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社團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強化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陣地,也對學生知識、技能、素質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以北京農學院為例,通過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2014年入學的新生進行了一次調查,總結了當前學生參加社團的目的、選擇社團的原因,以及在社團中的收貨等,并對高校社團發展提出了幾點探索性建議。
關鍵詞:學生社團;調查;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0-0029-01
高校學生社團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新形勢下有效凝聚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學生成長成才教育的重要陣地。
一、新生參與社團情況調查
筆者以北京農學院2014級新生為例,采用問卷調查與個別談話的方式進行了一次調查,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173份,有效問卷161份,同時針對部分問卷填寫人進行了訪談。調查工作得到了大多數受訪者(學生)的支持和幫助。通過本次調查基本了解和掌握了新生參與社團活動的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對于新生加入社團的原因,有83%的學生認為“能認識更多的朋友和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60%的學生認為“加入社團純粹屬于個人興趣與愛好”、也有22%的學生認為“加入社團可以為將來自己的簡歷做準備”、21%的學生認為“加入這個社團是因為社團領導者的個人魅力或者招生宣傳做的吸引人”、11%的學生加入社團是“因為班主任助理或學長推薦”、只有9%的學生因“有相熟的同學報名,自己也報名、純粹跟風”。
調查結果同時顯示,經過一個月的社團活動后,75%的學生認為“社團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加強了綜合素質并學到了有用的技能”、有58%的學生認為“目前所加入的社團符合自己的發展需求”、有40%的學生認為“結識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10%和8%的學生認為“找不到存在感和歸屬感”或“沒有收獲,浪費時間”,仍有4%的學生從眾、持無所謂的態度。
通過訪談,新生基本認為大學生社團做到了組織機構健全,組織結構設置合理,職能職責明確,管理制度完善,社團活動正常有序,社團活動能夠發揮積極促進學生個人發展的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新生對參與社團的認識不足。參與積極性雖高,但目標不明確,甚至沒有目標。在問卷調查和訪談中發現,新生普遍存在認識模糊的現象,基本上不能一語中的。一方面價值觀偏離。參與社團的新生部分為鍛煉自己尋找一個平臺,有些僅僅為了獲得一些榮譽,名利成分重,奉獻成分輕,定位不準確,結果因過于在意得失而也沒有收獲;另一方面團隊協作精神不夠。由于當前大學生來自獨身子女家庭的較多,加上受到社會物質化時代特征影響,與他人情感交流和工作溝通較少,造成組織成員流動性普遍增大,很難形成凝聚力,也造成不能持久和貪圖新鮮感的心態。
高校社團組織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和陣地,是提高學生社會活動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誘發學生學以致用的有力手段,對學校建設和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提高在校學生對社團組織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要常抓不懈,特別是新生剛入學,正是迫切認識和了解這個學校一切的關鍵時候,正確的引導有助于新生樹立一個大學明確的目標,形成良好的價值導向。因此,學校應當做到多場合、多層次的引導和教育,廣泛宣講,積極動員,不斷提高學生主觀參與意識和奉獻意識,促進新生盡快融入到社團當中,并在其中受益。
(二)學生社團的建設缺乏發展規劃。學校社團活動有較大的臨時動議成分。一是找不準自己的位置,部分社團組織過多依賴老師的指導,缺乏自主性。而老師在指導社團時不免受到學校其他工作的干擾,以至于很難完全從學生收獲的角度布置工作。社團開展活動時不注意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策劃方案,為了活動而活動,更沒有認真總結和歸納。以至于造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現狀,不能讓社團形成長遠發展。二是社團組織干部缺乏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存在只要上就不會下來的錯誤思想。大多數社團組織干部做事僅憑經驗和想法開展工作,不寫工作計劃,不做工作總結,不做可行性調查,也沒有宏觀思維,就算是上網查資料,也只是走個形式,與實際不符,可操作性不強,往往導致工作虎頭蛇尾。而個別成功的活動,也不能及時形成經驗,不能讓后來者得到很好的傳承和借鑒,更不能讓新入社團的學生及時學習和認知,往往需要重新摸索??偠灾壳吧鐖F工作還是以完成任務為主,缺乏成果評價機制和經驗總結推廣體系。
筆者建議,應當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在校級社團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二級學院院級社團或系級社團,依托學科和專業建設,立足第一課堂,創建校園文化新陣地。同時,要關愛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良性校園氛圍、激發學生綜合學習的熱情??梢赃x拔不同層面的、責任心強、教學有成果,威望較高的一批教師、專家指導和參與社團組織建設工作,負責指導社團的發展和組織建設,制定相適應的發展與活動項目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及時進行活動成果評價,總結工作經驗,反復推廣。把社團文化建設工作納入學校二級目標管理體系,促進校院二級社團組織規范化、規模化發展,達到社團組織活動有特色、有效果、有經驗、有推廣。
高等學校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歷史階段,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對學生教育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修養的塑造。社團文化建設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為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的精神傳播途徑。學校應當從源頭上抓起,從新生加入社團之前就開始正面引導,使社團的正面影響扎根于廣大學生之中;時刻關注學生動態,圍繞學生學習、生活、就業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實際需要,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引導社團為學生群體本身服務,形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有效助力。
作者簡介:李瑋潔:女,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學生。
通訊作者:趙宇昕:男,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副書記、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