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鼎超熱電設計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14
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適的住房條件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須要求。而集中供熱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上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其具有節能、環保和供熱質量好等優點,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設施。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國集中供熱存在的問題,從節能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為今后的集中供熱工作提供意見參考。
關鍵詞:集中供熱;節能優化;改進措施
引言
目前,我國采暖能耗已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采暖能耗一部分是由于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性差,熱損失嚴重及用戶無自主節能意識,私自放水放熱現象而導致的,另一部分由于供熱系統自身存在的問題及運行管理不到位而導致的。隨著二十一世紀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推行,節約能源已成為供熱企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但要求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措施,還要求具有良好的企業管理模式及經濟的運行方式。因此,在城市采暖供熱中,應嚴格使用集中供熱的電鍋爐、大型電動熱泵和燃氣鍋爐房以及分散在用戶房間內的家用燃氣爐、電暖器等供熱設施。
1.我國集中供熱存在的問題
1.1我國大多數地區集中供熱城市的供熱設備老化,技術相對落后,管網敷設方式和技術嚴重不足。導致北方多數城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能耗相對過高,而且供熱管網敷設方式基本均采用管溝式,管溝式雖然鋪設簡單,費用相對較低,但是這種方式占地比較多,在城市規劃管線設置建造上有一定的困難。尤其在城市中心會遇到大量的線路交叉,與其他設施如光纜等形成交叉,甚至需要拆遷,增加了大量的投資。
1.2供熱管網檢修技術落后。供熱管網檢修的效果直接影響集中供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尤其冬季,一旦管網出現問題,直接影響居民供熱,甚至導致群體事件。并且在熱網運行期間,出現問題將導致整個熱網癱瘓,修復熱網后投運工作將受到低溫等考驗,甚至導致極大的能源浪費,所以說供熱網的檢修效果至關重要。
1.3缺乏相關政策扶持和法規約束,制度相對不健全。由于我國集中供熱起步時間較短,相關制度不健全,其結果是制約了我國集中供熱的發展。尤其在熱費收繳問題上,部分群眾不及時繳納熱費,甚至不繳納供熱費。致使供熱企業連年虧損,職工收入過低,最終結果是惡性循環。供熱改革面臨著很大的阻力,工作進展緩慢,這直接影響了我國集中供熱事業的發展。
2.集中供熱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2.1要做好供熱計量。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均未實行熱量分戶計量,供熱實行“大鍋飯”,這樣便出現熱網前端供熱較好,明顯高于標準供熱溫度,而熱網末端即使加裝換熱站,也達不到標準溫度的現象,而熱費按住房面積收繳,這是極其不合理的。當前,熱工技術迅速發展,熱計量工作卻止步不前,我國規定從2000年10月起,新建住宅室內供暖系統要按分戶安裝熱計量儀表設計和建設,推行按熱量收費,原有住宅要在開展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改造,雖然推行起來困難較大,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分戶計量的好處,避免了雖然溫度有差異而熱費相同的弊端。
2.2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加快建立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熱力出廠價格應與煤炭價格聯動。當前煤價較高,供熱企業面臨燃料成本過高,而熱費不動的尷尬境地。除此之外,能源的逐漸枯竭,燃料運輸交通壓力等因素使本來就不景氣的供熱單位增加了巨大壓力。所以我們呼吁國家相關部門在當前燃料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是否應考慮煤熱聯動機制,以緩解供熱單位的壓力。
2.3國家相關監審部門應加速建立供熱成本監審制度。現在的供熱企業相對于正規的電力公司的燃料成本大,供熱煤耗偏大是原因之一,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煤炭的低位發熱量不夠,達不到標準值,進貨渠道成問題。這就要求國家相關監管部門要履行責任,加強對供熱企業供熱成本的監審力度,不能麻痹大意,走捷徑。嚴格執行《城市集中供熱成本監審辦法》,每年度由國家物價部門牽頭,市計、社會保障等部門參與,對供熱企業供熱成本情況,尤其是燃料成本進行不定期監審,并將考察結果向社會公告,加強對供熱企業的財務監督,推進供熱成本監管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保證監督無盲區,財務透明化。
2.4要從供熱企業自身入手,建立健全供熱指標考核制度。完善績效管理體系,建立健全一整套供熱考核指標體系,包括熱網損耗率、單位面積耗熱率等,對各供熱企業的平均供熱溫度、供熱企業下屬各單位進行對比、考核,對供熱成本控制較好、供熱溫度達標者給予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并且供熱企業經營管理部門要明確責任,徹底理順和簡化配套費的收取和撥付程序,財務部、市計部、紀檢監察部要緊抓賬目公開、公平、公正,確定一個機構對配套費的收繳使用、供熱工程建設等進行監督管理,嚴格執行有關法規的規定,杜絕供熱企業私自收取費用的現象。
2.5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均為單熱源運行,只有少數城市實現多熱源聯合運行,這樣根本無法保證城市集中供熱系統的安全性與經濟性,當在一個城市有若干個熱源時,相關企業和部門應該考慮采用聯網運行。各供熱系統應該建立熱網監控中心,以實現全線監控,提高供熱系統的安全性。
3.節能優化方案
3.1做好供熱工程系統規劃,把好建設關。隨著目前國內高層建筑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各類用戶采暖需求及采暖量逐步加大,因此,做好供熱系統規劃設計成為了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所以,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說,需要在城市規劃時就充分考慮供熱分戶計量問題,各級職能部門要嚴把審批和監督關,對于達不到要求的建設項目要堅決不予審批。同時要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加強監管,為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打好基礎。
3.2完善相關機制,節約能源成本。以煤炭為燃料的集中供熱方式是目前我國的主要形式,但眾所周知,煤炭為不可再生資源,長期使用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使用成本也呈現出持續攀升的狀態。那么,建立完善的供熱規劃和供熱審批手續,并在實施供熱工程的過程中逐步改善供熱系統以及采用更為環保的方式節約煤炭能源的使用顯得尤為必要。一方面,避免供熱項目盲目建設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對于優化規劃,保證各地區供熱質量具有特殊的意義。
3.3采用節能新技術,建立智能控制系統。結合目前我國技術創新發展的進度,較為先進的節能方式主要是利用熱電冷聯產,采用地表水以及地熱能等自然資源是現今我國進行節能減排,提高系統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像北京亞運村,上海浦東新區的供熱工程多都采用這種形式。多熱源聯網聯合的供熱系統經過幾年的發展與運用在系統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方面以及供熱量的調整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采用自然資源優勢進行運用調節之外,隨著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計算機在供熱工程上的運用,已逐步從設計和簡單計算機輔助向智能式與交互式方向發展。智能控制的供熱系統方案與傳統供熱系統方案有明顯的區別,各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采暖時間以及進行室溫調節。并且多熱源聯合供熱系統的結構能夠使處于同一供熱網中的多熱源相互配合,以適應供熱負荷的不斷變化,因而降低了運行費用并且,提高經濟效益。
4.結語:
針對當前集中供暖現狀,政府和供熱企業應加強對集中供熱系統的進一步優化,做好集中供暖的同時,做好相應的節能環保建設,根據當期的形式和地區條件和供暖所需,選擇合適的供熱節能方式,以節能減排為指導方針,既要保證集中供熱的質量,又要保證節約能源。
參考文獻:
[1]劉雅斌.淺談集中供熱系統節能降耗技術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5)
[2]孔德亮.論城市集中供熱系統的節能優化[J].河北企業,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