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刊理由:
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生活中,好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好心態,可以使你戰勝所面臨的苦難;好心態,可以使你淡泊名利,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逼鋵?,人與人之間并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于心態。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幸福和財富。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他的心態。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和體會:一段時期心境很好,無論干什么都興致勃勃,感到事事如意;而在另一段時期由于心境不好,不管做什么事都心灰意懶,感到樣樣不稱心。在對待同一問題上,由于心境的不同,往往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態度。
心境這種心理現象為什么給人觀察問題、處理問題以如此巨大的反差和影響呢?它的實質是什么?又是怎樣引起的呢?
從心理學的研究情況來看,人的情感基本表現形式有激情、心境和熱情三種,心境是情感基本表現形式之一,這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續連貫的情緒。在某種心境產生的全部時間里,它能影響人的整個行動表現,保持它的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使一切都感染著某種情緒色彩。心境是一個情感擴散的過程,人們把內心的情感狀態和外界的事物聯系起來,以至外界事物也蒙上一層主觀的情感色彩。我國有句古話:“憂者見之則憂,喜者見之則喜”就典型地說明了心境的作用。
引起心境變化的原因很多,諸如生活上重大變故,事業上的成敗,工作上順利或挫折,人與人相處關系,以及激情留下來的影響等方面,都可以成為引起心境好與不好的原因。工作上取得了成就,其歡樂愉快的心境使人大有事事得心應手,樣樣不在話下之感。而碰到煩惱和令人憂傷的事引起了不愉快的心境,則往往使人感到處處事與愿違,件件不稱心意,有的人甚至還怨天尤人。
人的身體健康與否,精力充沛或疲勞狀態對心境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的人往往工作學習勁頭足、效率高,表現出積極愉快的心境;而身體不好、精神萎靡的人,工作學習勁頭往往不佳,效率低下,其心境往往是消極悲觀的。前者積極的心境能形成良性循環,而后者則相反之。
自然環境和時令氣候的變化,有時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心境。春光明媚容易形成歡暢愉悅的心境;淫雨霏霏則容易產生悲涼凄楚的心境。炎夏酷暑使人心境易于煩躁;狂風大雪則又使心境常感抑郁。這一點,在文學作品的描寫中比比皆是。
對心境具有決定影響作用的是一個人的理想、世界觀等,具有正確生活目標和崇高理想的人,即使在極其艱難困苦、精神上遭受巨大壓力的境況下,也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終充滿著勝利的信心,堅持積極的進取精神,保持樂觀的心境。我們大家熟悉的很多英雄模范、杰出人物,他們很多人雖然身處逆境、歷經磨難,甚至九死一生,但他們憑著偉大的理想、崇高的信仰、美好的生活目標激勵自己、鼓舞自己,不甘心沉淪,攻艱克難,努力奮進,以堅強的意志戰勝許多的坎坷曲折,把自己的身心意志陶冶成為樂觀的、健康的人格品質,進而成為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人物。
從以上所談的情況觀之,心境對一個人的態度行為有很大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經常地省醒自己和察看別人的心境處于什么一種狀態,要保持積極的心境,一旦發覺心境不佳,就要探究其形成的根源,努力設法加以改變,化消極為積極,讓人生不囿于因短暫的艱難困惑而陷入低潮不能自拔。
同樣的,如何為人處世是個永遠的話題,要說復雜相當復雜,要說簡單確實也很簡單。我發現,生活在我周邊的人,多數是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并且守持本份的。他們心中有一桿秤,他們常常反思檢點自己的言行,給自己帶上“緊箍咒”;他們處世公道,不貪不狂,該是自己的就要,不是自己的就不要;該交的朋友就交,不該交的朋友不交;該做的事就做,不該做的事就不做;他們心地善良,心存敬畏,心態平和;他們關心社會,熱愛生活,知足而樂……因此他們活得自在,活得充實,活得幸福。但也有一些人,他們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終日想把好處全部都算在自己的頭上,耍盡奸巧,為實現一己之私欲而忙碌奔波,眼里容不得別人的長處,心里裝不得別人的優點,整天在暗里與別人爭斗,處處張揚自己,時時貶低別人。他們思想上從來沒有停止過激烈斗爭,神經高度緊張,整天擔驚受怕,唯恐別人會威脅到自己。在好處面前,他們挖空心思,不擇手段,不近情理。一旦事不稱心,就被扭曲的心態折磨得吃不好,睡不好,內分泌失調,細胞變異,最終自己把自己打敗。
有不少人,他們覺得自己對自己很了解了,對別人就很難了解,尤其是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感到很難相信別人。經常感嘆人心難測,人情淡薄,認識一個人難于上青天。其實,我認為,認識一個人也不見得那么難,關鍵是要做到信任、寬容、真誠。若能如此,心靈就能溝通,情感就會加深,友誼就能長久。
談到“信任”,首先是自己對別人要有信心。對家人,要相信他(她)是愛自己的、愛家庭的,他(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即使有時候雖然在方式方法上可能有所不當,但是他(她)的出發點是好的,這就是你可以信任他(她)的足夠理由。對同事,要從工作、事業的高度去信任他,每個人做每件事都是想要做好的,但由于知識、能力、水平的局限,事情不一定辦得很好,沒有達到你的要求,不過你應當設身處地的想想,看看這個人是否有責任感,是否盡職盡責,是否能調整自己,提高自己。只要是一個還想做事的人,你就有足夠的理由去信任他;對朋友,要在正確定位的基礎上來結交。朋友分為知心朋友、一般朋友、臨時朋友。知心朋友可進行傾吐心聲,交流思想;一般朋友可以談論時局,談天說地;臨時朋友可以談湖光山色,談天氣冷暖。
“寬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寬容是有原則的寬容,一味寬容是會壞事的??匆粋€人要看本質,看他的一貫表現,偶爾的言行差錯誰都會有,問題在于是否是經常犯錯,錯而不改。要認識一個人還要看他是否有寬容心,如果他是一個斤斤計較、心胸狹隘、自私自利的人,你就離他遠些,這種人往往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人生在世,真誠可貴。無論對家人、對朋友、對同事、對組織、對事業都要有一顆真誠的心。我們每天都接觸許多的人和事,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情形,不管出現什么樣的情形,一個真誠的人只求對得起別人,不求別人報答自己,這樣才問心無愧。不管家人、朋友、同事,只有真誠相待,關系才能牢固,才能互敬互愛,相輔相成,一輩子總想利用別人的人,算計別人,最終會被別人所唾棄。
人們常說:相處是緣分。這句話不假,但不僅要說在嘴上,更要記在心里。人生在世,必然天天與人相處,在相處的過程中,生活得到充實、幸福、快樂。當然有時可能也會有煩惱和苦悶,但這種煩惱和苦悶不會是永久的,只要過了這道坎,幸福快樂總比煩惱苦悶多,明天總比今天更美好。與人相處還要多發現別人的優點,多回憶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增強與別人相處的信心。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該出手就要出手,明里幫不著,暗里也要幫別人,別人遲早有一天會懂得你的為人,他將會信任你,感激你,尊敬你。
“人生問題是一個心態問題”,英國著名社會學家羅卡爾、博格曼如是說。是的,良好的心態可以讓你樂觀豁達;良好的心態,可以助你戰勝艱難困苦;良好的心態,可以讓你淡泊名利;良好的心態,可以利于你擁有快樂的人生;良好的心態,可以讓你的事業前途免去更多的人為障礙,從而鋪就幸??鞓返娜松缆?。
責任編輯:張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