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籍測繪大隊,廣東深圳 518034
摘要:市政建設工程竣工測量是城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對已批準的市政建設工程進行規劃監督檢查的基本環節,為城市的規劃和管理提供完整、準確的基礎資料,為數字城市的建設提供必備的數據支持。本文結合深圳市市政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測量的實踐,對建筑工程規劃驗收的竣工測量工作進行系統性歸納總結,同時對市政建設工程規劃驗收竣工測量工作中的工作原則、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及測量中精度控制要求進行了分析討論
關鍵詞:市政建設工程;規劃驗收;竣工測量
1 前言
市政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是在單項工程竣工之后進行的重要工作,是城市規劃行政部門對已批準的建設工程進行規劃監督檢查的基本環節,依據規劃部門批準的市政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同時批準的市政工程報建審批意見書及工程施工圖,對市政建設工程施工的符合性進行測繪復核。測繪成果應準確完整反映市政建設工程竣工實際情況,是對規劃部門所核發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建筑工程的驗收,即審核建設單位是否按照該工程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要求進行建設。所以對建設工程進行竣工測量是必要的。
竣工測量成果的質量,不僅影響規劃部門掌握現狀地理信息的正確性,而且直接影響到規劃管理部門對規劃審批的落實和監督管理。因此,本文以深圳市開展市政工程竣工測量工作為例,深入研究規劃管理部門對建設項目規劃驗收的實際要求,對竣工測量工作的工作原則、工作內容、工作流程與關鍵工藝等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2 竣工測量的原則
竣工測量是建設工程規劃驗收的一項重要程序,是城鄉規劃批后監督管理階段的一件重要工作,竣工測量的成果是建設項目規劃驗收審核的重要依據。針對規劃驗收和竣工測量特點與要求,進行建筑工程竣工測量時應遵守以下原則:
(1)基準統一原則:竣工測量應采用與規劃實施階段統一的平面坐標系統和高程基準,確保竣工測量成果能準確有效地與建設工程建前、批后成果進行對比分析。
(2)施測條件完備原則:審批后的市政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橋梁、隧道、軌道、交通設施、城市供水、排水、防洪排澇、電子、照明、郵電通訊、有線電視、油氣、熱力管線及設施,環境、衛生設施及其它公共設施工程已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要求完成相應的工程并符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其他要求,確保竣工測量對象的不可變性。
(3)現場實測原則:竣工測量時各竣工信息數據應現場實際測量采集、核實,通過直接或間接計算求取。
(4)誠信測繪原則:竣工測量應由取得有效的《測繪資質證書》,并具有竣工測量的業務范圍的測繪單位承擔,測繪單位進行竣工測量時必須全面、客觀、公正、準確。
3 竣工測量的主要內容
竣工測量是專門為城鄉建設工程規劃驗收提供審核依據的一項技術測繪工作,是城鄉規劃實施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既有工程測量的普遍性要求,也有城鄉規劃管理的特殊性要求。
竣工測量在符合相關技術規定、規范及規劃管理部門要求的前提下,應現場全面核實建設工程是否符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要求,主要內容有:
(1)基礎地理信息要素
竣工測量成果應準確、全面反應建設工程的現狀,因此竣工測量采集的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應按相關技術規定進行測量。主要包括:
①控制部分:一級GPS控制點測量、二級導線測量、四等水準測量、圖根控制點測量;
②道路部分:道路起、終點位置測繪,道路平面位置指標點坐標測繪,道路橫、縱斷面圖測繪,1:500竣工現狀圖測繪;
③橋梁部分:橋梁起、終點位置測繪,橋梁平面位置指標點坐標測繪,橋梁斷面圖測繪,橋梁高度測繪,1:500竣工現狀圖測繪;
