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農問題一直都是當今社會發展中關注的焦點。農村發展和農民收入是農業工作的重心。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李遂鎮農民家庭收入狀況如何?影響農民增收的癥結何在?在此情況下我們對李遂鎮農村家庭經濟發展現狀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本文根據李遂鎮經濟現狀,就其存在的不合理問題進行分析探究,以完善北京市重點小城鎮李遂鎮的經濟發展建設,并提出對策及建議。
關鍵字:農村現狀;發展問題;產業結構
中圖分類號:[F328]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0-0083-01
一、李遂鎮現狀
現今,李遂鎮農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以外出務工為主。調查中顯示外出務工的人數比占農村總勞力人數的比重較大;農民單靠農業生產的生活方式十分困難。
收入水平較低。近些年來李遂鎮農村家庭總開支逐年增加,特別是住房、教育、生活等方面支出較大。在被調查的農戶中大約有78%的農村家庭年純收入較低,稍有變故就得負債。
國家雖相繼出臺一些有利于農民的政策,但城鄉差距依然很大。
二、李遂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農民文化素質較低。據調查顯示,農村勞動力中文化程度處于小學及小學以下的有大約15%,初中文化的約34%,高中文化的約18%。
農村產業化經營發展模式較低。據調查顯示,李遂鎮農村特色主導產業較少,農戶覆蓋面較少。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結構調整不深入,信息服務不完善;技術滯后,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中,技術生產脫切,致使農民增收難度大。
三、對策和建議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回升時期,擴大內需是實現我國經濟發展“保增長,調結構”目標的關鍵。但由于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嚴重限制了我國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因此,增加李遂鎮農民家庭收入,對擴大內需、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一)發展農業企業。
發展鄉鎮企業增加擴大農民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工業化,縮小城鄉差距,建設現代化農業。促進當地特色農村城鎮化和現代化。
(二)建立農村合作組織。
李遂鎮的農村合作組織發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目前,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完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規范組織模式,提高當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三)提高農民文化素質。
增加李遂鎮農民家庭收入,關鍵在農民自身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這要求政府加強農民技能培訓,讓農民更好的了解市場的最新動態。
(四)優化農村產業和結構。
優化產業結構,對農業產業化進行戰略性調整,要充分挖掘農業內部潛力。面向市場,依靠科技,推進農業化進行戰略性調整。第一,大力宣傳推廣優質的農產品,優化結構;第二,改善農產品區域的布局,發揮區域優勢,形成一體化產業帶;第三,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工農產品,增強農產品附加值,提高消費需求。
李遂鎮第三產業主要集中在柳各莊鎮政府周圍,分布相對較為密集,工業分布較分散。在李遂鎮,魏辛莊、西營、崇國莊等村落基本以第一產業為主,村民以種田為生。大部分青壯年村民外出工作,老人耕作家里的田地,孩子在鄰村小學上學。
各村鎮可因地制宜,發展第三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西營、崇國莊臨潮白河中上游,水源充足,水質較好,如構建垂釣區、開設游泳館,建設主題公園(夏天賞花、冬天滑冰);魏辛莊村村北有一口地熱井,適合開發溫泉度假村;趙莊村京平高速公路穿越而過,具有地理優勢,可為度假村、采摘園等打廣告從而提高知名度。
總之,促進李遂鎮經濟發展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還需當地政府以及村民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梅克保.中國小城鎮建設的戰略與管理模式研究[J].中南大學.2002。
[2]陶永勇.小城鎮建設問題研究[J].西南財經大學.2002。
[3]周偉.北京市小城鎮發展動力機制分析[J].資源·產業.2004(5)。
[4]楊衛東.北京市順義區小城鎮發展建設的思考與研究[J].小城鎮建設.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