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紡織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2.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規劃設計是一門正逐步完善和發展的綜合性學科,是一門在實踐中安排城市發展規劃與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相對關聯的實用性學科,它具有相對獨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決的是城市的面和線問題。文章主要是通過對居住空間分析,設計出能夠協調人的活動與區域分布的關系,實際中常常是通過產業的分布和交通布局來實現這一目的,達到改善居住環境的目標。
關鍵詞:建筑設計;城市規劃;關系
一、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的區別和聯系
使用者的需求是導致建筑物產生的原因,因此建筑的出現都是為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時建筑物是組成城市的細胞,因此建筑也會受到城市的規劃、城市的文化以及自然條件、地區環境的影響。信息時代的社會是一個崇尚個性的社會,不少建筑物借助建筑物本身與城市規劃的完美結合成就了其特有的輝煌,成為一個城市個性鮮明、功能完美的代表物。同時也應該看到有些建筑物由于在設計時脫離城市的規劃,導致最后無法滿足城市規劃的要求而被遺棄。因此能夠成就輝煌的建筑物必須要做到建筑的設計與城市的統一和協調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從這個方面來說,了解建筑的設計與城市規劃之間的區別和內在聯系就顯得相當重要。
(一)建筑設計的含義及作用
建筑設計作為建筑工程的首要步驟,此步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成功解決建筑建設過程中點與面的關系,做到以建設任務的基本要求為前提,建設技術為手段,對工程進行全面的設想,依據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對建筑的詳細尺寸和大小、空間的組合方式以及建筑材料等具體建筑信息進行詳細的設計。因此可以看出,建筑設計對建筑的內部、外部等景觀進行詳細的設計,就滿足了城市規劃過程中的一個點和面的設計,為構成城市這個整體奠定了基礎。
(二)城市規劃的含義及作用
城市的規劃就是為了動態解決存在于城市中的各種建成環境的關系,實現建成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但是又有機構成整體的方法。這里所說的建成環境是指存在于城市中的不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環境,而是由人工建造而成的諸如街道、橋梁、建筑物等。城市的規劃必須要從生態的角度、可持續發展的立場和延續城市文化歷史的目的出發進行城市未來的計劃。城市規劃體現了建筑設計的特色。例如:建筑設計師過于追求美,將較大地塊分配給規格、大小不一的建筑,這就使得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就會出現建筑物參差不齊,高低相異的現象,這就有違公平和統一的原則,不符合低價運行的相關經濟學的規律,這就使得建筑物所構成的被人們所領會的城市空間變得不被人們所理解,使得城市在時間、社會以及經濟等方面都有著相當大的局限性,影響到城市的整體美感和綜合價值。
(三)建筑與規劃的區別和聯系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建筑與規劃是緊密相連的,并且產生了建筑規劃設計這一集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為一體的綜合性使用學科??梢娊ㄖ脑O計和城市的規劃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因此建筑和規劃之間既相互制約也互相扶持。對于一個合理的城市空間的建設,建筑的設計和城市的規劃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城市規劃對建筑設計能夠起到指導性的作用,而對于建筑的設計而言,只有與建筑所處的環境相結合才能展現設計過程中的特點,才能體現其使用價值,從而實現作品的設計理念,成為有用的建筑。對于城市的規劃而言,也要考慮到建筑設計,因此就需要用規劃來完成對建筑物整體的把握、設計來實現建筑的實際功能。
二、我國的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的特點
城市建筑設計在我國是一個能夠體現國家和城市文化的標志。當前首先對城市進行產業布局即城市規劃的點狀規劃,然后進行交通布局即現狀設計來實現更好的城市居住環境,最后進行改善工作條件和居住的面狀規劃來實現城市規劃的三步規劃。這種城市規劃并未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社會問題,因此被廣大建筑設計者舍棄,并且在不斷嘗試新的符合城市立體與整體的發展要求。當前廣泛被認可的城市規劃模式是“自然—空間—人類系統”整體規劃理念。在實際的操作中將建筑設計作為提高城市規劃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建筑的整體設計上,城市與周邊的建筑明顯會出現對比,因此在建筑設計時一定要注重與現有建筑物的對比和協調,在流線上要不違背環境的機理,在人的感覺上要注重局部環境同整體環境之間的關系,在規劃上要滿足人對建筑物的心理和生理的感受。
重視過去的實際經驗是過去我國城市規劃的重要特點,但是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經驗控制也出現了不穩定的因素。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間,我國的建筑物施工也得到了加速,因此不再是城市規劃引導建筑設計,并且逐步出現建筑設計促進城市規劃的現象。建筑設計對影響城市美觀和功能的所有因素進行具體而詳細的設計,這包括了廣場中的景觀設計,建筑體的分布方式以及街道同建筑物的尺度大小等。
