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昆山市測繪中心有限公司受昆山市規劃局的委托,承擔對昆山市約8.5平方公里的1:1000帶狀地形圖修測任務。為規范作業,統一技術要求,保證測繪產品質量符合相應的技術標準,根據國家相關技術規范,結合測區特點編制本技術設計書。
關鍵詞:昆山帶狀地形圖修測數據
昆山市地形平坦,測區經濟發達,居民地分布密集,人口眾多。近年來該區域工廠企業及民用建筑發展很快,修建了各級道路。1.2.4 測區氣候:本測區屬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 17.6℃ ; 年平均降水量 1200.4毫米,年平均日照時間1789.2小時。空氣質量優良,每年300天以上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本文主要對昆山市約8.5平方公里的1:1000帶狀地形圖進行了修測評述。
一、總體技術工作流程
此次修測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1)做好物資、設備、人員及其他各項準備工作,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與整理,做好整體技術規劃。
(2)外業補測,按要求進行內業計算機編輯成圖。
(3)經過相關過程檢查、回放圖外業檢查,對圖紙進行修改,最終定圖。
(4)進行點線面要素編輯,對屬性進行錄入,構建拓撲關系,并完成數據轉換
(5)對所有數據、圖紙等最終檢查并驗收
二、地形測量
2.1地形圖修測
1)利用回放圖進行外業調繪、外業補測,后在計算機上按調繪數據編輯制作數字化地形圖。
2)調繪補測工作要認真細致,對原圖上的每一條線、每一個符號都要仔細判讀,并在圖上交待清楚。
3)房屋的輪廓以墻基為準,架空或懸空房屋以最外的建筑面積邊線為準。
4)對外業無法用量距定位的新增、隱蔽地物,采用全站儀設站采集。對大面積新增地物,使用GPS或全站儀,采用GPS網絡RTK方法加密測站控制點,再現場采集地物點,并注意與四周已有明顯地物點的銜接。
2.2地形圖修測具體要求
2.2.1 居民地和垣柵
地形圖修測中房屋一般不綜合。 房屋測繪以最外邊沿輪廓線為準,房角必須實測。對不同層次、不同高度、不同建筑材料、不同形狀的房屋需加繪房屋分割線。對高度低于2.2m的閣樓和該層實際投影面積不足下層樓房面積范圍1/2可不表示。正建屋基或末封頂的正在施工或停工的房,用建筑中的房屋表示。連片房屋在采集時,應對屋頂的不同結構、層次,主要房屋、附屬建筑都分割表示。圖上6mm2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房屋與空地區分不清時,空地內注“天”。室外樓梯圖上寬度大于1mm應表示。雙排或旋轉式的可實測范圍線,支柱不表示。棚房指固定的、有棚頂的、四周無墻或僅有簡陋墻壁的建筑物。對于已破壞或半破壞的房屋,不分建筑結構,均用虛線表示,并加注“破”。居民地內的散樹可不表示;居民地外的散樹,用1.5mm樹圈符號表示,盡量測繪樹根,看不清樹根的測樹冠中心[1]。城郊區居民地外圍范圍要以地類界表示清楚。封閉陽臺要表示,不封閉陽臺不表示。因裝飾而突出的建筑物不表示
2.2.2工礦建筑物及其它設施
地形圖修測中內業能看到影像的路燈全部表示,測繪桿的根部。運動場、車站、廣場、工礦企業及道路上固定獨立的照射燈、橋梁、廣場、街道的路燈及單位內部的裝飾燈要表示。路燈定位不準時用 ☆ 表示,燈下注“燈”字。廁所只表示公共廁所,并注“廁”,居民區房前屋后的簡易廁所不表示。食堂和民用煙囪,在房屋內部的不表示,若是獨立存在的要表示。礦設施、露天設備內業可測出范圍線,由外業調繪性質[2]。
2.2.3交通及附屬設施
