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學院資產與后勤管理處 215500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高校對于工程建設項目、政府采購的招投標和后勤財務方面的監督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建立完備的制度和規則并進行監督,對于預防腐敗、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節約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后勤管理;后勤社會化改革;政府采購
一、高校后勤管理與后勤社會化改革
高校后勤管理是指高校為保證師生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在為其提供各種物質條件過程中的組織、計劃、協調、監督、控制、決策等活動的總和,主要包括校園建設管理、物業管理和飲食服務管理三大部分。后勤部門是一個龐大的組織系統,肩負著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環境育人的職能,涉及工作人員眾多,業務復雜繁瑣,資金流量巨大,所以后勤管理的水平直接影響學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功能,關系到學校的生存與發展。
始于 20 世紀末的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使后勤管理制度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即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將企業制度和競爭機制引入高校后勤管理,后勤部門逐步從行政機構中剝離出來,成立后勤總公司,實行社會協助、學校監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十多年的實踐證明,后勤社會化改革使后勤管理制度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后勤保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雖然后勤部門從學校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企業,人員、經費與學校脫離,但是后勤資產仍然屬于學校,造成后勤實體與學校之間的產權關系不清晰,因此更需要學校的監督。后勤工作紛繁復雜,學校的監督管理可能無法關注到每一個細節,而這些細節的監管疏忽可能造成財務漏洞和國有資產的流失,滋生腐敗,導致重大風險。
二、現階段我國高校后勤監督管理的不足
1.基建工程項目的監管
近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高校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日益加大,各種基礎設施的維護、配套、綠化和改造工作也大幅增加。由于基本建設項目投資大、建設周期較長、管理專業性強,學校如何預防腐敗,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合理控制建設成本,提高工程的質量,成為學校后勤管理的一項重要課題。大部分學校的工程招標、管理、驗收,交付使用后的維護均由基建處負責,招標負責人并非項目出資人,項目往往金額巨大,容易出現權力尋租現象。如果招投標監管不到位將出現下列問題:①招標文件對投標人的資質、標準做出特殊規定,排斥其他競爭者,出現“預期中標”。②工程量清單編制不精準。工程量清單是招標人依據工程項目的圖紙,按照現行的預算標準計算出實際工程量,投標人將根據工程量清單和市場行情及自身情況確定報價,是投標人報價的主要依據。如果編制人員專業水平不高,容易造成工程量計算不精準,影響投標人報價。③最高攔標價不合理,最高攔標價為投標報價的上線,直接關系到工程的成本和質量,過高就會造成國家資產的損失,過低必然會導致惡性競爭,工程偷工減料,質量下降。
此外,學校往往在工程竣工后進行竣工決算,而對工程方案設計、可行性分析、招標、合同簽訂等環節,缺乏相應的監督。
2.高校政府采購的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2003 年)規定對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的貨物、工程和服務項目,必須依照該法公開招投標進行采購。大多數高校都能自覺遵守政府采購法公開招投標采購教學科研設備和服務項目。然而,由于大多數高校處于管理分散的狀態,設備處負責教學科研和辦公設備的采購,學生處負責軍訓服裝等學生用品和服務的采購,后勤處負責學生宿舍用品采購,圖書館、網管中心、實驗室等負責各自業務范疇的采購。這就導致多頭采購、分散管理的現象,隨意性大,同一貨物或服務由于不同部門負責招標,導致采購的價格和質量不同,無法實現采購的規模效益。傳統的采購模式,也造成資產和服務的購買者與使用者同為一個部門,降低了國有資產的監管,容易滋生腐敗。
3.后勤財務的內部監管
后勤社會化改革一項重大的舉措就是引入企業化管理和市場機制,將后勤部門從高校中剝離出來,成為獨立的企業,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但是高校后勤單位并不同于一般的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其兼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雙重性質,以合理利用學校資源、節約成本,更好地為學校、師生和社會服務為目標。后勤單位的特殊性決定了后勤的賬務處理仍未從學校財務部門獨立出來,各項財務收支與經濟活動仍由學校財務處統一進行賬務處理。后勤單位不負責財務管理,造成成本意識淡薄、缺乏成本控制、浪費嚴重。后勤部門雖然獨立,但是后勤財產仍屬于學校,產權不清、責權不明、政企不分,必然造成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監管不力、資產清查力度不夠,對資產的使用情況和盈利情況缺乏統一的監管,財務管理存在漏洞,國有資產流失,極易滋生腐敗現象。
三、我國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措施
1.完善招標制度,加強對基建工程項目的監控
學校為了預防招標過程中出現腐敗現象,應成立獨立的招標工作小組負責全校的政府采購和基建工程招標工作。由校長為組長,包括紀委書記、主管基建的副校長、財務處、基建處、設備處、審計處處長和相關工作人員,校紀檢部門負責監督工作,也可根據需要聘請校外專家。在校園網建立“招標信息”網站,將招標的相關政策法規、招標操作流程、具體項目的招標公告、中標者等對外公示。并出臺學校《工程項目和政府采購招投標管理辦法》,統一招標管理程序,對招標工作進行全程監控。
2.統一高校采購的管理
為了避免在采購中各部門各自為政,出現多頭分散管理的現象,也為了發揮采購的規模效益,降低采購成本,節約國家資源,由招標工作小組統一負責全校教學設備、儀器、辦公用品等物品和服務的采購工作。各部門采購的貨物或服務類產品金額在 20 萬元以上的,必須報請招標小組,由小組將各部門上報的產品服務進行統一分類后集中招標,并對采購過程進行全程監督。
3.建立專門財務審計部門,加強后勤財務審計
后勤部門從學校獨立出來,作為獨立核算的主體,應成立自身的財務機構,建立統一財務賬目,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記錄財務信息,并定期提供財務報告。學校要成立專門的財務審計小組定期對后勤公司的賬目進行審核,小組成員包括校長、財務處和審計處的領導以及會計、審計人員,并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審計人員,以保證監督小組的專業性和公正性。后勤部門的財務報表要定期在學校網站公開,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學校不僅要加強對后勤部門的內部審計,也可以定期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后勤部門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審查,預防腐敗的出現。
4.加強監管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提高專業素質
由于后勤各項監管工作復雜、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因此離不開一支政治過硬、業務能力強、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高素質監督隊伍。由于監督人員的工作涉及國家的經濟利益,為了防止以權謀私,也要對監督人員進行法制教育和廉政教育。定期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中紀委和黨組織有關廉政文件的精神,聘請法律專家組織法律知識培訓,并學習討論相關案件,增強其廉政自律的覺悟。要不斷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專業能力,聘請專家定期舉辦講座,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審計、財務、工程預算等專業知識的學習,并鼓勵監管人員參加各種專業技能的培訓班,考取職業資格認證,比如會計師、工程造價師、工程師等。對于業務能力強、工作表現突出、廉潔奉公的人員,要予以經濟上的獎勵和職務上的晉升,形成激勵機制,不斷提高隊伍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匡亞萍.關于高校基建廉政建設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2012,(5).
[2]秦艷軍.論共同體視野中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J].時代教育,2013,(7).
[3]李景平,魯洋.國外公務員廉政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J].學術論壇,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