理信訪投訴。③不做室內環境污染監測。④不做外墻保溫構造的實體檢測等。
2.保障性住房問題的防治措施
2.1國家政策與社會輿論
⑴國家政策。根據國家建設部的一些明文規定,強化項目法人質量終身責任制,一旦建筑出現質量問題,嚴格追究負責人的責任。
⑵社會輿論來監督??梢栽谝呀浛⒐さ慕ㄖ娘@著部位立標志牌,將各單位的工程責任主體的名稱和主要負責人姓名刻在標牌的顯著位置。好工程人人夸獎,差工程人人唾棄。
2.2供貨廠家和施工單位的選擇
⑴為杜絕假冒偽劣的建筑材料進入工地,政府可以指定供應的廠家,從源頭降低質量出現的可能性。
⑵政府還可以挑選施工質量比較好的施工隊來進行施工任務,并可以用輿論的力量通過媒體表彰其良好的工作業績,讓其在精神層面得到寬慰。
2.3保障性住房建設要“入鄉隨俗”
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應符合當地建筑各方面的規劃要求,不能“墨守成規”,用一套不變的版本。為了滿足居住者的生活條件和環境,建設工程中在堅持設計戶型小、功能齊的原則下,要綜合考慮住宅當地的風俗習慣、家庭成員、代際關系等因素來設計其應有的使用功能用功能和空間組合,為居民提供合適的房子,滿足家庭的基本生活居住需求。
2.4質量監督方面
應對有關責任主體的質量行為進一步進行規范,對保證房建設的每個環節的質量監管都要認真細心,避免由于建設的某種原因出現租售遇阻情況。監理單位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合同以及技術標準,來進行監督,不得轉讓監理任務。應建立健全涉及保障房建設每一個環節的體系,質量管理除采取日常的巡查監督、抽查外,還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項檢查測試,如果發現問題應該立即停工進行調整,不能麻痹大意,一帶而過。監理單位要做好工程驗收工作確保工程能以較好的質量交工以供使用。
3.總結
總之,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意義重大的民生工程,為了提高其質量,政府、參建單位、社會大眾等要協力共同努力。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做到既能控制成本,又能避免浪費,將優質的保障性住房交給社會、人民,從而讓居民不僅能住得安心而且住的舒心。
參考文獻
[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2011年全國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執法檢查情況的通報 [S]
[2] 檀榕基.我國社會保障性住房發展評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