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舞臺及晚會演出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是近幾年我國多媒體技術拓展的領域,它不但可以增強舞臺的視覺沖擊力,而且還能增強畫面的時代感。本文從舞臺演出及晚會方面探討多媒體的運用力度,旨在幫助人們了解多媒體技術對舞臺及晚會成功演出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舞臺演出;晚會;舞臺設計
[中圖分類號]J81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4)22-0066-02
當前,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在舞臺演出及晚會中運用影像設備與技術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情了。與此同時,人們在精神及物質方面的需求不斷增長,審美能力不斷增強,審美水平不斷提高,促使多媒體技術在舞臺演出及晚會中的運用力度不斷增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除了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之外,其所表現的強烈時代感也是重要功能之一。多媒體融合到舞臺演出以及晚會中,不僅創新了舞臺視覺效果,也改變了人們自身的審美理念。
一、在舞臺演出及晚會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必要性
近幾年,隨著多媒體軟件的不斷開發更新,多媒體技術獲得了快速發展,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不同設計領域應用多媒體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多媒體技術在舞臺演出以及晚會中的有效引入,使得舞臺演出及晚會舉辦擺脫了傳統的局限性與封閉性的限制,使得舞臺兼具空間藝術及時間藝術雙重效果,觀眾除了獲得具有聽覺性及時間性享受外,還可獲得視覺性和空間性享受。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在舞臺演出及晚會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是將計算機語言轉換成舞臺語言的一種形式,可以激發更多創作激情與靈活性。①
二、多媒體技術在舞臺演出及晚會中的具體應用及作用
隨著當前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在不斷加強。而多媒體技術與舞臺演出及晚會布景的有機結合,則可以很好地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
第一,從舞臺演出運用的手段來看,過去的舞臺演出需要一定的背景來烘托效果,受當時物質和技術條件的限制,更多使用很少變換的后臺布景,后來進一步發展也就是簡單的更換幾張幻燈片。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改變著舞臺演出手段,比如制作各種布景所需的材料,諸如布、泡沫塑料、玻璃鋼,以及各種顏料、噴繪等,這些物質材料為舞臺演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光源、大型電子顯示屏幕LED等手段的運用更為舞臺演出帶來了全新的表現形式及理念。比如舞蹈,若在舞臺上使用多媒體背景技術,如LED高清顯示屏、激光投影等,所形成的布景及場面與靜態相比,顯得抑揚頓挫、變化多端,完全沒有單調的印象,讓觀眾能感受到更多的藝術氛圍。在歌劇、舞劇、戲曲等大型劇目表演過程中,多媒體制造的動態背景把舞臺的場景表現得更加真實,如多媒體背景常用的紅菱飄舞、江水奔騰、百花開放、風吹草動等,比實物布景更具動感,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傳統舞臺背景更具表現力。所以,從舞臺演出運用的手段來看,多媒體技術實現虛擬空間的真實再現,豐富了舞臺表演的內涵,極大提升了對演出氛圍和主題的渲染,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更絢爛、更美好的舞臺,同時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第二,從舞臺演出的視覺效果來講,傳統的舞臺演出中LED的主要功能在于同步視頻圖像的播出。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成熟,它所應用于舞臺演出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多媒體技術巧妙地將各種高科技與舞臺資源相整合,使得舞臺演出節目與LED舞臺外畫面有機結合,達到內容上的有效統一,營造出更具情景交融的舞臺效果。與此同時,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實現傳統布景所無法體現的一些景象,比如《浙越60年》、《太湖之洲》等演出中,通過三維與平面制作呈現出靜態、動態等逼真畫面,渲染出了炫目的演出氛圍。在這種虛實結合的模式中,營造出的演出效果非同凡響,多媒體不但提高了舞臺的視覺沖擊力,而且也增強了演出劇情的氣氛。②