④管線部分:給水管線、污水管線、雨水管線、電力(路燈)管線、電信(信號)管線竣工測量,給水管線縱斷面圖測繪,污水管線縱斷面圖測繪,雨水管線縱斷面圖測繪,1:500地下管線竣工圖測繪
(2)規劃指標復核
①竣工測繪的道路起、終點位置與施工圖道路起、終點位置進行比較;竣工測繪的道路中線位置與施工圖的道路中線位置比較;竣工測繪的道路中線高程與施工圖的道路中線高程比較;竣工測繪的道路縱向坡度與施工圖的道路縱向坡度比較;竣工測繪的道路寬度與施工圖的道路寬度比較;橋梁凈空高;路口增減。
②管線的增減,管線井的增減,管線平面位置,管線高程比較,管材變化情況,管徑變化,管孔數,斷面尺寸,預留接口。
③房屋位置與設計位置變化情況,是否超出道路紅線;房屋建筑面積與規劃許可證批準面積的變化情況。
(3)其它說明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上特別注明的其他事項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劃管理部門規定和限制的其他要素其它與設計圖不符合的項目說明。
4 工作流程
竣工測量工作與其他的測量工作流程大致相同主要分為 4 個階段:準備工作、外業采集、內業處理、成果檢驗和歸檔。各個工作階段應緊密銜接,逐步推進。各階段之間關系,如下圖所示。
(1)準備工作階段
作業組領到測繪任務后,應著手測繪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包括:資料審查、外業踏勘、人員安排、儀器設備準備等。
作業組根據任務資料、外業踏勘情況,編制技術設計書,根據報文資料、外業踏勘情況,完成編制生產作業計劃,生產作業計劃應貼近實際、實事求是,不可隨意簡化或擴大化測繪生產作業,即不可隨意減少或增加測繪工作量。
技術設計文件、技術設計書、測繪費用預算單,交審核科審核,由審核科審核通過后,作業組按批準的技術設計文件和生產作業計劃進行生產作業。
(2)外業采集階段
外業工作主要包括:控制測量、地形現狀圖測量、地下管線測量、道路縱、橫斷面測量,管線縱斷測量,項目內有房屋需同時進行竣工測量時,房屋竣工測量、規劃要素測量(如道路起終點測量)等。
(3)內業處理階段
內業工作主要是對外業工作所采集的信息進行整理、處理及加工,繪制建設工程竣工現狀圖、建設工程管線竣工圖、道路縱、橫斷面圖、管線縱斷面圖,整理管線成果表、編寫成果報告書,形成完整的竣工測量成果。
(4)成果檢驗和歸檔階段
測繪單位應對竣工測量成果質量進行嚴格的監督檢查,嚴把質量關,嚴格落實“三檢兩審”制度,確保成果準確無誤,項目負責人、各級質量、驗收人員應各負其責,加強質量管理。竣工測量工程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歸檔,以便日后查詢和再次利用。
5 工程案例
5.1工程概況
107國道寶安段三期改造工程位于深圳市寶安區內,設計起點為機場立交,設計終點為107國道深圳境內的塘下涌立交,沿途依次穿越福永、沙井、松崗三街道。該工程全長18681.005米,設計起點坐標X=31121.988,Y=91920.614,設計終點坐標X=47908.285,Y=92266.173,標準路幅寬75米,主道雙向八車道,兩側加設輔道和人行道,17座人行天橋。除道路及立交工程外,還包括雨水、污水、給水、電力、電信、照明、橋涵、人行通道、綠化等相應配套市政工程。
5.2測繪任務概況
主要測繪內容為:
(1)控制點測量
(2)道路中線測量(含主線、左輔道、右輔道、匝道)
(3)地下管線探測(含新老管線)
(4)道路橫斷面測量(含地下管線、人行天橋、箱涵等)
(5)道路縱斷面測量(含主線、左輔道、右輔道、匝道)
(6)1:500道路竣工圖測量
(7)驗測平面位置、驗測高程、高度(含主線、路口、立交、人行天橋、箱涵等)
5.3控制測量
為滿足道路竣工測量的控制要求,在測量前收集了測區原有等級控制資料,經實地調查,在本段道路附近有四等GPS控制點“塘下涌(B104)”、“B102”、“B272”、“B120”、“B119”、“B140”、“B141”、“B137”、“B143”、“B358”等,上述控制點在實地保存完好,可作為本次道路竣工測量的首級控制的起算點。
為保證數字化測圖及管線探測的需要,本次控制測量擬在上述控制點的基礎上布設本工程的首級控制網,在一級GPS控制網的基礎上布設二級導線,并聯測四等水準,最后在一、二級控制點的基礎上布設圖根控制。
5.3.1技術指標
表1 一級GPS網的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平均邊長(km)固定誤差a(mm)比例誤差系數
b(1×10-6)最弱邊相對中誤差
一級1≤10≤51/20000
