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從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工程質量監管需要貫穿于建筑施工的每一個階段,從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個階段來積極采取措施加強質量監管,保證工程質量,促進建筑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本文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管的內容、原則及建筑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施工現場質量監督
由于工程質量監管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貫穿于建筑施工的各個環節,因而我們需要綜合采取各種措施,并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全面加強工程質量監管,保證工程質量,促進整個建筑行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一、建筑工程現場質量監管的內容
在施工準備階段,應加強對施工設計的審核力度,從前期準備工作的審核上提供施工項目的質量保證。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審查項目的前期勘測和圖紙設計;審查項目參建各承包方的質量控制能力、施工工藝和方法;審核、控制項目施工材料、設備和機械等;審查其他項目施工準備工作。同時,還應做好對各項體系制度準備工作的監督,為項目開工之后的質量控制和監督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主要包括:項目施工質量控制體系和相關管理體系文件的制定;項目質量控制組織機構框架和主要負責人員分工的確定;質量控制和監督的信息化技術準備工作等。在項目施工階段,通過對施工主體行為的外部監督和約束,保證施工質量要求的有效落實。通過確定各具體施工項目的工程質量標準,明確施工承包商應達到的項目施工效果,從材料使用、施工工序到質量檢測標準等,對承包商施工行為作出具體規定,保證工程任務和目標的高質量完成。
由于工程建設涉及到多個方面,而質量監管往往需要對各個環節進行監管,因而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它往往涉及到工程項目建設的每一個環節。總的來說,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工程項目登記、建設資料匯總、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建立、施工圖紙的審核、建筑材料的審核和質量控制、施工質量監管、施工安全監管、工程驗收監管等方面。工程項目登記和建設資料匯總是工程質量監管的前提,為質量監管工作的展開提供了依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忽視工程項目登記和建設資料匯總。在監管實踐中,要對施工單位提供的質量申報進行登記,同時匯總建筑單位和施工單位簽訂的合同、施工圖紙、地址勘測報告,要對設計圖紙進行審核,并提供相關的審核報告。如果發現資料不齊全,則應該要求提供健全完善的資料,否則,監督管理人員可以停止施工單位的施工。
二、建筑工程質量監管的原則。
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原則是指貫穿于工程質量監管的整個過程,并對監管工作發揮指導作用的各種準則的總稱。總的來書,建筑工程質量監管需要堅持以下幾項原則。第一、公平、公開原則。對建筑單位進行監管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不能偏袒某些建筑施工單位,對監管過程、監管結果應該公布,保證人們的知情權。第二、維護權益者的正當權益。在監管的過程中,要按照規定切實維護權益者的正當權益,保證各項合法權益的實現。
三、建筑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策略
1、建筑施工前的質量監管策略。施工前的監管主要表現在對施工準備的各項工作進行監管,比如監管文件、招標、合同等方面,具體來說,施工前的質量監管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加強。第一、整理文件。包括施工需要的各種文件,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這些文件的審核和整理,保證文件符合相關的規定,能夠為施工提供準確和數據。如果發現不符合條件的文件,有權力責令補充,等所有文件都符合要求后,才允許進行下一步的工作。第二、監管施工招標工作。對參加招標工作的單位進行審核,保證其享受競標的資格,保證招投標工作按照規定進行,防止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第三、監管施工合同。分析合同中的各項內容,明確自己的權益和職責,保證各項工作按照合同有序進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建筑施工中的質量監管策略。施工中的監管是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最重要的工作。在整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以質量控制為中心,結合工程建設的實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質量監管。第一、加強對重點領域的質量監管。主要包括施工環境、基礎工程、主體工程三個領域,重點加強對這三個方面監管,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在監管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標準執行,保證工程建設有序的進行。要保證現場檢測工作的質量,提高科學技術和相關設備的工作效率,保障現場監管的權威性。對重點領域進行監管的時候,需要嚴格執行規范和標準,保證各項規范和標準真正得到貫徹與落實。第二、加強對工程建筑技術的監管。技術管理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監管過程中,需要從技術工藝和工程建設的實際出發,保證技術工藝符合工程建設的實際需求。對于施工現場的質量監管,要保證資料的準確性、要保證建筑工程關鍵點的質量,同時統一質量監管標準,保證監管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第三、提高質量監管的水平。重視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不斷提高質量監管的水平。工程質量監管中可以引入計算機、信息技術、互聯網等,實現監管工作的網絡化和信息化,提高監管水平,提高監管質量和監管效益。 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 監督設置預控點
在施工開始之前,根據總體施工質量目標,結合現場施工實際,預先確定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控制的質量關鍵點,提前分析可能對這些預控點質量產生影響的施工因素,要求施工單位做出合理的預防措施,避免可能造成質量損害的情況發生。
(2)監督施工工序
工序是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管理的關鍵,只有保證每一道施工工序達到質量標準要求,才能最終實現整體項目工程質量的達標。在每道工序開始之前,都應針對該工序的施工對象和環境進行具體分析,確定可能引發工程質量問題的不利因素并要求施工企業制定預防措施加以防范,在施工結束后,監督單位對工藝質量按標準進行檢測,對未達到施工工藝質量要求的工序要求返工,直到達標為止。
3、建筑施工后的質量監管策略。施工后的質量監管仍然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忽視,施工后的監管主要是保證工程質量符合合同的質量標準,對于沒有滿足合同要求和技術指標的建筑,則不能投入使用。施工后的監管能夠避免建筑物存在安全隱患,為建筑質量提供有力的保證,在實際工作中同樣需要高度重視。
4.提高現場管理人員素質
質量控制是個全員參與的系統性工作,只有一線施工人員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現場管理人員的質量控制工作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強現場管理,提高現場管理人員素質,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入手:(1)抽查建筑材料的質量。現場的材料管理對項目施工的質量控制工作影響重大,加強對現場材料,尤其是優良材料的管理工作,能夠為質量控制工作提供有效的物質保障。(2)對現場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考察。現場管理人員應對現場施工技術了如指掌,非常熟悉,這樣才能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及時參與技術解決,為質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四、結語
做好建筑施工項目質量控制與監督工作,關鍵在于實現對整個項目施工流程的全過程管控,切實提高企業的施工質量管理水平,保證質量控制和監督工作在全員全過程參與下實現,將內外部監督管理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建造出高質量、高品質的建筑工程,促進建筑施工質量控制與監督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1]徐冰.對加強工程質量監管若干問題的探討[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1(1)
[2]郭秋云,王德仁.建筑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措施分析,中國房地產業,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