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學生職業道德素質越來越受用人單位的重視,但目前全國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狀況不容樂觀。應從存在問題的實際出發,更新職業道德教育理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系統的職業道德課為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載體,構建更加合理完整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并將職業道德課與各專業課程有機結合等途徑來提升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關鍵字:高職高專;職業道德;教育;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1;D64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97-01
每個行業都有其職業道德。教育部對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提出的人才培養意見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職業院校一直作為培養基層一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的搖籃,但近年來部分高職生在職業活動中重報酬,頻繁“跳槽”,團隊意識淡薄等現象非常嚴重,值得我們深思。
一、高職高專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素質現狀及原因
(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就是“小太陽”,全家長輩都繞著獨生子女轉。這在一定程度上養成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意識強,自私自利的性格, 面對競爭沒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面對,消極逃避就業、創業,習慣于在父母的保護下生活和成長,欠缺獨立意識和責任意識,在工作中常體現出消極怠工,不求上進的傾向。
(二)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存在著缺位和偏差。
當前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缺乏應有的重視。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只注重了專業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過程中存在缺位和偏差,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并沒有提到一個應有的高度和平臺來展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不少學生在職業價值取向上實用化和功利化,奉獻意識、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和敬業意識逐漸呈弱化傾向。
(三)缺乏完整、科學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
目前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由于學制短,專業知識教學任務重,特別是一些醫學院校,學生只在校兩年,第三年將走向實習崗位。這導致為學生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的幾率大打折扣。小部分能涉及到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課程只上兩學期,呈現出短跨度的職業教育傾向,沒有結合學生的知識和吸收機構來逐步強化職業觀念和職業意識,相反,越接近實習和正式工作,學生其實更渴求能獲得職業道德方面的知識儲備。目前職業道德教育的教材并不多,并且教材內容大多概念化,更多講求理論,而輕實踐。
(四)部分教師理想淡漠、工作責任心不強。
教師隊伍主流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數教師不注重自我修養,視教師職業為鐵飯碗,工作熱情不高,僅滿足于上幾堂課,部分高職高專教師將學校作視為職業跳板,不認真備課,甚至有些學校由于嚴重缺乏師資力量,讓一些并非專業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擔任職業道德教育的任務,有些甚至是理科類專業教師,這些教師不具備德育工作的專業知識,教學中以灌輸職業道德規范為主,職業道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提高高職高專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突破口
(一)加強職業道德師資隊伍建設,轉變思想觀念。
作為教師,要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吸引人,以廣博的知識教化人。作為學生的楷模,用精湛的專業知識,結合自我良好的職業道德成為學生精神領袖級人物去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教師要樹立與時俱進的職業理念和教育觀,不斷拓寬自己的見識,隨時注重完善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了解企業和用人單位對職業職業道德的訴求,使其更加適應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需要;教師要學會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以飽滿的熱情去對待高職高專學生,他們可能在學業成績上不如本科院校學生,但是并不意味著他們在職業道德不如別人。
(二)以系統的職業道德課為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載體,構建更加合理完整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
首先,專業的教學計劃中要列入職業道德課程,盡量組織師資力量編寫適合自己院校實際的校本職業道德教育專門教材。其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教學有效結合。在對高職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時,要將其他學科知識與其進行資源整合與滲透,聯系到職業道德本身的特點。高職院校的專業課大多技術含量較高,多為技能操作等實訓課程,有其嚴謹性和科學性。專業課老師在專業課教學中,通過對專業知識的講解和實操技能的訓練,讓學生養成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從而達到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職業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的目的。同時,在專業講授時適當結合一些因違規操作導致巨大損失的案例分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專業技術工作科學嚴謹性。最后,大力開展“訂單培養”,將企業文化理念溶入職業道德教育之中。聘請企業管理人員進課堂講授,學生能夠更為直觀掌握企業文化和企業對員工的職業道德要求。
(三)將職業道德教育充分滲透到校園文化中。
校園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學校可以通過良好的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磨煉意志。高職高專院校應綜合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和宣傳手段,例如新媒體的各種載體,通過微博發布、宣傳欄、校園廣播、校園各部門網站、學生BBS等論壇,營造有利于開展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輿論環境;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道德教育主題活動,將職業道德理論性的知識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活動展示出來,相互學習,這樣既易于學生接受和吸收,加深印象,還能促使學生自覺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促進職業道德的內化。
(四)建立綜合評價體系,科學評價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效果。
職業道德教育不是單純的道德概念、知識的灌輸過程,而應是實踐和理論的有效結合,使學生在具體的職業情景中通過實踐過程充分體驗職業的基本要求和職業道德的的重要性,主動內化職業道德。因此,高職高專院校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要注重實習前預熱、實習中跟進、實習后強化三個步驟。在學生實習前,應針對學生專業和崗位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行職業道德規范教育,并提出具體要求。實習過程中,邀請各崗位工作能手獻身說法,引導實習生走入正確規范的職業道德道路中;實習帶隊老師要隨時深入實習單位,實地了解實習學生在思想特別是職業道德層面上問題,并協助各實習單位對實習生進行引導,并給出書面評價。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寫出實習總結和職業道德心得體會。同時,創新和完善科學評價體系,建立職業問責機制。在對教師的考核上,教師的年度考核、職務晉升、職稱評聘、收入分配等將與所教學生的職業道德考核成績掛鉤,來提高職業道德教育者的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機構,培育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養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劉耀福.職業道德教育是高職德育的重要內容[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
[2]王莉英,李艷.以職業道德教育充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安康師專學報,2006,(6).
[3]夏令海.論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J].中國成人教育,2008,(4).
[4]劉寬亮.高職高專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狀況及對策研究[J].運城學院學報,2006,24(4):78-81.
[5]程怡.校企融合構建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新模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5).
作者簡介:譚萍,女,漢族,1987年8月出生,畢業于中山大學,文學碩士,現任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系團總支書記,助教,主要從事文學、學生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