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這個令世界矚目的標簽,已不能滿足產業升級換代的需求。智能設備以一種嶄新的姿態闖入了大眾視野,它開啟了中國制造的智能化之道,正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角色轉換。
5月17日,2014創新中國·常州站暨“創研港杯”先進制造技術創業大賽在常州舉行(下簡稱“大賽”),大賽定下的主題即為“創業回歸實業、智能引領轉型”。 22家參賽公司齊聚在這座文化古城,依次登場展示了在制造業中的技術與產品創新力。
篩選出來的這些參賽公司均分布在不同的行業與領域,如激光再制造裝備、精密清洗技術、全自動粉料包裝設備、汽車覆蓋件模具技術服務、三維快速成型系統等。在22家參賽企業中,10家來自常州本地,其余12家公司則來自上海、杭州、杭州、深圳、蘇州等不同城市。
賽富亞洲基金合伙人金玉丹、力合清源投資合伙人潘海峰、協力投資合伙人徐強、創東方投資副總裁與合伙人曾鳴、優勢資本長三角地區投資合伙人戴奕、海達創投執行總經理劉杰、九州創投總經理羅實勁、浙商創投副總裁鄧建國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人作為這次大賽作為評委悉數到場。
常州市市委書記閻立在大賽現場發言時說:“常州是長三角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先進制造業基地,我們特別聚焦軌道交通,碳材料和機器人等十大產業鏈,關注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集群。”他希望常州能成為人才和項目的首選之地,有更多的創業公司能在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之際走進這座城市。
據悉,舉辦方在大賽結束后,將帶領國內外頂級的天使投資人和風險投資機構到常州參觀考察,加強風險投資機構對常州企業的了解,促進資本的引進,打造良性的創業生態環境。參賽企業還將獲得與VC/PE投資人、產業鏈上下游、同行企業及人才、知名媒體等各相關人士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大賽最終評選出了5家勝出企業,大賽由常州市科教城管委會、常州市發改委、常州市科技局、共青團常州市委、長江龍城科技有限公司及創業邦雜志聯合舉辦。勝出企業將晉級參加創業邦旗下品牌“創新中國”2014年的秋季總決賽。
創業邦出版人兼CEO南立新在介紹這個從國外引進的賽事時說,每年都會在臺灣和香港舉辦“創新中國”。從2012年開始,還帶領創業者走向硅谷,目的是為他們提供接觸到當今前沿的技術與產品,“在過去的幾年間取得最大的成績就是可以幫投資人和創業者對對接,之前我們幫助他們的融資額度已經超過了五億美元。”(文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