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粒種子破土而出,沒有人可以預知他未來的模樣。經過30余載的洗禮,在云南這片紅土高原上,云南省非公經濟已然崛起,一家家非公骨干企業迅速成長。2014年7月30日,由云南省工商業聯合會主辦、中國建設銀行云南省分行協辦的“2014年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發布會”在昆明舉辦。
云南省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喻頂成,建行云南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何躍,中共云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功祥,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巡視員馬國耀,云南省商務廳副廳長孫燕,云南省工商局副局長曹陽,云南省地稅局副局長段雨瀾等領導和嘉賓蒞臨發布會現場。
這是一次非公企業的溫暖聚會,會議揭曉了“2014年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各企業領導親臨會議現場,親自觸亮了懸掛在主席臺旁的“百強燈“,擁抱屬于自己的榮譽。云南中豪置業有限責任公司、云南惠嘉進出口有限公司、云南立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再度位居前三強。會上還發布了2014年云南非公企業“制造業20強”“服務業20強”“吸納就業20強”榜單。高深(集團)有限公司、云南玉溪玉昆鋼鐵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選“制造業20強”,云南奧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昆明銀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選“服務業20強”,云南鴻翔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三鑫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選“吸納就業20強”。
門檻驟升
非公企業家有企業的成長之路和修煉之路,不會因為出身和經歷而有所差別,正如唐僧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少一難都不能取得真經。記者直擊2014年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發布會現場,一同感受了云南非公企業推動中國經濟向前發展的這支重要力量,聆聽他們在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付出了怎樣的心血汗水,他們有著怎樣的目標和夢想。
此次是云南省工商聯繼2013年之后第二次公布“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榜單,民營企業參評標準按照“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進行。從榜單數據來看,2014年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的門檻已經上升到了5.1億元。此次發布的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5戶,同比增加2戶,其中云南中豪置業有限責任公司以356.12億元繼續位居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惠嘉進出口有限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66.78億元。而剛剛登陸資本市場的云南鴻翔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35.46億元位居云南非公企業第20位,同時也成為了零售業的榜首。
受宏觀經濟以及房地產行業下行的影響,在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中,房地產行業不再如往年一樣飄紅。據統計,2014年的非公企業100強中,房地產行業以及房屋建筑業僅有12家進入榜單。而能源制造、零售行業、批發行業則上榜企業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立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高深(集團)有限公司營業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但營業收入在50-100億元的企業有4戶,同比減少了6戶。
從資產規模來看,非公企業100強中 ,資產超過100億元的企業的也有5戶,中豪置業、奧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金安橋水電站有限公司分別以563.73億元、368億元、209.71億元位居資產總額前三位。
在子榜單“制造業20強”中,立帆駿馬、高深集團以及玉溪玉昆鋼鐵有限公司摘得前三強。中豪置業、惠嘉進出口和云南奧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則奪下了服務業前三名,在服務業,除了上述兩家房地產公司之外,服務行業前20強主要來自批發、零售行業。同時,鴻翔一心堂還以13861名員工數量取得了云南省非公企業“吸納就業20強”的榜首,緊隨其后的分別是位于文山州的云南三鑫集團有限公司和奧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2013年,云南非公企業攻堅克難,穩中求進,經濟主體達到了174.57萬戶,其中私營企業22.66萬戶,個體工商戶151.91萬戶,非公經濟增加值實現5397.48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46.1%。
來自云南省工商聯發布的《2014年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調研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數據顯示,2013年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營業收入總額穩步增長,從2012年的2348.67億元增加到2643.34億元,同比增長12.55%,占2013年度云南生產總值的22.55%。
制造業鰲頭獨占
時光荏苒,腳步不停。非公經濟的發展如何行穩致遠,成為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在整個宏觀經濟下行的態勢之下,非公企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報告》指出,受市場萎縮、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和部分產能過剩的影響,2013年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生產經營效益下滑,利潤水平下降,盈利難度加大,經營效益水平整體偏低。