表2 二級導線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閉合或附合導線長度(km)平均邊長
(m)測距中誤差
(mm)測角中誤差
(″)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水平角測回數方位角閉合差
(″)測距儀邊長觀測次數
往返
二級2.4200≤±15≤±8≤1/10000DJ2
1測回≤±II級1
注:n為測站數
表3 四等水準測量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最大長度(km)前后視距差
(m)任一測站前后視距
累積差(m)附合路線或
環線閉合差
四等15≤5≤10≤±20
注:L為附合路線或環線長度
表4 圖根導線測量主要技術要求
比例尺導線長度(km)平均邊長(m)導線相對
閉合差方位角閉合差(\")測距
儀器
類型方法與測回數
1:50090080≤1/4000≤±40II單程觀測
1測回
5.4 1:500地形現狀圖測量
① 數據采集:使用TOPCON GTS-332N全站儀在施測范圍內的各導線點上分別設站,經方向和距離檢查無誤后,采用極坐標法對碎部點進行采集,使用全站儀內存進行數據記錄,同時現場繪制草圖。
② 內業成圖:將野外采集的數據傳輸到室內的計算機中用南方CASS2008成圖軟件進行圖形編輯。編輯時嚴格執行有關規范及圖式。
③ 為方便業主使用,每類圖形元素分層存放。如下圖:
5.5地下管線測量
地下管線探測:地下管線的探查遵循從已知到未知,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選擇快速輕便、有效的探測手段探查。
① 管線調查
技術人員根據管線設計資料在測區內先進行踏勘,對明顯管線點及出露管線段采用實地調查的方法進行工作,排水用特制的量桿量管底深度,并現場作好記錄,為使用儀器探測做準備。
② 地下管線測量
地下管線測量是在管線點探查野外作業完成且經物探外業組自行檢查無誤后,以探查工序提供的地下管線調繪草圖或記錄紙上繪制的草圖作為依據,配合物探作業人員實地指定,進行管線點測量。
③管線圖編繪
管線圖編繪是利用外業采集的數據,以數字化機助成圖。工作中我們在外業數據采集完成的基礎上,首先形成管線屬性數據庫,經人工及軟件自動檢查(管線的連接關系、管線點的屬性、起終點深度、管徑或斷面尺寸、管材、埋設方式、雨污水逆流、管線超長、重復線段以及不合理的線段等)無誤后,再利用地下管線數據處理軟件map9.0,按要求完成了綜合地下管線圖的編繪工作。如下圖:
④ 管線點成果表編制
按照《實測細則》要求的格式,利用軟件生成管線點成果表。成果表上管線點預編號和連接點號與管線圖圖上點號一一對應;當同一管線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連接方向時,點號欄只打印一個點號(換頁時除外),連接點號欄打印各個方向的連接點號;備注欄注明管偏方向和距離及其它需說明的事項;管線點類別欄中優先填寫附屬物,附屬物優先填寫(檢查井),無附屬物的在特征欄中填寫點特征。如表所示
⑤地下管線的探查精度要求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的精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A、地下管線隱蔽管線點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δts=0.10 h,埋深限差δth=0.15 h(h為地下管線中心埋深,單位為厘米,當h<1m時則以100cm代入計算);
B、地下管線明顯管線點埋深量測精度:重復量測埋深限差為±5cm,埋深中誤差不得大于±2.5cm;
C、地下管線點的測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誤差ms 不得大于±5cm(相對于鄰近控制點),高程測量中誤差mh 不得大于±3cm(相對于鄰近控制點);
D、地下管線圖測繪精度:地下管線與鄰近的建筑物、相鄰管線以及規劃道路中心線的間距中誤差mc不得大于圖上±0.5mm。
5.5橫斷面測量
根據道路特點及橫斷面的變化情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進行橫斷面測量,本次共測量230條橫斷面。橫斷面上的管線點根據地下管線走向與橫斷面位置進行計算定位。橫斷面編號采用設計斷面號。
5.6縱斷面測量
根據道路拐彎、坡度變化等不同情況,共測繪66.40公里縱斷面。縱斷面點編號采用道路里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