第三,從舞臺設計方面來講,運用多媒體技術的非線性敘事能力可以將時間和空間進行轉換,無論是早晨、傍晚還是未來與古代,都可運用LED不斷進行切換。波濤洶涌的大海撲面而來,讓人有逼視的感覺;蔚藍的天空和青色的草原使人有身臨其境的遐想……在傳統舞臺中,一些布景效果設置難以實現的效果,通過多媒體技術可輕松實現。國內曾經演出的舞劇、情景劇、話劇,都很好地運用了這一點。如《告訴海》,這是寧波歌舞團編排的音樂劇,劇中用多媒體很輕松地表現了一個橋墩拆除時,密密麻麻的碎石塊往下掉的背景畫面。為了把江南水鄉幽靜的氛圍烘托出來,在舞蹈《小城雨巷》中,LED大屏幕與動態的馬頭墻實景配合,不但有立體感,而且給人以縱深感。破舊才能立新,戲曲界也進行了多媒體戲曲的嘗試,如余杭小百花的越劇作品《洪升》,已經不局限于單純的表演,而是把投影技術作為設計表現手段,把大量的影像與表演交疊在一起,形成兩個空間的互相交錯,從而制造出更為奇妙的藝術體驗。顯而易見,多媒體技術豐富了舞臺表演以及可視層面,把觀眾帶入到更強的美感之中,極大渲染了演出氛圍,提升了演出主題,為我們構建了一個更絢爛、更美好的舞臺。此外,多媒體技術還可引入電影的蒙太奇手法,有效處理空間轉換問題。通過多媒體背景將更多形式的場景搬上舞臺,實現虛擬空間的真實再現,打破了傳統舞臺背景的空間局限性。也就是說,傳統舞臺中無法實現的效果設置,運用多媒體技術都可達到。
第四,從舞臺音響效果來講,多媒體技術增大了舞臺表演的縱深空間,豐富了舞臺聲音的層次。多媒體的八聲道可以使坐在臺下的觀眾清晰地聽到雨水沿著屋檐落在地上的滴答聲,可以聽到風吹過樹梢的聲音及鳥兒的清脆啼鳴。通過對多媒體多聲道的控制,無論是舞臺演出還是晚會都可以給觀眾營造出極致的現場視聽效果。舞臺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還有一個好處:沒有節目的換場,減少觀眾等待的時間,讓演出過程更加緊湊和豐滿。傳統的舞臺背景往往需要在各幕之間安裝更換,有數分鐘的停頓。而現代多媒體技術則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完全實現了幾秒鐘內的更換,使節目更有連貫性,給觀眾一氣呵成之感。
另外,多媒體給設計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舞臺設計師也可采用更為快捷的方式進行設計,而多媒體影像及軟件的運用為設計師提供了更好的修正及細化方案。也就是說,多媒體為舞臺設計者拓展了更大的設計空間。多媒體技術也對廣大舞臺設計者自身能力及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的求。就設計師而言,不僅要掌握各種器材及軟件的性能,同時也要對劇目內容、含義與氛圍進行充分理解,再運用科學的表現手段與體現手法,使演出內容與畫面可以有效整合,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如若不然,則會適得其反,造成“搶戲”現象的出現。③
三、在舞臺演出及晚會中使用多媒體應該注意的問題
作為一種舞臺的表現手段,多媒體對舞臺氣氛的渲染、寫實環境空間的模擬、非現實舞臺效果的制造都是傳統舞臺美術無法達到的。可以說,在舞臺演出及晚會中使用多媒體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但在舞臺中運用多媒體,仍需要注意一些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表現其藝術內涵。
首先,不能把舞臺藝術表演變成多媒體技術展示。從舞臺美術的傳統特點來看,舞美設計者更注重在表演中的實用性功能,觀眾重點欣賞的也是實用性功能。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各種新型材料的出現,為舞臺美術創作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通過多媒體的應用,使藝術造型更為多樣化,也使舞臺美術設計有了全新的突破,使舞臺效果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如果一味強調和突出利用多媒體技術制造效果,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傳統舞臺原有的實用性和審美效果。所以,不能把舞臺藝術表演演變為多媒體技術展示。
其次,不能顛倒演員與多媒體的主次關系。在舞臺上,多媒體影像是為整個表演和舞臺設計服務的,主要起烘托作用,在整個舞臺中屬于次要位置。在舞臺上,演員的表演始終占據主要位置。通過多媒體可以制造非現實的舞臺效果,但是這種效果不能破壞演員本身的表演,不能為了突出多媒體影像而弱化了演員的表演。所以,在整個舞臺影像制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分清視頻與演員表演的主次關系,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再次,多媒體影像要符合表演內容和舞臺情景的需要。在舞臺上,多媒體影像表現的元素必須經過深思熟慮逐步提煉出來,必須符合表演內容和舞臺的需要,不可隨意拼湊。要想做好這一點,在構思之前,首先,要認真研究劇本,深入把握劇本表達的思想內涵,然后再選用與內涵相符合的影像元素。其次,要從整個舞臺設計出發,考慮所選影像元素是否適合最終舞臺效果。再次,在確定影像元素和主色調之后再考慮分鏡頭以及運動方式,最終完成視頻。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審美能力在不斷提高,多媒體影像必須符合表演內容和舞臺需要,如果生硬植入,必將影響舞臺效果。
四、結語
多媒體技術成為戲劇、電視晚會等舞臺藝術形式的重要表現手段與組成部分已然不容質疑,無論是成像燈還是彩屏技術,它們同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也都是大勢所趨。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舞臺演出及晚會中將會得到充分運用,也將會為舞臺藝術發展開拓出新的廣闊天地。
[注 釋]
①駢洋:《談如何充分發揮燈光在大型文藝晚會中的作用——以大型原創歌舞晚會〈浪漫之都〉為例》,《神州》,2013年第10期。
②陳重:《淺析春節晚會舞臺燈光的設計運用——以齊齊哈爾電視臺為例》,《新聞傳播》,2011年第3期。
③陳曉輝:《新時期中國話劇舞臺空間的轉換——基于〈荒原與人〉的考察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