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宏宇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舟山 31600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工程勘察的工作越來越重要,水文地質勘察是工程勘察中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不僅能有效的促進工程勘察質量的提升,同時也有助于整個工程質量的提升。本文主要是對工程地質勘察中開展水文地質勘察的基本要求進行了分析其次對水文地質的評價內容進行了分析;再次就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進行了探究,以更好地分析和掌握地下水給工程地質勘察帶來的不利影響,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簡單的總結,以供參考。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地下水
所謂水文地質勘察,主要在野外進行,工作的結果需要提交水文地質勘察報告并附有相應的圖件。根據目的、任務、要求和比例尺的不同,水文地質勘察可分為綜合性的水文地質普查和專門性的水文地質勘探兩類。因此對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勘察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作為勘察人員,應如何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呢?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做出以下幾點探究性的分析。
1工程地質勘察中開展水文地質勘察的基本要求
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為了開展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就必須滿足以下幾點基本要求。
1.1認真分析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條件
在水文地質勘察中,首先就必須注重自然地理條件的分析。即對氣象水文特征以及地形地貌進行分析,所謂氣象水文特征,就是工程所在地屬于哪種地域條件,例如是屬于熱帶氣候還是亞熱帶氣候,或者屬于季風氣候,而地形地貌則是工程所在地周邊的平原、水系、高原等特征,以及地形是否開闊平坦和地貌侵蝕的程度等等。只有對這些自然地理條件進行認真的分析和掌握,才能為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1.2加強地質環境的分析,摸清地下水位的高低
在分析自然地理條件的基礎上,還應對地質環境和地下水位進行分析。應結合工程所在地地質的構造特點和基底構造以及地層巖性和新構造運動情況等分析地質環境。并對工程所在地近五年內最高的地下水位以及水位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找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排補關系及其給地下水位帶來的影響,以最大化的減少因地下水位發生變化而影響工程的開展。
1.3精心準備水文地質參數
一是在施工現場進行抽水試驗、注水或者壓水試驗對地層的滲透系數進行測定,不同的土層采用的試驗不一樣,要針對具體的情況而定,如硬質巖石采用壓水試驗較合適;二是結合隔水層和含水層埋藏的條件以及地下水的流向、類型和水位變化趨勢等確定含水層的厚度、埋藏的深度以及分布的具體情況。通過對這些水文地質參數的準備,進一步為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成效的提升注入活力[1]。
2淺談水文地質的評價內容
為了更好的開展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就必須掌握評價水文地質情況的內容,才能更好地找出水文地質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合理化和科學化的防治措施,同時也給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學的水文地質資料,最終最大化地減少甚至消除地下水給整個工程帶來的危害。具體來說,評價水文地質是否存在問題,就必須嚴格按照以下幾點評價內容進行評價。一是將地下水給體以及建筑帶來作用與影響作為重點評價內容,以預測有可能給工程帶來的危害,并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二是分析和掌握建筑物的地基基礎類型,并找出與此地基基礎類型相類似的水文地質問題,從而針對性地選用水文地質資料;三是在查明地下水現存狀態及變化規律的基礎上,對人為活動給地下水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和預測;四是基于工程地質問題的分析,必須有以地下水位為基點,進行針對性的分析[2];五是弄清楚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等情況,調查下周圍地下水水位的變化情況,積極收集周邊水文地質資料。
3地下水對工程危害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工程地質勘察中開展水文地質勘察的基本要求及其評價內容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地下水的存在,將會對工程帶來哪些危害呢?我們只有對這些危害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才能在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更好地發現水文地質問題,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應對。以下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淺談下地下水對工程危害。
3.1地下水水位上升時帶來的危害分析
當地下水水位上升時,有可能給工程帶來的危害有以下幾點:一是使得土壤變得沼澤化和鹽漬化;二是地下水給建筑物帶來的腐蝕更嚴重;三是體的巖石出現崩塌和滑移,例如在河岸和斜坡等處最為常見;四是特殊體的結構被破壞或者強度下降;五是粉土和粉細砂出現飽和液化、管涌、流砂等;六是導致地下室被充水和淹沒,進而導致建筑的基礎上浮,最終引發建筑物失去穩定性出現傾斜甚至倒塌。而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含水層結構、水文氣象因素、人為因素以及總體巖性產狀以及施工等[3]。
3.2地下水水位下降時帶來的危害分析
除了地下水水位上升會對工程帶來危害,地下水水位下降同樣會給工程帶來危害。例如導致地面不均勻的沉降、地裂以及地面出現塌陷和水質惡化以及水資源枯竭等危害。而究其根源,主要是人為的抽取地下水、修建水庫、筑壩等導致下游的地下水補給嚴重不足等造成的,不僅對建筑物和體的穩定性有極大的危害,而且還會人對人類的居住環境帶來極大的威脅和挑戰,因而必須高度重視。
3.3地下水水位升降頻繁會影響物理力學性能的發揮
當地下水水位出現忽升忽降的情況時,變回對膨脹性的產生影響,導致其脹縮變形不均,甚至導致低劣,極易給低層建筑物和輕型建筑物造成破壞,尤其是地下水水位出現頻繁升降時,極易大致出現大幅度的膨脹收縮。因而在勘察膨脹性的地區時,必須加強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以最大化的為地基基礎深度的確定提供最具權威的參考資料。但是,在實際工程中,還應結合工程實際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尤其是在建筑地基內部時,若地下水的水位處于基礎底面這下的壓縮層且水位出現變化時,將會給建筑的穩定性有著直接的影響,當水位上升時,則會導致地基土軟化,可壓縮性變大以及強度下降等問題,進而導致建筑物出現極大的沉降和變形,當水位下降時,則會增加自重應力,極易導致地基基礎出現附加性的沉降,此外,若土質不均勻以及地下水水位驟降時同樣會導致建筑物出現變形。
3.4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給工程帶來的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狀態下動水壓力作用比較微弱,在人為工程活動中由于改變了地下水天然動力平衡條件,在動水壓力作用下往往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工程危害。因而為提高工程勘察質量,在工程勘察中不僅要求查明與工程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評價地下水對體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響,為工程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質資料,以消除或減少地下水對工程的危害[4]。
4結語
綜上所述,對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勘探進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工程勘探工作人員,必須緊密結合我國勘探事業發展的需要,認真分析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加強地質環境的分析,摸清地下水位的高低,精心準備水文地質參數,切實掌握,水文地質的評價內容,并認真分析和掌握地下水升降給工程帶來的危害,以更好地促進整個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成效的提升,以最大化的減少建筑地基的沉降和病害的出現,最終為整個工程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尹湃.淺談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勘察的地位及內容[J].科技信息,2011,22:482-483.
[2]石廣平.水文地質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2,06:164+166.
[3]楊松林.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若干問題的探討[J].低碳世界,2013,09:119-120.
[4]艾力江·沙吾提.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的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10:28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