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速成雞”這個全新的名詞成為了新聞中的常客。11月23日,有媒體報道稱山西粟海集團養殖45天“速成雞”,并提供給肯德基、麥當勞等知名快餐店。11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奔赴山西運城現場調查發現,一只成長周期只需45天的白羽雞,被喂食了多種抗生素,其中包括新奇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等。12月16日央視曝白羽雞至少吃18種抗生素,被喂激素致增肥。目前關于“速成雞”的報道還在不斷更新,新的不為人知的秘密也還在不斷“連載”。
關鍵詞:“速成雞”;反映 ;生活水平;食品安全;衛生監管
中圖分類號:155.5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0-0103-01
近期洋奶粉頻頻出現事故,食品安全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再說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速成雞”事件,恐怕人們提起來還義憤填膺吧,人們關注它、關心它,想知道速成雞又是如何被端上餐桌的、自己吃到的是否是“速成雞”,且到底有無貽害?等等一系列疑問。這些大家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開始變得深入,新的新聞調查也似乎隨著曝光。
俗話說“速成雞”顧名思義就是以非常快的速度就可成為一只成年的雞。據新聞報道這種雞選種主要是白羽雞,這種肉雞生長速度快、一般40天左右出欄,平均體重可達5.5斤,是目前世界上長得最快的雞。據最新的報道中還發現到,這些養雞場不論白天還是黑夜都是燈火通明,一名養雞場的老板告訴記者,養雞場里保持24小時照明,主要是為了讓雞多采食,采食量越大,雞就長得越快。由于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采食,它們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生長太快了,內臟發育趕不上,供血不足。另外飼養時還大量喂違禁藥(激素和抗生素等),一些養雞場為了進一步縮短養殖周期,讓本來已經速成的白羽雞長得更快,還會偷偷給雞喂食一些違禁藥物。顯然這種亞健康的“早產”雞是不安全的,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衛生條例的,人們長期食用必將會帶來身體上的危害。一種被普遍認同的觀點是,養殖的動物濫用抗生素后,很容易造成超級細菌出現和繁殖。人類食用后,其藥物殘留進入人體,使人體感染的病菌具有抗藥性。即使養殖的動物不被食用,但是其本身的藥物殘留滋生超級細菌,并通過食物鏈和生存的環境傳播到人體內,造成人類感染超級細菌。由此可見,食用這種“速成雞”只會百害而無一例,面對如此的市場現象我們又有何感悟呢?
第一、從“速成雞”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上升了、標準提高了,對食品安全的意識增強了。從肯德基“速成雞”事件被曝光開始,社會大眾的視線就牢牢地盯住在這點上,時時刻刻關注著事態動向發展。同時人們也開始憂慮自己是否吃了這種“速成雞”,是否帶來了身體上的某些傷害,有的市民甚至表示從今后不再吃快餐食品。
第二、反映了媒體的監管作用在不斷增強。“速成雞”事件能夠被廣大民眾所知曉完全源于新聞媒介不懈的追蹤報道,許多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喬裝打扮潛入新聞調查的一線,為了了解到真實的資料可以說不惜犧牲。體現了我國新聞媒體隊伍在逐步走向成熟。
第三、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餐飲連鎖機構與快餐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對雞肉等食材的需求量增加。按照營養學標準,一個人每天需要的肉量只有50克(生肉),這個標準不能滿足所有肉食者對肉類的欲望。45天速成的雞肉因此成全了經濟發達時期人們吃肉的愿望,而越來越多的肉類需求也迫使人們加速研究能盡快出籠的雞肉,這個循環很難說不是惡性的,至少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第四、我國衛生監管部門監管力度不到位,并且存在著嚴重的腐敗現象。據最新的新聞稱,許多肉類食品公司花錢就能買免疫合格證。這些公司在“速成雞”快要出欄的時候,一棚子大概有幾十塊錢檢疫費,交了錢,就給開合格證明,農牧部門的人不來,他們自己就去檢疫站開。還說到“明天出欄,今天中午XX集團會告訴我們,我們把錢拿去,開個檢疫,什么檢疫不檢疫,就是收點錢得了”。甚而還存在各地檢驗檢疫收費不同的情況。比如在昌邑,檢疫部門所收取的費用是有統一標準的,按照今年的標準,如需檢疫6000只雞以下的數量,則每只雞要繳納6分錢,如需檢疫6000只以上的數量,則每只雞要繳納4分錢。有的則不然,檢疫程序顯得有點走過場,還有的根據交錢的多少決定合格雞的多少。
第五、養殖戶養殖水平低,缺乏規模產業化養殖。由于我國大量養殖戶都是農村小型養殖場,對養殖技術不懂,為了讓雞快速生長以及防止生病,大量亂用抗生素,這個過程,養肥了大量抗生素生產商以及藥物銷售人員,他們長期以促生長以及防止病害等理由鼓動養殖戶大量購買抗生素,養殖戶養殖技術有限,無法對用藥的種類以及數量進行判別,因此濫用、錯用現象充斥著中國大量養殖場。
第六、我國對于動物養殖中運用抗生素的監管不夠。許多專家表示:首先,我國抗生素管理不嚴,養殖戶可以輕易獲得各種抗生素;其次,監管不嚴格。我國檢測比例也很少,對市場起到的威懾作用很弱。我國每年都有大量出口歐美的禽肉魚肉等因為抗生素不達標被退回,這些肉最終流向了國人的餐桌。
第七、45天“速成雞”事件暴露了市場經濟的一個弱點,即謀取利潤最大化。個別養殖戶和肉類食品加工公司唯利是圖,只看重經濟效益,毫無食品安全意識。面對市場失靈的風險,我們需要加強監管,遏制已經失控的,追逐利潤最大化的沖動,保證人的安全。
新西蘭奶粉事件是在“速成雞”事件之后的又一個食品安全事件,無疑對大眾的心理承受又給了重重的一擊,這些事帶來的影響還在蔓延,每個人必須理智對待。
參考文獻:
[1]央視網,《肯德基麥當勞速生雞曝吃18種抗生素 喂激素增肥》 2012.12.19.
[2]中國經濟網,《肯德基速成雞再曝隱患:花錢能買檢疫合格證》2012.12.6.
[3]人民網,《肯德基45天速成雞大起底 多環節存風控隱患》 2012.12.17.
[4]中國經濟網,《肯德基再發聲明:部分雞只出欄時間略有提前》2012.12.,9.
[5]每日經濟新聞,《“速成雞”事件不斷發酵 媒體曝粟海集團已停止進藥》20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