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90年代至今,中外合作辦學這種新的教育模式,在我國發展迅速,這種教育模式給予了學生多元化的選擇,不僅可選擇國內就業與深造,也可選擇出國深造、出國就業。這種辦學模式下,學生會根據各自的家庭條件來設定學習目標,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來實現目標,因此也給中外合作辦學教育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結合本人的實際經驗,通過分析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的特點,提出了一些體現中外合作辦學特色,適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學生管理理念。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22-02
目前愛恩國際學院與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大學及國際教育機構開展教育合作與交流。由于中外合作辦學的師資力量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其教育成本也大大高于普通教育模式,所以,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大多數學生的家庭環境相對比較優越,使得大學生從小生活在優越的條件中,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以自我為中心個性張揚、價值取向多樣化、行為極端化等特點,再者,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與融合,雖有利于開拓大學生眼界培養大學生成才意識、創新意識、創業意識等,但同時也伴隨著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迷茫等問題。這就給學生管理帶來的新的挑戰。通過自身在愛恩國際學院中外合作辦學背模式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總結與分析,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學生管理、學生服務一體化的建議。
一、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存在的問題
1.學生家庭環境優越,學習上進心不強。就目前的愛恩國際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專科層次的發展看,雖然辦學的層次在不斷提高,生源質量也在不斷提升,但專科學生的學習基礎還是相對較差,同樣堂課程專科生的學習接受能力較本科生有明顯的差距,再者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教育成本較高,學生大多來源于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他們有些人習慣了安逸舒適的衣食無憂的生活,導致他們產生很強的優越感,這不但滋養了部分學生在物質生活上的盲目攀比、以自我為中心、自我約束能力較弱、群體合作意識薄弱等問題,更在學業上產生怕苦畏難的情緒, 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對學業的規劃、缺乏對自己的明確定位,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的態度,有的甚至是自暴自棄,這更加大了學生教育管理的難度。
2. 多才多藝、個性鮮明、紀律性差、缺乏團對責任感。愛恩的大部分學生來自經濟環境優越的家庭,從小就對孩子的綜合素質以及愛好與興趣的進行培養。這個時代大學生往往是多才多藝的,在大學的舞臺上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特點,更是積極的表現自我、展示自我、彰顯自我。如:愛恩國際學院舉辦的迎新專場演出、出國規劃大賽、公寓創意大賽、愛恩十佳歌手文藝匯演等活動,都充分展示了學生在各方面的多才多藝,甚至有些商業家庭的孩子,在在校期間就已經開始有創業的想法。這些多才多藝大膽直率的學生,卻沒有經歷過生活的艱苦磨礪,使得過于張揚自己、自我意識強、團隊觀念淡薄,紀律性不強,自我約束差,自律意識弱。
3.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習壓力較重。愛恩國際學院采用國際化教學管理模式,引進優質的國外教育資源,絕大部分的課程都采用外籍教師進行中英雙文小班授課,要求學生在畢業前達到出國的外語水平要求,以及外方規定的專業課成績,所以,學生的課程安排比較緊湊、內容充實,目標明確,但這給專科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帶了嚴峻的考驗,有些基礎差的學生聽不懂課程,每次測試的時候有排在后面,這對這些未經歷過挫折生活優越的大學生來說,帶來的是壓抑感及挫敗感,甚至是自暴自棄。
4.中西方的教育模式的沖突。外籍教師與中方教師在歷史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和思維方式等方面可以說是完全不同,外籍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他的思維模式和一些行為方式必然會對成長中的大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在愛恩國際學院的英語課堂上,教室的桌椅擺放并非我們以前上課時的排排座,而是四五個學生圍繞一圈形成一個學習小團體,這樣外籍教師在上課期間能更好的與每位學生交流與溝通,課堂上外方教師更注重學生的發散與創新思維的培養,鼓勵學生對學習內容提出質疑與提問。而中方教師在授課時更注重的是課程規矩性、課堂的紀律性,真正與學生互動交流的并不多,也沒有去引導學生的發散與創新思維。中外倆種的教育模式并存在一起,這對思想感念還未成熟的大學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外教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和中教規規矩矩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不適應,嚴格的教學及學生管理與學生彰顯自我、多才多藝的個性形成沖突,這都會導致學生思想的不穩定、行為的不穩定,給學生管理造成很大的問題。
二、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生管理思路
1.注重新生入學教育,做好新生的引導工作。中外合作辦學的教育模式與高中的教育模式差別甚大,新生在入學教育期間,除了必要的校紀校規的教育,更應注重對新生心態上的教育如:文明禮儀培養、學習方法教育、學習目標確立及心理健康引導等等,輔導員更要幫助他們能盡快的適應中外模式下的校園生活,能讓這些學生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開始大學生活。
2.輔導員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根據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生的特點,要盡早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幫助其客服自身的不良習慣以及高中時代思維模式和依賴思想。注重每周晚自習的時間利用,可以請專業課老師進行本專業前途的講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輔導員要也要參與到課堂上去,同學生一起上幾節課程,了解實際情況,這樣更有利于在學習、學業上對學生進行宣導和解惑,讓他們能更加堅定學習目標,使其能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從“被學習”轉變到主動學習,化被動為主動。
3.輔導員要時刻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剛結束高中時代的大學生們,他們正處于一個成長的階段,無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在漸漸的走向成熟,同時,他們也承受著來自現今社會的各種壓力如:學習壓力、人際壓力、就業壓力等等,由于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的特殊性,他們缺乏人際交往能力、缺少抵抗挫折和打擊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難時,就很容易造成一些心理疾病,因此輔導員要在新生入學時就要關注這些問題,要有規律的進行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測試,要經常性的到學生公寓走訪,在生活中細心的發現問題,給予正確的引導并及時的建立心理檔案,要多鼓勵學生并與他們“交心”,要做到:對那些優秀的學生,要鼓勵他們持之以恒、戒驕戒躁;對那些普通的學生,要鼓勵他們穩中求發展每天進步一點點;對于那些后進生,要不斷的去設立目標、完成目標、永不放棄。
4.要引導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由于中外合作辦學要引進國外優秀的教育資源,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更可以讓學生們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國際競爭力。但是,中外的歷史文化背景、中外的社會體制、中外的教育方式方法不盡相同,那么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也截然不同,這就產生了對比,這就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剛剛開始形成大學生們,造成了迷惑。所以,輔導員要及時的去引導學生,用馬列主義和唯物辯證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做好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工作堅定社會主義,幫助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結語:高校思政輔導員是學生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不可忽視的一環,特別是在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思政輔導員,要不斷的去提高自己,正確了解和把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特色,以及了解國際化的辦學理念,我認為這是中外辦學模式下輔導員工作的基本,只有真正熟悉和把握中外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了并加以運用,總結出適合自身的管理方法,這樣才能更有效的開展輔導員工作,才能更好的培養國際化的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
[3]劉香君.論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5).
[4]杜劍鋒.淺談中外合作辦學學生思想狀況及教育管理思路研究.管理觀察第4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