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高校當今情感教育缺失現象嚴重,情感教育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正確認識當代大學生的情感特點,充分挖掘學生心理情感的源泉,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情感教育;加強;方法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30-01
所謂情感, 指人對客觀事物與自己需要的關系的反映, 或者說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體驗。[2]情感是人類特有的生理現象,是人的客觀需要、客觀愿望與社會存在產生的心理體驗。情感教育是整個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1]情感教育是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真正成為品德、智力、體質、美感及勞動態度和習慣都得到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在大學校園里,培養良好的情感,創造師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環境,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提高學習效果與教學質量,做到教學相長。我們要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使用恰當的方法來加強高校的情感教育,以促進課堂融洽,校園和諧。
一、情感教育的意義
與已有十分完整體系的認知教育相比, 情感教育顯然缺少系統性和科學性。在現代高校教育中,通過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情感交流,師生間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友誼,確立“情感優先”和“生命平等”的教育原則,關懷教育對象的生命本體,借助一切形式進行交流,對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3]
1.情感教育是高校學生自身成長和學習的需要。
情感是人與生俱來的,是人類特有的生理現象,是人的客觀需要、客觀愿望與社會存在產生的心理體驗。情感是認知活動中的必然因素, 它伴隨著認知發展過程的始終, 情感一旦產生, 就成為認知發展的動力并調節認知結構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給學生創造一種輕松愉悅、敢想敢言的氛圍,是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原創力的需要,更是學生自身成長、發展的內在需要。
2.情感教育是加強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溝通交流,建立師生間的友誼,充實雙方的校園生活重要途徑。
在許多高校里,師生之間交流互動頻率低,造成了師生關系疏遠,感情淡漠。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獲得被信任感和歸屬感,從而挖掘出他們的潛能,激發出他們的熱情,由此產生的積極作用將是不可估量的。[5]即使在教學中出現的偶發事件,也可以在情感所營造的溫和環境中得到解決。
二、情感教育的特征
情感教育雖然是教育系統中的一個子集,有著教育的整體性特征,但同時也有著相對獨立的自身的一些特征。情感教育具有興趣性、成功性、審美性和創造性。[4]
情感教育的這些特征都意味著情感教育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和固定的城市可以遵循,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三、情感教育的方法
情感教育要求教師應充分挖掘和刺激學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過恰當的途徑和方法,激起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體驗;通過教師的積極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學生,促使學生自覺接受教育,這是當今素質教育成功的范例,值得深入探討。[7]
1.在師生間的積極的交流與溝通中進行情感教育。
課堂教學中的師生情感交流是最實在、最自然、最有效的。課堂情感教育應力求教學互動,使學生能在寬松的教學環境中獲取科學知識,同時培育情感。一個具有堅定信念和熱愛學生的教師, 肯定對學生充滿了熱情的期望, 學生成績的提高是對教師工作成績的最好回報。
高校教師,作為情感教育中的主要作用者顯得尤為重要。21 世紀的高校教師只有樹立“以時代精神為主體的思想道德修養,以學科專業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為內涵的文化修養,以開拓創新能力為核心的能力結構,以心理健康為標志的身心素質”的理念,并與時俱進地發展這些優秀品質,才能引導學生在探求知識和學會做合格社會人才的道路上不斷奮進。[6]
2.在引導學生積極地參加集體活動和社會實踐中進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集體主義精神。集體生活和社會實踐能使學生真正認識到人的價值,并逐漸把“為人民服務”的觀念融入到自己的感情中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著眼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成人、成才,著力開啟學生心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精神生活方面的實踐活動越多,得到感情上的激勵越強烈,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更加懂得生活,熱愛生活,自覺地為集體為社會服務。
3.適時轉變教育思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加強情感教育。
只注重專業教育,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走向社會感到無所適從。只有使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滲透,形成互補,才有利于高校學生全面發展。情感教育雖然可以脫離其他教育形式而單獨實施,但它仍然只是教學管理的一種形式,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合理補充和完善。因此, 高校教師眼界的深度、寬度和高度, 決定了教育的厚度、亮度和弧度, 也決定了教學的精度、量度和質度。[8]所以,作為優秀的高校教師必須做到適時的改變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斷的更新教育觀念以滿足學生對知識,對情感的雙重需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中加強情感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它影響著高校學生的生活,學習,就業的各個方面。同時,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在高校中強化情感教育又需要根據各個不同時期的特點作出相應的選擇和判斷,并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探討,以使學校教育工作開辟出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施良方.教育理論: 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106.
[2]韓永昌.心理學[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16.
[3]洪明.高校情感教育與”人本”教育的理據探究[J].湖湘論壇,2005(6):95-96.
[4]陳麗影.對高校學生情感教育的思考[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1):115-117.
[5]陳綺雯.試論情感教育對現代成人教育的作用[J].文教資料,200(4):69-70.
[6]張宏玉.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的統一[J].教書育人, 2000 ( 16) : 12.
[7]周和平.對教學改革中幾個問題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5( 1) : 35.
[8]宋學成.論情感教育[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1(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