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況:
鄭州市第十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位于鄭州市管城區十里鋪端午路北側,西臨峨嵋路,北臨航北路,東邊為空菜地。交通便利,環境優良。
1.基地現狀特點:
1)、交通便利,面臨三條城市道路;
2)、便于利用城市基礎設施;
3)、環境安靜優美,周邊綠化景觀良好,遠離污染源;
4)、地形比較規整;便于總平面布局。
2.建設規模:
總用地面積33337㎡,總建筑面積69917㎡,其中地上建筑面積49980㎡,地下建筑面積19936.2㎡。醫院建成規模病床數400床,遠期可發展為600床。
二、總平面規劃設計:
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遵循“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節能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功能合理、流程科學、經濟適用、適度超前的目標,將基地做統一規劃。總平面布置和設計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避開冬季主導風向,考慮夏季自然通風,建筑的主朝向采用南向,建筑布局緊湊。
醫院院區主出入口臨端午路設置,急診部出入口設置在峨嵋路中南部,病房樓主出入口設置在峨嵋路中北部,污物出入口臨航北路設置。
門診醫技樓面向基地南部主出入口廣場布置,坐北朝南。共由東西南北四個服務區域組成,其南部及西部為五層,高度為20.9米,東北部為六層,高度為25.45米。內設南北縱向醫療街,將醫技部設置在東北區域的1-4層,位于門診部和病房樓之間,將門診、醫技、病房串聯起來,方便患者就診、檢查、住院等行為活動,實現便捷、清晰、高效、易識別性等人性化設計。急診部設置在西北區域的1-2層,面向峨嵋路出入口及急救停車場,方便獨立使用。門診醫技樓的地下一層為汽車庫,設地下停車位400個。門診醫技樓的醫護人員出入口分別設置在東西南北各個區域。
病房樓位于門診醫技樓的北側,擁有最佳朝向,地上十一層,總高度為44.95米。住院部出入口設置在病房樓的中南部,與門診醫技聯系密切;探視病人出入口設置在病房樓的中北部;醫護人員出入口分別設置在病房樓的西側及北東側;污物出入口設置在東北部。
發熱門診樓設在基地的東北部,東西向布置,為地上兩層。其病員主出入口設置在主樓中西部,醫護人員從南北兩側分別出入。
行政辦公部分設置在醫技樓的5-6層,其出入口位于門診醫技樓的中東部。
營養食堂設置在病房樓的地下一層,其工作人員出入口設置在病房樓的北部。
所有門診樓、醫技樓及病房樓出入口及總體設計做到醫患分流、潔污分流。
基地的北部預留出一塊發展用地,可用于病房樓的遠期擴展。
醫院各出入口附近設置各類地面停車場及地下車庫出入口,地面停車位128個,可做為門診樓、急診部及病房樓臨時停車用。除消防車外,其他車輛不進入院區,形成人車分流。沿用地外圍設置主環路,形成暢通的路線,高效快捷的聯系各個區域,創造安靜的不受干擾的醫療環境。
三、平面功能設計
1、門診醫技樓
門診醫技樓的首層主出入口處設計為開放式公共服務大廳,設有相當于12個窗口的咨詢、掛號、收費處,18個窗口中西藥取藥處,設有醫導、保安、接待等便民設施。該大廳設有五層高的共享大廳,空間寬敞明亮,兩組自動扶梯,四部垂直電梯分布在該大廳的兩側,充分服務于人流密集、流動相對頻繁的過往人群,疏導便捷高效,減少病患者的滯留時間。
急診部設置在門診醫技樓的西北區域1-2層處,門廳出入口面向峨嵋路設置在地面停車場與地下車庫出入口附近,便于急救車的調度與到達。急診部自成一體,設有掛號、收費、取藥處;設有內外科門診、清創室、治療室、搶救室;二層設有內科病房、外科病房、B超及急診輸液處。
門診醫技樓的西北區域的三層設置的是門診手術室及EICU室,手術污物通過污物廊、污物電梯,從一層專用污物出口直接運出。四層設置的是口腔科牙科、五層為預留門診。
門診醫技樓的東南區域的一層為兒科門診,設有診室、治療室及隔離治療區。二層為婦產科,設有診室兼圍產保健室,人流手術室等。三層為外科門診,四層為內科門診;五層為病歷檔案庫及部分辦公室。
門診醫技樓的西南區域一層為中西藥庫及中西藥房;二層為門診輸液中心;三層為五官科眼科,四層為中醫科、理療科及皮膚科;五層為體檢中心。
以上三個區域均設有內部天井院,充分解決房間采光通風問題,體現以人文本、節能設計的原則。
門診醫技樓的東北區域一至四層為醫技樓,一層設有X光室、CT室、MRI室及DSA介入室;二層為檢驗科,三層為內鏡中心、四層為功能檢查科。五-六層為行政辦公用房,五層設有辦公室、領導辦公室及大小會議室;六層設有能容納200人的大報告廳及院史展覽廳。
門診醫技樓的地下一層為地下汽車庫,局部為放射科及設備間。
2、病房樓
病房樓平面布局上充分體現科學先進、功能齊全、安全規范、經濟適用的原則。該工程地上十一層,裙房三層,地下一層。地上總建筑面積為24350.55㎡。病房設置的床位數為400張,多數為2床間,可增為3床間,能滿足遠期600張床位的要求。
病房樓的主出入口設置在中南部,與門診醫技樓通過醫療走廊相連,一層大廳設有出入院管理、病區藥房及劃價取藥處,設有醫導、鮮花及小賣等便民設施;一層東部為醫療中心供應處,。
二層東部為產科,設有待產區、分娩區,產休區及嬰兒室等。生理產房臨近污物廊設置,便于污物從北部的污物電梯運出。西部為病理科及血庫。
三層為手術部及重癥監護部,設有10間手術室。手術區按三通道進行設計。病人通過換車間換車進入手術區,醫務人員經衛生通過間進入手術區,手術后廢棄物通過污物外廊由污物電梯運出大樓,潔凈器械和藥品從一層中心供應室由專用電梯運至手術區,各種流線互不交叉,避免相互感染。三層的西部為重癥監護部,設有ICU及CCU監護室。
三層上設置技術層,以放置手術室凈化設備及標準層管道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