鐵路以雙線依比例尺表示,其附屬設施按位置實測表示。高速公路以路外沿表示,中間隔離帶要表示,有植被的配置花圃符號。兩側的排水溝渠、鐵絲網、柵欄,防護林等均以相應符號表示。道路有道沿的以道沿為準,沒有道沿的測繪至鋪裝邊緣。當道路的道牙子或鋪面邊線影像看不清時,內業繪出道路中心和兩側的虛白線(行車分隔線),用長2mm的虛線表示,中心線數據應單獨分層。測繪道路時,要求路邊線位置正確真實,線段曲直和交叉位置反映逼真。道路通過居民地不可隨意中斷,應根據實地情況正確表示。城區街道上的永久性的安全島、人行道綠化帶和街心花園均繪出,其綠化植被統一用花圃符號表示。快慢道綠化隔離帶圖上寬度大于1mm的實線表示,圖上寬度小于2mm時可不配花圃符號。主要街道邊線要準確繪出,過街天橋實測表示,公路立交橋上的裝飾性路燈及橋下可依比例尺的橋墩應準確表示。次要街道可用其實際存在的邊界線表示。
2.2.4 管線及附屬設施
電力線、通訊線的電桿、架等應仔細測繪并按實地位置測出根部中心,要逐桿表示。應注意采集較隱蔽的電桿。電線桿定位不準時測頂部用 ☆ 表示,桿下注“桿”字,電力線圖內應連線。管線分為架空的、地面上的。架空管道的支架按實際位置表示。支架密集的直線部分可取舍,但轉彎處不能舍。管線均用單線繪出(測管線的中心線),管線群用實線繪出范圍,內注“管線群”。內業能測到的主要街道和主要交通干線上的各類地下管道(線)檢修井、閥門等均以2.0mm直徑圓圈表示。污水篦子不表示。消火栓要正確表示,當一排消防栓過于密集且用符號難以區分時,可定準兩端在中間作適當取舍。軍事駐地按有關規定偽裝表示,可不調注名稱。其它軍用設施如:通訊設施、無線電發射天線等不表示。
三、質量檢查
我公司嚴格按照ISO9002產品質量管理目標對項目成果進行嚴格要求和管理,執行二級檢查一級驗收。
3.1質量檢查的基本要求
檢查的內容主要為地物及地貌測繪的準確性、表示的完整性,是否有漏測現象,各種地物的幾何特征是否正確,圖幅間接邊是否符合接邊要求等。本測區作業嚴格執行二級檢查制度,作業部門在作業小組自查互檢的基礎上對成果進行過程檢查,質檢部門在作業部門過程檢查的基礎上對成果進行最終檢查。質檢工作應貫穿于生產全過程,各級檢查員應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檢查工作。各級檢查應認真填寫檢查記錄。
3.2最終成圖質量檢查的方法及數量
在作業小組自查的基礎上,對本測區成圖實行二級檢查。過程檢查由各生產部門負責,內、外業檢查應保證100%查;最終檢查由質檢部門負責,內業100%檢查,外業抽查10%。
各級檢查著重下列方面:
外業檢查:抽取5%的圖幅,將以幅為單位的圖形文件打印在紙上,到野外進行全面檢查,著重檢查有無錯畫、漏畫地物,檢查地物點的數學精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相對精度檢查:每幅圖量距不得少于30處,并應均勻分布,以便準確衡量圖幅的相對精度。
絕對精度檢查:采用全站儀設站野外實測地物點坐標,統計地物點點位中誤差。居民區一般每幅圖實測地物點坐標不應少于50處,并應均勻分布,以便準確衡量成圖的絕對精度。
高程精度檢查主要對象為鋪裝路面和管道窨井井口、橋面、廣場、較大的庭院或空地上等能準確測出高程的地物。
3.3對圖形數據的質量要求
3.3.1圖形要求
點狀要素(如:各種獨立符號、植被符號等)要以塊形式存在,不能打碎,要求使用統一符號庫。
線狀要素,對于需要符號化的,要以線型形式存在。
面狀要素(如:房屋、水系等)必須閉合。
3.3.2數據要求
數據中不應存在多余的層、塊、線型等垃圾數據,保證數據量最小。注記盡量以一個整體標注,尤其是點狀注記,不要分行注記,一條文字注記中間不要加空格。植被符號標注時要考慮同種植被構面,尤其是居民地周圍情況,要考慮植被如何方便構面,不要出現少地類界現象。按照以上要求對已編輯數據抽取10%的圖幅進行檢查,如發現問題較多或共性問題,退回重新編輯。
總結:根據上述修測程序及要求,完成了昆山市約8.5平方公里的1:1000帶狀地形圖修測任務,此次修測任務的完成,使我公司積累了更多的地形圖修測經驗,掌握了更多的修測技術,為今后我公司地形圖修測方面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