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象征和符號的代表,更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集中體現。當然,在當今社會,文化也成為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其中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必須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
關鍵詞: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科學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0-0057-01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不僅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謂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學、文化、而且是指共產主義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紀律、革命的立場和原則、人與人的同志關系等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不斷培養我們的公民具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同時也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水平。因此,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國家變成人民追求的和諧精神家園。
面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我們要不斷加強它的發展建設。一方面要推動文化的繁榮發展,就要不斷的創新。要吸收中國傳統文化和外國優秀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繼承和傳承的基礎上,要在繼承和借鑒的基礎上進行不斷改革。另一方面要與時代結合,要與高科技結合。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一個時代要具有一個時代的文化特色,要讓中國當代文化與世界文化相結合,不斷推動中國文化的創造力,這樣不僅保留了中華民族的價值文化,同時也符合世界文化的特點。再者,就是要充分運用現代高科技,這是現代信息化時代所要求的,只有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才能適應信息社會的廣泛需求。在國外,它們注重保留傳統文化,并且發揚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結合,然而,中國不斷加快速度發展經濟且摒棄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當然,有很多文化也被別國竊取并發揚,文化若是被侵襲,所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重大的。我們應該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文化創造,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努力奮斗。
再者,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需要加強道德的建設。思想道德,大的方面是解決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小的方面所體現的是個人綜合素質水平和能力的體現,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要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倫理道德的建設,從而使人們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然,具體的說明思想道德建設分三個方面作為重點體現,一是理想夢想的建設,這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這不僅僅是作為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和理想,也是為努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理想而不懈奮斗。二是為人民服務的社會道德,我們要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要推動社會風氣向著積極的趨向發展,讓社會有著一種互幫互諒、平等友愛、共同努力的人際關系。三是要有紀律道德建設,這是一種規矩,更是一種原則,要加大紀律的約束和管理,使人們有著相應的心靈畏懼,不斷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能只體現在文化理論推進的范圍內,也要加大它的實踐意義,要深入的運用到實際的發展中去,要推動社會主義小康建設,要讓人們享有學習文化和教育中機會以及讓他們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實際操作中去,這樣,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會有著更好的協調發展。當今社會是一個務實的社會,更是一個經濟文化一體推進發展的社會,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相互參透,才能使得國家綜合能力不斷具有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所以說,文化無形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也推動社會精神的升華,使得國家強盛、民族獨立、人民幸福。
作為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努力不懈地去追求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讓自己具有正確的政治思想行為、堅定的理想信念,守法守紀守公德。從自我角度上,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就是不斷地去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地去向有知識文化和創新力的人請教,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行為,不斷地在總結感知中覺悟。當然,在追求科學文化知識、追求繼承和傳承文化、追求創新改革文化的過程中,也要加強青年人的思想素質的培養和實踐能力,所以說,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僅是面向國家和民族的建設,更是面向我們自身做起,只有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不斷推進繁榮、改革發展,我們年輕人才能在良好的文化建設中,不斷地進行實踐總結、不斷進行綜合能力的提升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要》,中央文獻出版社。
[2]《毛澤東 鄧小平 江澤民論科學發展觀》,中央文獻出版社。
[3]鄒徐文,《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江蘇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