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拓樸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050051
摘要: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形式與功能也呈現出多樣化,社會大眾開始關注建筑產品的設計水平,并且工程設計也體現了民用建筑的整體水平、要求及質量目標。可以說,沒有高水平的建筑設計,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就無從談起。可以說,民用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民用建筑產品的質量,因此探究民用設計的創新與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民用建筑;設計;創新;發展
前言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設計尤其是民用建筑設計的質量和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我國民用建筑設計的創新,使之符合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
一、民用建筑設計的創新策略分析
1、空間設計的創新
(1)把握“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在各個空間活動尺度,人體都是有一定比例的,而對住宅設計上,國內也有相應的設計規范標準,都有著明確的空間面積的量化要求。在民用建筑的平面設計上,需要將“以人為本”作為起設計理念,仔細的推敲與探索空間尺度,將人們日常的生活起居習慣融入到設計思維理念中,從而創造出滿足人們日常生活起居的空間,這樣不僅能夠讓空間布局不再空曠,也能夠讓人感受到一種親和力。
(2)注重舒適性設計
人們日常生活與學習,離不開住宅空間,每一天人們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呆在住宅之中,因此對于住宅的舒適度要求會更高。在節能與環保等方面,國家也制定了相應的規范標準,在節能環保大力提倡的同時,也提高了對新材料的應用、推廣,與新工藝之間的相互結合應用,從而創造出滿意的設計。比如:太陽能技術、分戶采暖、水技術等方面。
(3)注重功能性設計
就拿日本的住宅為例,雖然看起來房屋很小很小,但是一個臥室內卻可以說是“五臟俱全”,其功能非常完善,除開常規的功能之外,還包含了儲藏空間,衛生間干濕分區,甚至還有單獨的房間和坐便器,坐便器上有水龍頭,洗手水還可以用于沖廁所,這樣不僅能夠解決兩件套的安放問題,還能夠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當然,這里的很多住宅還無法做到這樣的精細化、舒適性的安排,只有在部分豪華的大型酒店或者是高級住宅中才能夠如此細化,但是這卻無法滿足人們的居住要求。所以,作為民用建筑的設計人員,應當積極地開動腦筋,合理利用小空間,靈活設計,解決功能方面的問題;大空間,則可以在功能完善、充分利用的同時,劃分出空間層次感,無論是哪一套住宅,都需要考慮到居住人員的實際需求,不能因為戶型等原因,將必要的功能舍去。
就國內的民用建筑的內部設計來看,其內部設計需要考慮到三大原則:合理的戶型和居室面積、良好的通風與采光、滿足清污分區、動靜結合等要求。在國內,中小套型的住宅設計非常多,但是,在中小套型的設計上,設計人員還需要考慮到:
第一,合理的分配面積,利用面積。由于中小套型面積相對較小,合理的分配與利用室內的每一寸面積就顯得尤為關鍵。在面積分配上,應當結合房間的實際功能、家具設備以及人員活動的具體情況。每一套住宅最基本都需要配上居室、臥室、廚房和衛生間等必不可少的功能空間。另外,也可以利用巧妙的空間復合以及角落等設施儲藏空間,以此來增大可利用面積。
第二,空大空間感,做好緊湊布局。通過緊湊的空間布局,能夠將空間與空間之間相互聯系,減少交通面積,擴大空間感,為家居生活提供便利,滿足緊湊空間布局的目的。
第三,有機的動線組織。本身來說,住宅的室內活動就存在一定的邏輯性,所以,在配置套型時,也需要考慮到相互之間存在的聯系,從而將其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一般來說,都是通過過道將居室、臥室、廚房、餐廳、衛生間等聯系起來。
2、建筑環境設計的創新
在民用建筑中,建筑環境的規劃設計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大因素,在民用建筑環境規劃設計中,應當貫徹可持續的發展思路,讓住宅區看起來更具人性化。
(1)良好的交通體系
目前,民用建筑住宅小區都是以住宅區作為汽車交通的終端,從而對交通流向進行合理地組織,因此,交通上的人車分離也成為目前民用建筑住宅小區規劃的主要方向之一,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就可以合理利用景觀引導、綠化分隔等方式;在住宅組團外圍的交通空間內也可以設置相應的露天停車場(適應人數規模),讓人與車不會存在較遠的記憶力,這樣不僅能夠讓人們享受外部的環境景觀,也可以滿足交通便利、安全的目的,同時,也讓擁有私家車的住戶感受到便利。
(2)構建親密的鄰里關系模式
考慮到住宅產品的特殊性,它不僅要求了一梯一戶、一梯多戶等私密性,同時也要求其存在一定的開放性,從而滿足人們基本上的社交。隨著單元式的住宅居住模式的出現,客觀上對人們的交流已經產生了空間上的阻隔,導致人們的交流存在較大約束。因此,在住宅小區的設計規劃上,就應當努力消除這種生硬的分割,在平面布置階段,考慮到社交需求,從而構建出合理的交通流向。
二、民用建筑設計的未來發展重點分析
1、加大建筑節能的發展
能源是當今國內和國際廣泛關注的話題,因此,在建筑設計創新中融入節能的元素是一項十分可行的創新思路。當前,在一些城市以及一些部門內,對于建筑節能的意識比較薄弱,給予的關注度也較低,這對于建筑節能工作的發展十分不利。為了做好建筑節能發展,應首先強化公眾以及相關部門對于建筑節能工作的認識,建立健全建筑節能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其次,要加大建筑節能的投資力度和監管力度,通過加大投資促進建筑節能項目的快速發展,并通過委派專業部門和管理人員監督建筑節能工作的實施。
2、建筑設計向智能建筑發展
所謂智能建筑是指將智能型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信、智能保安、環境監控等技術與建筑藝術融合在一起,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和對使用者的信息服務及其與建筑優化組合,使人獲得投資合理適合信息社會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校、舒適、便利、靈活的建筑空間。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于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智能建筑是未來建筑設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智能建筑設計中,計算機系統技術的發展水平和產品質量為智能建筑設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礎。智能建筑的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于建筑物的高標準的使用要求,更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人們的辦事效率,為人們節省出一定的時間,也創造出一定的便利。
3、融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實際上是對“節能建筑”和“智能建筑”的融合,綠色建筑的內涵包括三方面:節約能源、節約資源以及回歸自然。綠色建筑既是對環境的保護又是對人類的保護,是一項雙贏甚至多贏的設計理念,因此,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是未來建筑設計創新中的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設計為建筑物的實現提供根本性的保障,創新建筑設計理念是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使用質量的一種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民用建筑設計工作中,必須要不斷的改進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居住環境,同時對于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也體現出十分重要的推動意義。
參考文獻:
[1]李贊萬秋萍■Li Zan Wan Qiuping.民用建筑設計經濟實用性的探討[J].城市建筑,2013,18:36.
[2]李潔■Li Jie.淺談建筑設計的創新與應用[J].城市建筑,2013,18:294.
[3]宋亞銘.論建筑設計的創新與實踐[J].城市建筑,2013,04:38.
[4]李珂,侯曉兵.淺析民用建筑節能方法與對策[J].科技信息,2009,31:65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