現階段我國最重要的建筑設計特點就在于對于建筑的處理上,強調立面上的虛實結合,色彩上的對比,以達到同周圍環境的協調一致,比如:高層建筑頂部和屋頂對于城市的整體印象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在設計時一定要保證其有一定的秩序,因此在設計時就從墻面的傾斜、用局部小環境加高處理的方式來對人的視線進行控制;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因此在進行城市規劃時一定要保證城市的空間環境、體型質量相互協調統一,設計出一批能夠體現城市規劃和時代風貌的城市設計,并且在設計中要注重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重視城市文化的保持和維護。這種城市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原理是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有著極大發展潛力和適應力的規劃設計特點。
對于我國的城市規劃,主要的特點有四點:堅持建筑與生態環境的統一,重視以人為本,注重城市建筑的自然采光,強調建筑物的自然通風;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方法,嘗試新技術和新材料,從技術和材料上進行創新;多學科融合,將城市規劃學原理同空間規劃、管理學知識相結合,力求在審美方面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可,在質量上能夠保證市民的快捷出行。
三、建筑設計同城市規劃的協調
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有著緊密的聯系,建筑設計師的主要工作就是以城市規劃為基礎,從建筑技術、業主要求為基準點,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建筑分布的設計和規劃。通過對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的區別和聯系可以看出,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有著不少矛盾的地方,因此協調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嘗試:
(一)明確建筑設計是城市規劃的基礎
從本質上說,建筑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建筑物實體的產生打下基礎,建筑物實體的出現則是為了達到規劃預期的功能,因此可以看出建筑設計應當成為城市規劃的載體。從工作內容上說,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都包含了對布局的設計,并且都是采用相似的技術手段來進行分析,利用色彩渲染來進行建筑物體型設計。這也就是說,城市規劃是建筑設計的目的,建筑設計是城市規劃的基礎。其次從環境因素上說,城市功能的體現極大程度上會受到建筑技術、人文觀念等因素影響,例如:建筑物的施工地點除了要對周邊的交通環境、配套條件進行考慮,還要對建筑物所處地區的文化進行考察,保證作品能夠滿足業主使用的要求,同時還要不違背當地地域文化特點,體現時代特征的條件,表現民族的風俗和區域建筑物的和諧統一。因此建筑設計理當成為城市規劃的基礎。
(二)建筑設計要服從城市規劃的要求
建筑物是城市景觀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建筑在城市中占據主體地理位置并且能夠體現城市文化,因此有人將建筑物稱為城市的象征,在建筑設計時一定要注重土地資源和空間資源的安排,綜合考慮城市整體的平衡和空間資源,以定性、定量的方式來進行合理的城市規劃。
(三)重視城市規劃同建筑設計的統一
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作為構建一個美好城市的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部分,在整個過程中的技術運用以及理論分析等方面都有相互滲透和融合,因此在建筑設計時要考慮到城市規劃的能力。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可對城市規劃進行小范圍的調整以達到整體的和諧統一。另外,還要重視學科知識之間的交叉,由于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在設計規劃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掌握多種學科知識,綜合運用對于提高建筑設計能力和城市規劃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建筑設計是在城市規劃的前提下,根據建設任務要求和工程技術條件進行全面設想,并根據其功能具體確定建筑物的空間組合形式和具體尺寸,構造及材料做法。城市規劃治理是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通過政府行為來對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進行監督、治理,并對二者之間發生的矛盾加以協調解決。
參考文獻:
[1] 馮志剛.淺談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田.科技創新導報,2008(08).
[2] 代琳.淺論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團.山西建筑,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