數據顯示,2013年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實現稅后凈利潤1214243萬元,同比下降11.33%。其中,93家企業實現盈利,戶均利潤13289萬元;47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7戶企業虧損,戶均虧損3092萬元,單一企業虧損最大虧損額達15168萬元。
從產業結構來看,2013年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中,第一產業僅有1家,第二產業達到了63家,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其中,制造業達到了48家,制造業企業的比重達到了將近一半。第三產業36家,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報告》指出,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中,二產比重過大,并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農副食品加工等傳統制造業和建筑業、采礦業,先進制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等戰略性產業缺乏;三產比重不足,主要是批發和零售、房地產業等傳統行業,物聯網、物流等新興產業缺失。
同此前一樣,昆明市仍然是云南非公企業100強最集中的地方,數量達到了42家,緊隨其后的是曲靖市,擁有14家,玉溪市和臨滄市則以分別7家的數量排在第三。數量最少的西雙版納州,沒有一家非公企業進入百強榜單。
百強走出 困難重重
隨著政府不斷簡政放權、放寬投資準入領域,以及“民間投資36條”的推進,非公企業正在積極地進入政府鼓勵投資領域,特別是非公百強企業,投資力度逐漸加大。
《報告》顯示,2013年云南非公企業100強中,有28家企業已經進入了資源、能源等基礎產業,7家進入了交通運輸、水利工程、電信等基礎設施領域,此外還有積極進入醫療教育、社會福利、文化旅游、體育、金融服務等領域,其中,還有14家企業到海外進行投資。
但從工商聯對81家企業參與民間投資相關政策環境變化調查情況來看,認為明顯改善的有12家,占比14.81%;有所改善的有49家,占比60.49%。但是認為無改善的仍有7家。從71家企業參與民間投資進入壟斷領域存在問題的情況來看,有42.25%的企業認為存在“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現象;仍有54.93%的企業認為壟斷行業門檻較高。
隨著云南省“橋頭堡”政策的實施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的深入推進,非公企業被寄予了更多走出去的厚望。《報告》指出,截至2013年底,非公企業百強中,累計有6家企業投資海外企業(項目)15家(項),投資額達到3902.3萬美元,其中有9家涉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投資企業(項目),涉及金額2441.5萬美元。
但《報告》同時指出,海外市場的開拓困難依舊較大,除了缺少海外經營人才、產品或服務缺乏國家競爭力、缺乏商務信息和市場分析之外,還面臨著審批程序復雜、外匯管制嚴格、國家政治經濟形勢多變、東道國政策多變等問題。
建行扶持 功不可沒
中國建設銀行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對非公企業的金融服務與融資支持,建行負責人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加深與云南省工商聯及其會員企業的合作,通過綜合金融服務和供應鏈金融服務,傾力扶持本省非公企業做大做強。
2013年11月云南省工商聯與建行云南省分行共同舉辦首屆非公企業百強發布會以來,建行云南省分行共對全省非公企業新發放對公貸款127.63億元,對29戶非公百強企業累計提供授信83.68億元。截止2014年6月末,建行云南省分行對非公企業投放對公貸款達238.05億元。
建行云南省分行積極貫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要求,加大對“三農”、小微企業、現代服務業、科技自主創新等實體經濟領域的金融支持。同時,充分依托建行所屬集團擁有的或與第三方合作的信托、租賃和基金等機構,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優勢,通過委托貸款、基金、保險和集合信托等方式為客戶提供多渠道融資。據了解,2013年該行通過綜合金融服務為客戶解決融資需求245億元。2014年上半年,該行綜合融資金額已達142億元。
適應企業供應鏈管理需要,建行云南省分行目前重點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針對產業鏈上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所有鏈條企業的金融服務進行系統性設計和安排,利用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資信能力,緩解銀行與中小型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矛盾,解決中小型企業抵押、擔保難問題。通過供應鏈金融,最終為企業實現“境內外、本外幣、線上下”全方位一體化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內容包括金融和商務服務兩方面,金融服務內容有融資類、投資類、結算類、擔保見證類、咨詢及其他服務類等綜合性服務,商務服務主要是為供應鏈各環節提供供應鏈信息交互與共享服務。
會議的最后,云南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喻頂成發表講話并指出,“過去一年,我省非公經濟迎難而上,總收入、納稅額和注冊資本都實現了穩步增長,取得了良好成績。當前,非公經濟發展迎來了多重機遇疊加的大好時機,我們要更加注重長遠謀劃、更加注重品牌培育和打造、更加注重創新轉型、更加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更加注重企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更加注重履行社會責任,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一有土壤就發芽,給點陽光就燦爛”,云南非公企業目前正顯示出罕見的競爭力和成長能力;在云南經濟發展藍圖繪就的同時,企業家們的斗志也空前高漲,“云南非公企業集團軍”方陣正步伐鏗鏘,走向更為寬闊的未來。李克強總理國情咨文和非公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出路在改革,加快升級轉型,優化經管機制,不斷開拓創新是非公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在這條艱難而光明的大道上各級工商聯將伸出熱情之手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積極改善發展環境,作為非公經濟發展的堅強后盾。
責任編輯:張博雅
附:云南省2014年民營企業100強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