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在革命戰爭年代發揮出了它應有的獨特魅力,更是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當今彰顯出了它的時代價值。它對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如何盡力挖掘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作用,彰顯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特性,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時代價值;重大意義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0-0051-02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真正魅力,就是在每一個歷時性的時期中不斷地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與時俱進,不斷地補充更新著自身的內涵,從而適應時代的變遷,把握住時代的主旋律。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作為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時而謀、順勢而為、因勢而動,以便于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而這種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魅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時代價值的體現。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方面具有重大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在上個世紀的革命時期曾發揮出寶貴的實踐價值。那個時期的人們眾志成誠,國家的意識形態牢不可破。然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對外開放的深入,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西方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伴隨著文化的多元化、思想意識的多元化開始對中國進行文化上的侵蝕,對國民進行思想意識上的沖擊。而這個時候國民的競爭意識、獨立意識、法制意識和創新意識都還相對較為薄弱。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潮開始在我們的日常社會生活中生根發芽。各種思想思潮交流、交融交鋒,致使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是維護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8·19講話中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而做好這一工作,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與時俱進。面對錯綜復雜的問題和矛盾,充分把握好國內外形勢,準確而合理的判斷出人民的思想意識和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程度。在充分地堅定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礎上,更要確保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緊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運用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作用。總而言之,改革開放愈是深入,國家愈是發展,我們越是要做好人民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是要深化我們的意識形態,保證國家的意識形態安全。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具有促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層面發揮的價值,是它在社會各領域的價值體現中最具主導作用的一項價值。馬克思曾說過:“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導和控制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筑方面所體現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它能對我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和宣傳思想工作中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從而,引導出高尚的政治行為,造就出優秀的政治人才,凈化出良好的社會精神氛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還在社會政治穩定與發展中具有促進價值。它一方面要保證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貫徹和落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另一方面還要積極聽取基層人民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并使之成為我黨領導人民和做出重大決策的依據。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協調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維護社會政治的穩定與發展。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在經濟層面起到的價值作用,許多人對此是采取一種不以為然的態度。究其原因,就是對經濟這一概念理解的不周全。從個人層面來說,人是一切經濟活動的主體。人在參與社會的經濟活動中,經濟意識的主要來源就是主體意識的價值判斷。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就是在對人的主體意識的判斷中發揮作用,影響了人們對金錢與道德的判斷,經濟利益和生態價值的判斷,經濟利益與精神文明價值的判斷等等。使人們在經濟生活中不被眼前的金錢和利益所蒙蔽,提高了他們的道德水準和價值判斷水準。從社會經濟層面來說,我國的經濟體制是一種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它是一種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的過程中,沒有思想政治工作做定向的指導,勢必會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因此,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既要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又要遵循社會主義制度的特殊經濟體制。而思想政治教育這項工作,是我國市場經濟既能發揮出它強力的宏觀調控能力又能沿著正確的道路穩步向前發展的重要保證。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文化的選擇、傳播等方面。在文化的選擇上,我黨始終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堅持和發展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我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既不尊孔復古,也不跟隨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而是要積極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主流文化精神。在文化傳播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體現了它不可或缺的價值。因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利用其特殊的思想規范、道德觀念去對其特定成員進行有目的的影響,促進他們形成社會所需要思想和行為模式。而這一過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特殊文化的傳播過程。
隨著對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不斷地深入學習、研究和發展,人與自然的關系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上,提出的“五位一體”總布局,其中就重點強調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設生態文明中也是最具有時代意義的一種價值體現。它能幫助人們樹立良好的道德責任意識和生態保護意識,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克服對自然的“近視”、“弱視”,不再為了經濟的發展對自然進行涸澤而漁式的開發。形成一種以人類生存為根本出發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理念。
二、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價值的路徑選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障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命線。在新形勢新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我們更應該結合時代的要求,不斷探索新的方法途徑。通過不斷地結合創新,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持續的科學的發展。
(一)重視和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及自我教育。
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及自我教育工作,是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證。基層黨員干部,在我國的各項基本建設和發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他們要保證黨的大政方針在基層得到貫徹和落實,以及將黨和國家的思想政策以人民群眾能接受的方式傳達給他們;另一方面,在做好自己的具體工作時,要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經驗方法、成效以及基層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有效地反映給上級黨政機關。但有的基層黨員干部面臨著對黨的大政方針的理論學習和領悟能力不強,對工作方法的靈活性不足和對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認識不夠。致使在基層工作中,出現許多類似于“對于科學發展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為了完成目標地方出臺強硬政策”等問題。所以,重視和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及自我教育,有利于他們在工作中邊實踐邊學習,而后用自己學習到的理論方針來指導工作實踐;有利于提高國家基本政策落實的效率和引導人民群眾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認識,起到一舉托兩頭的作用。
(二)堅定不移的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
黨的群眾路線,是經過革命戰火洗禮的我黨取信于民,克敵制勝的法寶。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這90多年來,它始終是保證我們國家繁榮昌盛,各民族團結一心,人民幸福安康的先決條件。現如今黨和人民群眾關系的日益和諧,也賦予了它許多新的工作內涵。例如:我黨十八大會議上提出的“完善城鄉一體化,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等政策的落實,很大程度上就是需要我們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就是要讓我們認識到“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就是要讓我們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這一認知過程,是和我黨在戰爭時期總結的“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認知過程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堅持做好群眾路線教育的工作,是為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出現“兩張皮”現象的最好方法。
(三)加強對傳媒行業的監管。
21世紀的今天是知識經濟時代,也是網絡信息時代。人們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渠道再也不用局限于以前的書刊、雜志、廣播和電視等,新的傳媒產業,例如:網絡、手機、電子報刊等,在不斷地涌入人們的視野。信息來源和渠道的多元化使人們增強了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的感官認識。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新聞傳播媒體和個人,為達到個人的經濟利益,找到社會上的個案或者對某些信息進行斷章取義地歪曲。雖然說謠言止于智者,但是這些新型傳媒產業的適用人群最多的恰恰是對世界缺乏正確認知、缺乏社會實踐人云亦云的青少年群體。這樣就會使他們陷入對主流信息、主流思想的認知誤區。所以面對發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的傳媒媒體,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再輔助以經濟的法律的手段,使社會信息得到完善,社會空氣得到凈化。
(四)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養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力保障。在新時期新歷史條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保證在理論課堂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課余生活中,教育者要做到以人為本,做學生健康成長和思想上的引路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指導學生把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培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政治優勢,思想政治教育無論是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還是個人層面來看,都具有很強的時代價值和重大的作用。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萬能的,它在作用于國家與社會各個層面的時候,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們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個辯證的客觀認識。它既不是屬于有人所說的“萬能論”;也不屬于所謂的“無價值論”。它的時代價值是作用于國家、社會和個人的,但同時也要與國家的法律、社會的約束、體制機制的建立和個人的思想道德提升等多種因素的聚合來共同實現。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價值學引論》,袁貴仁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張耀燦、鄭永廷、吳潛濤等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4]《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張耀燦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論》,項久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6]《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王學儉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當代主體教育論》,馮建軍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