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
一、推進技術法規與技術票準相結合體制的建立
世界當今發達國家對建筑技術管理普遍采用的體制是技術法規與技術標準相結合的工程建設標準體制,此體制也是WTO規則認可的有關貿易壁壘的技術管理體制。為了適應我國不同時期的經濟體制,我國的工程建設標準體制隨著經濟體制的變革而不斷地改革和發展。在實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進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標準化的性質體現在強制性與推薦性相結合,<強制性條文>的制定,標志著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從研究,探索再到實施,已經向技術管理法制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但是從建立技術法規與技術標準化相結合的體制總目標來看,當沒有上位法規支持技術法規制定的前提下,<強制性條文>還只能為解決目前工程建設領域技術問題的一種過渡。因此,解決法律滯后的問題是建立技術法規與技術標準相結合體制的前提。為配合立法工作的開展,建議加快目前正在開展的城市軌道交通,房屋建筑,城鎮燃氣專業技術法規試點編制工作步伐,為技術法規的審查,編制,批準,發布,實施,管理等的探索經驗,為法律的修訂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
二、工程建設管理標準化
(一)人員配備標準化。明確項目組各成員的職責,工作內容,工程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要點。在人員配制中,項目部要充分的考慮各部分,各專業的實際情況,確保人員配制齊全。
(二)現場管理標準化。實施現場簽認制度,建立定人,定崗,定期,定責,定點的檢查制度,按現場作業標準以及施工作業指導書施工。在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熟悉產權單位施工聯系人,各遷改工點運營范圍等情況,施工人員要做到心中有數,所有的施工人員持證上崗。施工中,每個月由項目部負責人組織所有施工人員進行一次安全知識和崗位技能的考試。定期召開安全會議,通過總結經驗,不斷進行改進,確保施工,行車等安全。制訂各級質量管理部門或機構及質量管理人員的質量職責,必須做到職責明確,工作內容清楚,責任及具體工作內容落實到每個人,形成質量工作人人有責的工作氛圍。堅持全線創優,制定明確細化的工程質量標準和操作工藝,施工過程中要嚴抓組織實施。
(三)過程控制標準化。制定安全生產管理標準,建立工期管理標準,建立合同,拆遷,施工圖審核,驗工計價等工作標準,認真貫徹“六位一體”管理要求。在施工基礎管理上,我們落實工程物資,工程資料等方面的管理,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質量,安全,投資,工期,環保,技術創新六位一體的要求,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進而全面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三、加強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監理
要加強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監理,對工程施工做到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控,從而有效地實現工程項目施工的全面質量控制。
(一)監理預控。監理預控要在宏觀和微觀上控制,即遵守規范規程又注意每個細微環節。
(二)重視旁站監理及巡視檢查,保障工程施工質量。通過旁站能通過檢查和督促工程施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障整個工程處于受控狀態。旁站監理人員必須具備現場質量控制的相應素質,加強合同意識管理,及時果斷地處理工程質量問題。尤其對于重要工序及重要部位要堅持旁站監理。在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整個施工作業范圍進行現場巡視檢查,盡可能全面地發現問題,盡量在現場解決處理,達不到設計及規范要求的施工作業不放過,從而使施工人員養成規范施工的習慣。通過現場巡視,可以有效地掌握影響工程質量的各種因素。如機械設備是否完好和適用,施工人員是否到位,材料質量,材料適用性及供應是否及時到位,材料堆放是否安全合理有序,施工方法是否合理及規范等等。
(三)平行檢驗。平行檢驗是項目監理單位利用一定的檢查或檢測手段,按照一定的比例,對某些試驗,工程部位,材料等進行檢測或檢查,進行質量判斷的能力。它是監理控制質量的有效手段,在技術復核及復驗工作中采用,是監理工程師對施工質量進行驗收,做出獨立判斷的重要依據。
(四)定期召開監理工地例會。對施工過程中發現的較普遍存在和重大問題,應采取工地例會的形式解決。例會是施工過程中參建各方溝通施工情況,解決分分歧形成共識,做出決定的主要渠道,也是監理工程師進行現場質量控制的重要場所,要做到例會工作。
(五)監理人員要做到“四勤”。監理人員要積極主動,腿勤,腦勤,口勤,手勤,即勤檢查,勤思考,勤到工地檢查找施工質量問題,對發現的疑問勤記。發現問題后不要亂說,要弄清楚后再下結論,避免產生失誤,影 響監理形象。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程質量,使業主得到滿意的工程。
大量實踐證明,控制施工過程中標準化的實施對整個工程建設的安全,質量等各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保證整個施工建設按計劃合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