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足企業計量管理工作,基于計量概念的界定,從多個方面闡述了計量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并借鑒和總結了計量管理模式,為企業如何做好計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有效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計量;企業;發展;作用
中圖分類號:F270.7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0-0118-02
計量是經濟建設、科學進步和社會發展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基礎。經濟越發展,越需要加強計量工作;科技越進步,越需要準確的計量;社會越發展,越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計量單位制的統一和量值的準確可靠。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計量工作也備受人們關注。計量對企業的技術進步,經營管理,以及促進市場效益,經濟良性發展等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計量概念的界定
人們為了延續生命,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自然和社會要有深刻的認知,這其中就包含大量的測量活動。隨著商品經濟和交換形式的豐富,人們在進行商品交換等社會性活動時,就要求實現測量的精準性和統一性,即在測量的活動范圍內,同一物體在不同區域,用不同測量方法,測量的結果得到大家一致認可。計量就是指“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其內容就是為實現這一目的所進行的各項活動,這一活動具有十分的廣泛性,它涉及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法律法規、行政管理等,通過計量所獲得的測量結果是人類活動中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計量的目的在于實現量值的精準。內容一般圍繞“量值”這一目的而開展的各項活動,因其具有廣泛性,所以它涉及的活動范圍就較為寬泛。小到企業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和學校的科研創新,大到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宏觀調控政策,可以說人們生活的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計量。
計量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第一,準確性。計量的結果只有在精準的基礎上,才能與被測量值相接近,要確保量值精準,只有測量值與量值的標準統一可行,才能開展計量活動。第二,一致性。計量經濟學本質特征就表現在量值具有一致性,表現在計量單位統一和量值的統一兩個層面,單位統一是量值統一的的重要前提,量值統一是單位統一的重要保障。第三,溯源性。溯源性就是通過連續的、可比較的鏈接與計量活動的基準范圍相聯系,相傳遞。第四,法制性。計量活動離不開法律制度的保障,尤其是那些關乎國計民生和國家大政方針的計量政策和計量活動,法制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忽視其保障作用,計量的“精準性”、“統一性”就缺乏堅實的基礎,其他作用的發揮也如空中樓閣。
計量可分為法制計量、科學計量和工業計量,三者相互影響、相互區別。計量工作的核心是法制計量,計量管理機構應把工作重點和實施步驟放在計量相關法律法規上,并以此做好計量監督和監管工作;計量工作的基礎是科學計量,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是實現計量單位統一和計量結果精準可靠的重要保障;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競爭能力是否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的重要標準就是工業計量,工業計量在高新技術的研發和實施上,在工業的計量經濟框架結構中,其作用不可忽視。綜上三方面,它們一方面聯系緊密,構成了系統的的計量體系和計量標準;另一方面三者之間的界限也很難用一個很硬性的標準,或者說是可以用一個很確定的界限來加以區分,因此,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事業單位,其計量體系中所包含的計量標準和量值所規定的相關活動,在計量的三個方面來看方向是一致的,微小的區別僅僅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二、計量活動在企業中的作用
從計量活動的主體以及計量活動范圍確定企業計量管理工作的內容:在企業計量活動范圍內,計量管理人員圍繞企業日常行政管理,科學合理地對企業計量活動進行有效管理,為相關機構提供科學合理的定量分析,從而達到企業多項管理的要求,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提高社會效益。
(一)計量是企業提高生產力,實現集約化生產的技術基礎。
根據每個企業的生產標準和產品本質上的區別,企業所配備的生產工藝以及產品管理標準也不盡相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是每個企業提高生產力的必要途徑,然而,企業日常管理活動不僅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計量器具和檢測設備,而且計量體系和評價標準也成為衡量生產力高低的重要標準。統計數據的真實有效,才能為企業管理者和經營者以及決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以便幫助他們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有利于實現企業利益的正確決策,從而推動企業向集約化生產邁進,進而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計量是企業實現核算成本,降低損耗的基本保證。
任何一個企業要想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核算成本,降低損耗這個環節就必不可少。如何在效益與成本之間尋求一個簡單有效的橋梁?作為企業管理人員不約而同的把眼光轉向計量活動,試想企業對產品深加工要進行物料的采購和驗收,出廠要對產品進行質量的監督和檢驗以及驗收,計量工作在企業加強經濟管理和產品的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企業如果缺乏統一的檢測手段和標準,這無疑會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三)計量是企業檢測產品,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
計量活動中一個重要的基礎手段便是計量檢測,體現在產品質量以及產品技術特征上,反映了一個企業產品質量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判斷某種產品質量的好壞就要依靠計量檢測,只有既定的產品達到規定的標準,而且又符合監督檢驗標準,那么我們就說這個產品的質量達到標準規定的量值。反過來,如果缺乏計量檢測,監督保證無法落實,產品質量就無從談起。因此,要提高企業產品的質量,就必須加強計量檢測,形成統一可靠的計量檢測量值。
(四)計量是企業科學管理,提高利用能源再利用的基本條件。
節能環保是每個企業實現長久效益的必經之路,低能消耗也是降低企業成本,促進經濟良性循環發展的重要途徑。產品能源計量是企業科學管理、節約能源的重要技術基礎,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企業能耗統計數據信息的精準性、可靠性;通過數據的比對和分析,使能源消耗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也就是計量活動中的量值范圍);企業科學管理,若能耗范圍在量值范圍之外,可多措并舉實施能耗定額,使其范圍合理有效。
(五)計量是企業安全生產,提高環境監測水平的必要保證。
安全生產是企業提高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的前提,是企業必須做好的工作;環境保護是企業必須做實的工作。在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之間如何達到二者的平衡,一個重要不可或缺的手段便是提高監測水平。具體說來,依靠計量器具對可能危及或者已經危及的設備,對其參數進行監測和檢測,再對影響因數進行數據分析和對比,從而提高環境監測水平。
(六)計量是企業獲取利潤,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抓手。
完善計量檢測標準,加強計量監管,形成統一可靠的計量體系是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獲取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科學合理的計量管理方法和工作模式,可以保證量值統一,是測量數據準確、可靠的基礎,能為產品的正確計量提供保證,保證了企業最佳經濟效益的實現。
三、做好計量工作,推動企業良性發展
計量工作對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關系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康發展,只有完善的、統一的、有效的計量管理制度,才能加強計量檢測手段的控制管理,才能合理分析計量數據,才能充分發揮計量在企業中的作用。
首先,建立系統的計量管理體制。企業在政府相關計量法律、法規管理下,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以及計量管理的具體要求,建立其實可行的計量規章制度。具體說來,企業要深入研究政府相關部門的計量法律法規,用科學合理的計量檢測標準將企業納入法制體制軌道。
其次,加強計量量值的科學管理。第一,在統一的計量體系下,利用多種方式補充,豐富計量量值的具體形式,如何保證生產管理的科學有效,如何保證質量管理中數據信息的真實,如何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管理活動的風險等等,這就需要豐富量值的手段。第二,科學管理,有效控制了不合格產品的生產,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和質量成本。
再次,加強計量數據的有效管理。一方面,制定科學合理的計量數據考核標準,讓計量數據有據可行,有理可施;另一方面,提高生產操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包括熟悉設備的裝置流程、設備正常使用的方法。此外,計量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也需提高,可從企業生產控制計量數據,判斷計量點準確性等方面來加強計量數據的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國家質監總局,2011。
[2]《陜西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陜西省人大常委會,2010(11)。
[3]姜飛,強化計量管理 推進企業改革,工業計量,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