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新生由于初涉大學生活,存在著諸多的不適應,人生目標很容易失落。本文分析了大學新生人生目標失落的現狀和成因,并就大學新生如何重新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進行了探索,愿對于廣大的新生同學和高校的新生工作有所裨益。
關鍵詞:大學新生;人生目標;重新確立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0-0025-01
一、人生目標失落的現狀
大一新生從高中到大學,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學習方法,還是人際交往都會遇到不適和困難。一些同學由于沒有順利完成角色的轉換和目標的調整,人生目標便日漸迷失以至失落了。
1.學習散慢。一是學習目標不明確。大部分學生考上大學后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沒有中學時代強烈了,變得更渙散,學習精力不集中,有時還會遲到、早退、甚至曠課、逃學。二是學習方式不適應。部分學生是對大學的教學和管理方式不適應,沒有中學時的灌輸方式,很多新生不能適應這種變化,沒有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很懶散。
2.生活無聊。一是追悠求閑。喪失思想壓力和學習動力,無心繼續學習,追逐理想中的大學悠閑生活,把時間、精力都耗在打游戲、看電視、談情說愛上。二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一些新生由于高考不理想對考取的學校或專業不滿意,入學前后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難免會有一種“失落感”,因此情緒低落,競爭意識難以激發,得過且過,精神空虛,難以寄托。三是沉迷網絡。部分新生由于目標的迷失,面對高校周圍林立的網吧,自制能力瞬間喪失,成了網吧的忠實顧客。
3.活動泛濫。新生為了進一步提高和鍛煉自己,參加社團、集體活動的積極性過高,加上高校校園社團多、活動多、頻率高,有的參加的社團多達5個以上乃至更多,導致了新生的精力、心思不全在學習上,甚至影響了學習成績。
4.心理迷茫。進入大學的學生都是高考競爭中的勝利者,可大學是個群英薈萃的地方,過去的優勢不復存在,這不免對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很大,有的甚至為此喪失信心、自暴自棄,對未來感到了迷茫。
二、人生目標失落的原因
大學新生人生目標迷失受眾多因素影響,包括社會環境的沖擊、學生工作的缺失、家庭教育的引導等,但根本原因還是自身因素影響最大。
1.人生目標調整不及時。人生真正的長遠奮斗目標和遠大理想,在高中階段基本沒有確立,進入大學后才剛剛開始,但大部分學生認為考上大學是人生的大目標,就等于解決了人生大事。在這種錯誤思想的長期熏陶下,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習樂趣減弱,遠大的目標不明確。
2.目標關系理解不準確。人生大目標是由眾多階段性目標組成,而各個不同發展階段的目標都具有遞進關系,只有一步一步完成才能實現總目標。考上大學只能算是完成了人生的一個階段性目標,而不是唯一目標,如果不及時確定新階段或更遠大的人生目標,就會導致目標迷茫。
3.大學學習生活不適應。一是生活上不適應。離開父母,獨立處理日常生活事務,面對來自五湖四海,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可能存在差異。二是學習上不適應。大學階段,自由支配的學習時間增多,學習自主性大大增加,還有大量的課外閱讀書目需要掌握。三是思想上不適應。通過激烈的競爭進入大學后,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沒有認識到在大學階段還可以通過很方面的學習得到全面發展,有些同學高考沒有把握好,情緒低落,思想苦悶,競爭意識難以激發,便得過且過,精神空虛,難以寄托,更失去了大學里成就自己、再發展的機會。
三、人生目標的重新確立
大學階段確立的新目標實際上是人生目標,對于人生目標迷失的新生,更需要重新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對于今后的成長成才打下良好基礎。人生目標的重新確立對剛進入大學的新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它直接影響著新生以后的人生道路的發展。
1.加強教育引導。有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面對目標失落的大學新生,如何讓他們重拾信心、重新建立并實現新的奮斗目標問題,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課題,加強正面引導,開展目標教育培養,重新樹立新的奮斗目標是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一是拓展入學教育。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增加目標培養相關內容,引導同學們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目標,建立并完善合理的目標體系,以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遠大的理想為基礎,才能保持經久不衰的學習勁頭。二是加強思想教育。加強新生入學時思想教育非常重要,能夠使新生正確認識到大學期間學習的目標,接受大學教育是中學奮斗目標的延續,而決非最終目標。三是開展專業教育。根據不同專業,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對新生開展專業的專項教育,使新生認識到本專業的地位和發展前景,讓他們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更加熟悉和熱愛,并決心為之奮斗,從根本上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遵循客觀規律。大學新生確定人生目標時必須將社會的需要和個人實際結合起來,個人的人生價值目標的定位要符合自身實際,尤其是新生在制定現階段目標時,更要充分考慮自身條件和客觀實際,才有利于目標的實行和實現。不能流行什么就熱衷什么,要從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知識結構等方面出發,作出符合自身實際的目標選擇。
3.符合社會發展。大學生人生目標的確立與人生價值的實現,歸根到底是要適應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只有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在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大學新生在選擇人生目標時,首要原則就是從社會的發展為基礎,把社會價值目標內化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才能讓自己的人生價值符合、服務于社會發展,并在社會改革發展和建設中立足。
4.把握階段遞進。人生大目標是由眾多不同發展階段的具有遞進關系的階段性目標組成,人生大目標與現實階段性目標是一個質變與量變的關系,一步一步完成階段性目標,才能實現人生大目標。考上大學只是人生價值目標的一個階段性任務,大學新生在確定人生價值目標時,要注重把人生價值目標與現實階段性目標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時修正。
作者簡介:付勝蘭(1981.10-),女,漢族,重慶,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